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17李正起张德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胆管炎胆道死亡率

李正起, 张德智, 谢 毅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煤集团总医院 普外科, 河南 义马, 472300)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李正起, 张德智, 谢 毅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煤集团总医院 普外科, 河南 义马, 472300)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重症急性胆道; 实验室指标; 并发症; 死亡率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肝胆胰外科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胆管炎两大类[1-2]。胆道感染若不及时诊治,可引发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管炎性狭窄、继发性细菌性肝脓肿、胆源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研究[3-4]报道,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应用在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研究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实施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符合中国制定的重症急性胆道感染诊断标准。实验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3~79岁,平均(56.50±5.50)岁;非结石性胆囊炎16例,结石性胆囊炎22例,胆管炎18例。对照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22~80岁,平均(55.50±6.50)岁;非结石性胆囊炎20例,结石性胆囊炎24例,胆管炎2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5]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的指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36例,鼻胆管引流术(ENBD)24例,同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5],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及临床症状缓解后再次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胆肠、肝肠Roux-en-Y吻合术34例,胆肠桥式内引流术7例,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10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的术后日输液量、住院时间及费用状况、实验室指标(WBC、TBIL、GGT、ALT、AST以及BUN)、并发症及死亡率。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日输液量为(2 495±278) mL, 住院时间为(14.50±1.50) d, 住院费用(11 483±485)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 989±348)mL、(22.50±2.50) d、(24 153±784)元(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WBC、TBIL、GGT、ALT、AST以及BUN等实验室指标均接近或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6/56), 死亡率为1.8%(1/56);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7%(19/64), 死亡率为15.6%(10/6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胆道感染性疾病占整个外科急腹症中除阑尾炎之外的第2位,并呈现逐渐增加的发病趋势[7-8]。既往胆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菌素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采取抗感染联合开腹手术治疗。但是,急诊开腹手术常因术前准备不够、手术区水肿严重等情况而限制了对病变的探查及处理,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手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若手术之前能控制住患者的病情,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直接带来的风险,待全身及局部条件好转后,再次行确定性手术,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9-10]。

损伤控制理论的雏形出现于19世纪末对于肝脏损伤填塞止血的方法中, Rotondo[11-12]正式于1993年提出了损伤控制的概念。损伤控制外科开始时主要应用在危重濒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抢救中,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渐被更多的医学领域所借鉴,从最初的普外科应用,逐步扩展到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等专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13-14]。损伤控制外科理念的本质在于:在处理危重、复杂的外科情况时,权衡轻重缓急,根据患者的生理极限,以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迅速控制复杂、危重的伤情,避免过多操作、过长的手术时间及过多的医源性损伤,减轻第二次打击,控制伤病的进一步恶化,保留进一步的处理条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15-16]。也就是说,损伤控制外科理念首先采取简单的治疗方法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使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状态,然后分期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疗[17-18]。重症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与鼻胆管引流术,这样不仅能够使患者在手术之前恢复到正常生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内环境的紊乱,而且在患者在进行Ⅱ期确定性手术时进行细菌培养,进而进行更加有效的抗菌治疗,疗效更加显著[19-20]。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日输液量、住院时间为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实验组患者的WBC、TBIL、GGT、ALT、AST以及BUN等实验室指标均接近或恢复正常,说明了实验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了损伤控制外科理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1] 侯宏.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术期治疗3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07): 184-185.

[2] Watanabe K, Yokoyama Y, Kokuryo T, et al. 15-deoxy-delta 12, 14-prostaglandin J2 prevents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endothelial cell damagein rats with acute obstructive cholangitis[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10, 298(3): G410-8.

[3] 黄明, 孙锋, 唐波, 等. 超声介入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胆道损伤中的临床分析[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11: 96-98.

[4] Micu G, Stãniceanu F, Sticlaru L, et al. Density of Tryptase-Positive Mast Cells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H. pylori in Gastric Neoplasia[J]. Rom J Intern Med, 2015, 53(3): 227-36.

[5] 吕洋, 任辉明, 夏宗保, 等.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急性重症型胆管炎中的运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08): 1296-1297.

[6] Bayin E G, Jin H B, Li M.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concept in severe limbs fractures combining with multiple trauma[J]. Zhongguo Gushang, 2015, 28(9): 811-4.

[7] 王小波, 刘艳. 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治体会附60例病例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01): 108-109.

[8] Soares M P, Ribeiro A M. Nrf2 as a master regulator of tissue damage control and disease tolerance to infection[J]. Biochem Soc Trans, 2015, 43(4): 663-8.

[9] 史力军, 杨玉龙, 范明慧, 等. 损伤控制性理念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外科处理[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12, 5(01): 28-32.

[10] Perrini S, Tortosa F, Natalicchio A, et al. The p66Shc protein controls redox signaling and oxidation-dependent DNA damage in human liver cells[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15, 309(10): G826-40.

[11] 张诚, 杨玉龙, 林美举, 等. 损伤控制理念指导老年胆道系统疾病诊治体会[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2, 24(05): 373-376.

[12] Wakasa S, Matsui Y. Early Surgery for Active Infective Endocarditis[J]. Kyobu Geka, 2015, 68(8): 586-90.

[13] 何文真. 损伤性控制外科在基层医院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 2013, 33(02): 54-55.

[14] Qu H, Knabe C, Radin S, et al. Percutaneous external fixator pins with bactericidal micron-thin sol-gel fil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in tract infection[J]. Biomaterials, 2015, 62: 95-105.

[15] 王坚, 王昊陆. 损伤控制理念用于胆总管下段医源性损伤治疗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05): 362-365.

[16] Hamza B, Irimia D. Whole blood human neutrophil trafficking in a microfluidic model of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J]. Lab Chip, 2015, 15(12): 2625-33.

[17] 白金洲.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腹部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3, 7(04): 95-101.

[18] Li S D, Xu C, Tong P J. Ann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or combined with damage control treatment for open fracture of the extremities[J]. Zhongguo Gu Shang, 2015, 28(2): 130-5.

[19] 陈新, 杨德瑞, 宣之东, 等. 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在超声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胆道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 12(03): 234-235.

[20] Jung K, Kim Y, Heo Y, et al. Management of severe blunt liver injuries by applying the damage control strategies with packing-oriented surgery: experiences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in Korea[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15, 62(138): 410-6.

2016-10-16

R 657.4

A

1672-2353(2016)23-162-02

10.7619/jcmp.201623060

猜你喜欢

胆管炎胆道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