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2016-12-17王西辉贺鹏辉张学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微量

王西辉, 吴 娟, 解 飞, 贺鹏辉, 张学丹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王西辉, 吴 娟, 解 飞, 贺鹏辉, 张学丹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吲达帕胺; 缬沙坦; 高血压; 糖尿病

研究[1-2]发现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血脂、血糖代谢异常,血压难以控制,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尿蛋白水平上升是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控制血压和改善患者尿蛋白水平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探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本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龄44~68岁,平均(53.7±7.3)岁,病程2~16年,平均(8.6±4.9)年,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与精神障碍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45~68岁,平均(53.4±7.8)岁,病程2~16年,平均(8.9±4.4)年;对照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44~68岁,平均(54.0±6.8)岁,病程2~16年,平均(8.3±5.4)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药前嘱2组患者停止高血压用药,规范饮食,给予常规胰岛素等降糖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吲达帕胺2.5 mg治疗, 1次/d, 早餐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80 mg治疗, 1次/d, 早餐前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压变化;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LB)、血肌酐 (Scr)及尿素氮(BUN)等肾功能相关指标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清钾(K)、血浆总胆固醇(CHOL)等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2组患者治疗前尿mALB、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尿mALB、Scr、BUN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尿mALB、Scr、BUN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mmHg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常见,二者合并发生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管壁增厚,血流量变小,全身各处血管供血不足,增加了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肾脏血管也因病变,使得肾脏滤过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蛋白质因而渗漏到尿中,患者病情不断加重[3]。科学稳定的降低血压能够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微量白蛋白是指在人体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它作为心血管与肾脏疾病致病的独立因素,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4]。研究[5]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在减少微量白蛋白/蛋白尿与肾功能损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吲哒帕胺是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属磺胺类利尿剂,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其药效强劲、持久,主要通过阻滞钙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同时具有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水与电解质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该药口服吸收快,但该药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医嘱,避免因用药过量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6-7]。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通过拮抗AT1受体,阻断AT1与AngⅡ受体的结合抑制肾上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以达到降压目的[8-11], 同时还能减低肾小球高滤过、减轻蛋白尿、抗氧化等,但它对用药者的心率、血糖水平和总胆固醇并无影响。有报道[12-13]称,缬沙坦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比AT2受体强20 000倍。该药物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改善,但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吲达帕胺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改善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吲达帕胺组。二者联合使用可双重阻断阻力和容量机制,使血压快速、平稳的下降,对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微量白蛋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马林霞, 王颖奇, 胡美琴, 等. 依那普利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2): 183-5.

[2] LUO Z L, LIU Y F. Effects of Indapamid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on Blood Pressure and Proteinuria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China Pharmacy, 2012(20): 1888-1890.

[3] 王吾勇. 浅谈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 2013(9): 247-248.

[4] 彭睿, 赵琛.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2(15): 88.

[5] 张青立, 申姗姗.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行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15, 36(6): 150-151.

[6] Williams P T, Thompson P D. Walking versus running for hypertension, cholesterol, and diabetes mellitus risk reduction[J].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13, 33(5): 1085-91.

[7] 符弟, 王秋雁.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 4963-4965.

[8] 李润梅. 92例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产生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4): 22.

[9] LIU H L. Two Antihypertensive Regimen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J].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12(17): 69-70.

[10] 黄依, 尤志华, 裴泂. 二甲双胍单药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7): 122-123.

[11] 韩长雷, 杨玉芝, 杜馥曼, 等. 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DR及血清VEGF的关系[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 35(1): 35-36.

[12] 刘娅, 苏瑶, 唐金国.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3): 275-276.

[13] 韩建武, 孙慰军.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J]. 广东医学, 2013, 34(14): 2254-2255.

2016-09-20

陕西省教育厅课题(2012218)

R 587.1

A

1672-2353(2016)23-120-02

10.7619/jcmp.201623041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微量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