APP下载

辽宁三北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6-12-17史凯航

防护林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史凯航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辽宁三北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史凯航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自1978年辽宁三北防护林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如林分质量低下、现有林抚育、苗木质量、造林树种选择等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走访,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今后的三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问题;建议

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自1978年辽宁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截至2011年,区域内共完成造林面积186.86万hm2。辽宁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效的拖住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步伐,控制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趋势,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区域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区域农村经济发展。[1]

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就

2.1第一期工程

自1978年开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各地区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迅速掀起了全民植绿的热潮。到第一期工程建设结束,已经在辽宁的昌图县、法库县、康平县以及新民、辽中一带形成了交叉互联的农田牧场防护林体系,使得区域内50多万hm2的农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有效遏制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第一期工程期间(1978—1985年)8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2.3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6.5%增加到22.6%。

2.2第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结束后,各地区在巩固前期造林成果的同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造林质量和搞好综合防治,努力提高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据统计,在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各地区共完成造林任务54.44万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为49.14万hm2,飞机播种造林3.6万hm2,封山育林面积为1.7万hm2。二期工程中,主要林种仍然是防护林,其面积占整个幼林面积的49%;用材林占22.5%;经济林占17.1%;薪炭林占11.2%;特用林占0.2%。由整体结构可以看出,二期工程以防护林为核心,注重整体防护效益,同时适当兼顾区域经济效益。

2.3第三期工程

三北三期工程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为指导思想,在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方面进行了合理调整,营造了一定比例的混交林,使“三北”防护林体系综合防护效能进一步增强,工程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三期工程建设期间,各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9.9万hm2。

2.4第四期工程

在总结前三期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四期工程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为核心,从山、林、田、水、路综合整治入手,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提高工程区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森林的面积和蓄积量有了显著增长。据统计,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60.21万hm2。其中:人工造林33.91万hm2,封山(沙)育林24.7万hm2,飞播造林1.6万hm2。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林分质量低下,改造任务繁重

由于部分工程区的造林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导致工程建设区病虫害严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严重下降;由于前期树种选择上的问题,使得部分区域存在“小老树”现象。这些问题造成了工程建设后期的改造任务异常繁重。

3.2现有林的抚育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建设工程尤其是一、二期工程营造的农田牧场防护林、四旁树及片林地段当中,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生长抚育,形成大面积的低质低效林,有的地块平均蓄积只有15 m3hm-2左右。所以说,目前工程区内的森林抚育问题迫在眉睫。

3.3区域内种苗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工程区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对种苗的良种化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现有的育苗水平来看,耐旱、抗寒的生态树种和速生、丰产的经济林树种和品种都还很紧缺。

4建议

4.1调整林分结构,提升防护林建设质量

新植林要侧重选用稳定性好的乡土树种,并加大混交比例,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在前四期的三北工程造林中,大多数地区对灌木造林给予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部分地区的灌木对于遏制土地沙化荒漠化、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效显著,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在今后的工程实施中应适当给予考虑。同时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对现有林采取森林抚育并扎实开展好退化防护林的修复工作,通过抚育改造、更替改造、择伐改造、渐进改造等方式,全面提升防护林质量。

4.2发展林地经济,保持防护林经营的可持续

防护林的经营目的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它所获取的是防护功能的最大化。每片森林都有它的成熟期,也就是它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的时期[2],这就涉及了如何持续利用、如何经营成熟期的防护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和一般用材林区别对待。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林农造林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还是利益驱使。建议在林区大力发展林地经济,通过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如种植花生、大豆等矮棵作物或种植益母草、林下参等中草药)等提高林农收益,增加林农造林的积极性。[3]

4.3选择良种壮苗,满足困难立地造林需要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开展,造林地区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尤其是在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造林,苗木的质量、品种将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量。因此选择良种壮苗在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困难立地地区至关重要。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并能发挥良好生态功能的优良树种,一般多选择2年生以上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的壮苗,满足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秦秀忱.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及展望[J].防护林科技,2004(3):36-38

[2] 尤英豪.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与经验[J].辽宁林业科技,2014(1):49-51

中图分类号:S7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4.031

作者简介:史凯航(1986- ),男,辽宁黑山人,研究生,工程师,现从事辽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6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4-0085-02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