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和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2016-12-17刘名鑫牛世慧卢泽君王娜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通量维持性尿毒症

刘 莉, 刘名鑫, 牛世慧, 卢泽君, 王娜娜, 张 玲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和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刘 莉, 刘名鑫, 牛世慧, 卢泽君, 王娜娜, 张 玲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尿毒症; 高通量透析; 炎症因子

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低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成为其必要的治疗手段,而因此伴发的毒素积存、营养不良、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引起感染,电解质失调[1]。常规的低通量血透可以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进行良好的滤除,但对中、大分子毒素等的清除效果甚微[2]。有研究[3]显示,高通量透析利用透析膜的水透性,膜孔大小及反超滤可对如HGB等中、大分子毒素达到良好的清除效果。本研究探讨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9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4例,根据透析方式分为观察组(行高通量透析)和对照组(行低通量透析)各42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1±13.2)岁;原发疾病的种类: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9例,肾积水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7±11.9)岁;原发疾病的种类: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8例,肾积水4例。2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透析频率均为3次/周,时长为4 h。观察组采用德国Fresenius高通量透析器及聚砜膜进行透析,超滤系数为44 mL/(h·mmHg)。对照组采用B1(1.6)H低通量PMMA膜透析器。碳酸氢盐液作为透析液,控制其流速为0.5 L/min, 血液流速为0.2~0.25 L/min。透析过程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疗程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TC、TG、LDL、HDL、BUN、CRE、iPTH及血钙、磷浓度, iPTH的测定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并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舒张功能指数应用HP5500型彩色超声机进行测定。CRP检测应用ELISA法。血清生化指标应用日本HITACHI血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型号为7600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BUN、CRE、iPTH依次为(55.11±9.02)、(53.17±8.44)、(21.35±9.38), 对照组依次为(54.29±8.49)、(54.01±7.59)、(10.32±1.77)。观察组iPT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DD、EF显著降低(P<0.05),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E/A无显著变化。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EDD、EF及E/A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治疗后,观察组HGB、SCr、CRP、血Ca、血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 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 且观察组HGB、CRP、血Ca、血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TC、TG、LDL、HDL水平依次为(5.1±1.0)、(1.1±0.8)、(1.3±0.2)、(1.3±0.3) mmol/L, 对照组依次为(6.3±1.4)、(1.7±0.9)、(1.4±0.4)、(1.9±0.6) mmol/L。观察组TC、TG、H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及血Ca、P的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血液透析自问世以来已有70多年的历史,成为晚期肾脏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体内毒素可经其被有效滤过,避免其在体内的堆积,缓解了患者病情[4]。其中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滤过器对血液透析过程进行高通量透析,在透析的过程中应用弥散,对流与吸附三者结合的原理,对溶质进行强有力的清除。伴随其往往具有孔径更大的透析膜,更为通透,吸附力更为强劲的特性也帮助其对于大分子毒素有更为良好的清除效果。有研究[5]显示高通量透析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变风险,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降低死亡风险的作用。对于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如肾性骨病,动脉粥样变等有良好预防功效,提高生活质量[6]。

iPTH是常见的一种中大分子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9 200, 而常规的血液透析仅对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起作用,对iPTH的作用甚微[7]。iPTH的浓度升高对于心血管系统有着显著的损害,心肌肥厚与冠脉血管的损害常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有研究[8]显示,高血磷、血钙及高PTH血症是导致尿毒症患者电解质代谢障碍及心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通量透析对于iPTH为代表的中大分子及血Ca、P有着独到的吸附力,对其进行彻底的清除,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机体的微炎症状态同样对患者的影响很大, 35~65%需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均受其影响。由于种种因素,微炎症状态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行轻微而持续的刺激,大量促炎症因子得以释放入血,并经由血液循环在全身生效。促炎症因子主要代表即为CRP, 白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等[9]。该类炎症因子大量沉积,进一步导致患者血管功能受损,肾功能障碍,还可导致食欲受抑,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干扰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进一步可出现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摄入不足,从而产生严重的消化不良。有研究[10]显示其可成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死因。受血脂直接影响的心血管事件同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危险事件,对42例行高通量透析的患者的实验揭示,血脂包括TG、TC、LDL、HDL等均有显著下降(P<0.05), 这与上文所述的微炎症状态的改善、营养的纠正有关,同时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其血脂也有一定改善。

[1] 林崇亭, 张惠芳, 方晨. 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血清炎症指标的变化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5): 3634-3636.

[2] Qu Zhong-Sen, Zhang Qing-De, Li Liang. Impact of low-dose urokinas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on serum oxidative stress, nitric oxide and endothelia in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urem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5, 8(1): 1333-41.

[3] 陈曦, 臧丛生, 于大川.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8): 2238-2237.

[4] 王俊霞, 张鹏, 肖雄木, 等.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10): 566-569.

[5] 王蓓, 王铠. 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血脂的影响[J]. 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5)252-255.

[6] 石磊. 高通量透析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25): 4703-4706.

[7] 崔明姬, 窦海川, 肖庆飞, 等.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8)1382-1383.

[8] Pontoriero G, Cozzolino M, Locatelli F, et al. CKD patients: the dilemma of serum PTH levels[J]. Nephron Clin Pract, 2010, 116(4): e263-c268.

[9] 许树根, 沈淑琼, 李彩凤, 等. 高通量透析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 14(6)510-512.

[10] 高秀, 薄天慧, 赵伟.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血液净化, 2013, 12(5)268-270.

2016-09-16

R 459.5

A

1672-2353(2016)23-158-02

10.7619/jcmp.201623058

猜你喜欢

高通量维持性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人物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