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师电子白板互动教学能力发展案例研究

2016-12-17蒋银健

外国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外语能力

蒋银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外语教师电子白板互动教学能力发展案例研究

蒋银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技术性知识同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一起,共同组成了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观察外语教师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过程,分析其互动教学能力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外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教学能力;教师互动教学能力具有个性化特征。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等干预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教学能力;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0 概述

随着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被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如便携式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让语言知识传输的场所——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外语互动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互动功能的教学媒体得到外语教学实践的重视,如利用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书包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深化学习过程和提升语言能力(张晓瑜,林秋斌,2007);利用电子书包具有的移动性、即时反馈、学习记录档案袋等特性,帮助学生开展语言自主学习(郑娟,贺平,2013)。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互动教学媒体的代表,内置了丰富的数字化学科资源,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可以通过静态展示、书写、拖动、标注、隐藏或显示、音频或视频播放、拉幕、图形标注库等功能支持多模态教学(吴筱萌,201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交互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陈曦,2010;石映辉,杨宗凯等,2012)。因此,在过去的10年间,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并正在成为国内中小学课堂教学装备的标准化配置。

由于语言教学所固有的特点,外语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机会、兴趣和必要性更加突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外语教师从操作键盘和鼠标实现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可以直接在白板上完成互动操作过程,从而为教师更多地将精力聚焦于教与学过程提供了可能。如果外语教师不能掌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互动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或者对白板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就会在教学中难以实现教与学的深层次互动,影响教学效果。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许多外语教师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表现出信心不足或常常“为了技术而技术”,导致教学中难以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良特性,即外语教师所具有的互动教学能力不足以支持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如何让外语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合理、高效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他们的互动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形成自组织(查有梁,2001:4),促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共同发展(孙泽文,2008:12),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发展”的教学目标。互动教学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强调参与、合作、交流和对话,能够有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是实现“知识深化”的有效策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交际能力培养成为语言教学的目标(Richards & Rodgers, 2001:155),而为交流服务的语言教学关键在于互动(Rivers,1997:3)。互动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互动的交流是没有意义的。由于互动在外语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选题涉及互动教学原理(Brown,1994;陈周云,2009)、互动教学模式(张俊英,2010; 孙鑫,2008; 刘红梅,2008)、互动教学策略与方法(Brown,1994;Rivers,1997)等诸多方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外语互动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它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即专业能力)(申继亮,王凯荣,2000:68)。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专长的核心, 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发展(张学民,申继亮,林崇德,2003:68)。外语教师的互动教学能力,是外语教师顺利开展遵循主体性、民主性、探究性和差异性互动教学原则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教师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

表1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构成框架

本研究中将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定义为:外语教师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需要具备的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与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撑的交互式学习能力关系密切。该能力发展不仅涉及外语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问题,还需要外语教师在理念、课程、教与学、评价等层面发展相应的教学能力。为了描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实践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构成框架(该框架的构建过程和对各能力维度及其构成要素项的详细阐释已另撰文说明)。该能力框架包含意识与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技术4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对应不同的描述项,以说明其具体内容。利用该能力框架,可以对外语教师的互动教学能力进行深度分析。

本研究中,该能力框架既是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内容,也是观察、分析、判断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依据。

1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对某一环境、一个对象、一组文献或一个具体时间的细致研究(Bogdan & Biklen,2008:49),通过对真实世界中的某一或某组“案例”形成独特见地,以理解现实世界的行为及其含义,并激发新的研究(Yin,2014:4)。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互动教学的能力数据,分析该教师互动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及成因,以了解和掌握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外语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实践参考。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H小学的教师W作为研究对象。H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2012年,H小学参加了G市T区“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创新”项目。2013年,该校所有教室均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互动教学成为该校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W是H小学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教龄5年,热爱教学,工作踏实,责任心强。自2012年起,教师W在教学中开始尝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每天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等日常工作后,教师W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和熟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应用。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媒体,教师W主要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和自学两种途径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教师W掌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部分知识和技能,教学中也常常有意识地使用电子白板,但她发现自己的教学并没有因为电子白板的使用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有时电子白板甚至成为教学中的一种负担。教师W既沮丧又茫然,她迫切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

事实上,许多中小学外语教师与教师W都有着非常类似的经历、困惑和期盼。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在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但是教学效果从总体上看并不十分理想。由于老师们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外出培训机会不多,因此很难实现自我超越。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为教师W这类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走出教学困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1.2 研究过程

本研究开始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结束,历时一年。在研究正式启动之前,通过与H小学进行交流与沟通,确定教师W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接纳为H小学“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创新”项目组成员。研究初期,通过面对面培训,帮助教师W熟悉研究目的和研究实施步骤。教师W完成研究前测。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师W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坚持撰写教学反思,不仅通过网络课程自学项目组专门编写的相关培训教材,而且通过课例研究、同伴互助、参与式研讨等方式获取来自专家、同事的支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研究中,研究者作为观察者对教师W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同时,也作为教师W的合作伙伴,为她提供及时的教学诊断和建议。研究结束时,研究者分别对教师W和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并转录、整理和初步分析访谈资料。教师W完成研究后测。

1.3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为教师W建立了教师能力发展档案袋,以保存相关能力发展的数据和资料。

(1)观察数据。为了描述和分析教师W互动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及轨迹,选取表1中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构成框架中的6个与互动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的发展描述项作为观察项(注:分别用a,b1, b2, b3, c, d表示),跟踪观察和记录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过程(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制作了如表3所示的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教师W在参加日常教学实践、校本研讨、课例研究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话语变化。按照教师W发展后的熟练程度,采用Likert分级方法将各观察项划分为5个等级:5代表“非常熟练”、4代表“熟练”、3代表“比较熟练”、2代表“不熟练”、1代表“非常不熟练”。研究者观察教师W的发展情况,经慎重判断后,将观察结果记录到观察记录表中。观察记录频率为每两周记录一次,作为研究资料保存到教师W的专业成长档案袋中。

表2 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观察项

表3 教师W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跟踪观察记录

(2)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前后测数据,了解教师W参与研究前后的互动教学能力变化情况。问卷前测内容主要包括教师W参与培训的基本情况、教学理论基础及技术知识基础等。问卷后测内容主要涉及教师W参与研究后其教学理念、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和理解、互动教学情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研究中各种外部干预对教师W互动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等。

(3)访谈数据。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师W对自己互动教学能力变化情况的认识和理解及教师W 的改变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和作用。访谈对象包括教师W和教师W任教班级的14名学生。在征得教师W和学生们同意后,访谈过程全程被录音。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转录,并结合访谈笔记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4 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量的数据和质的数据。对于量的数据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质的数据通过内容分析法处理。在质的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进行初步分析,并撰写简短的备忘录。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与所有质性资料进行对话,开始初始编码。确定主要分析方向后,通过反复阅读和比较数据,完成聚焦编码,提炼最有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详细解释。

2 结果与讨论

2.1 教师W开展基于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教学能力

问卷数据分析发现,教师W参与研究前后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表4所示)。

参与研究前,教师W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认为“只有配合我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机械操练和背诵。教学中,重视标准答案和考试成绩,缺乏过程性评价。而且在教师W的心目中,无论是“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学评价”还是“合作教学”“教学交流与研讨”等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都不大。参与研究后,教师W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应该怎么学”,并且认同“如果学生真正参与了,教学将会变得轻松、容易”。教学观念的转变导致教师W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包括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评价、技术运用等各个方面,教师W更加重视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和活动之间的连贯性,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实质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观点,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进步。教师W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技术应用方面,教师W能够越来越熟练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认为“这种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线性呈现方式,在促进交互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功能”,并且意识到语言教学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需要从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语言教学整合的视角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表4 教师W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变化情况

教师W发生的上述变化是她在教学中更加自信地、有目的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根本原因,通过营造互动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W所呈现的变化说明其互动教学能力提升,成为其实现电子白板与语言教学融合和实现课堂教学变革的基础和保障。

2.2 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具有个性化特征

通过分析观察和访谈数据,发现研究中教师W的不同互动教学能力发展描述项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如表5所示)。

表5 教师W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能力跟踪观察记录表统计结果

注:本表中的“-”代表“发展不明显”或“没有发展”,“+-”代表在“发展不明显”和“得到发展”之间,“+”代表“得到发展”,“++”代表“发展显著”,“+++”代表“发展非常显著”。

为了更加清晰描述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过程及轨迹,根据表5的统计结果,可以绘制出教师W互动教学能力发展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W的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轨迹

以上分析显示,教师W的各种“能力发展描述项”均获得了发展,尤其是“运用教学工具、课件或资源”能力、“运用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能力发展显著。而且因为性格、发展基础、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教师W发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

(1)经历了从缺乏情境创设的意识和方法到能够设计真实的、整体的教学情境的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W改变了对语言学习中情境的认识,意识到情境创设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备课时也学会了利用“看看前面、看看后面、找到一个节假日”这种小窍门创设更加合适的情境。

(2)教师W对小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与研究之前,教师W主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小组开展预习工作,课堂上较少进行小组学习;参加研究后,教师W逐渐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组织实质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3)教师W在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和操作方面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参与研究前,教师W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比较浅显,功能了解不够全面,教学中电子白板主要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参与研究后,教师W已经熟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结合语言教学特点和内容设计一些颇具创意的语言课型。

(4)教师W的专业发展意识获得明显改善。过去教师W仅仅关注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模仿,现在她开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经常督促自己尽量多读书、多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策略,并且坚持撰写教学日志。

(5)过去教师W不习惯也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能够在交流和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分享和拓展自己的观点,对语言教学本质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3 恰当的外部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互动教学能力发展

数据分析发现,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也是多种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参与(Burke,1994),协作、共同体的构建和反思(Eib & Miller,2006),重视教师已有经验、知识和信念,给予教师鼓励、支持、理解和尊重(Bell & Gilbert, 1994)。研究中根据互动教学理念和原理,优化设计了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干预,包括专业培训、同伴互助、课例研究和参与式研讨,为教师W构建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确保教师W的专业能力能够获得持续发展。表6展示了研究中外部干预为教师W互动教学能力发展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

数据分析显示,由于研究中各种外部干预的作用,教师W发生了如下变化:

(1)参与式的校本研讨促使教师W能够正确对待“权威观点”,主动表达观点,赢得同行尊重。因为对话与合作对教师的认识变化、问题解决和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刘学惠,2005:215)。

(2)课例研究促使教师W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运用和理解新知识和新观念,通过与专家、同事的交流、讨论、评价和反思拓展教学思路、形成新的教学策略,有目的地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因为只有将专业发展嵌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开展基于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是有效的(Jung Won Hur,2007)。而且教师的“技能”通过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运用可以得到有效增强(Zepeda,2008)。

表6 教师W的互动教学能力发展困惑与干预支持

(3)虽然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是其重要的专业发展资源(Ur,1996:5),但“并不是一切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性质”,“有些经验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Dewey,2004)。经由同伴互助结成伙伴关系的研究者的引领、情感支持等促使教师W能够把握教学方向,愿意为了改进教学而持续付出。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针对外语教师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互动教学时应具备的互动教学能力以及促进外语教师互动教学能力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本研究结果及发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新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技术性知识已成为外语教师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外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仅将技术作为支撑传统知识获取的工具,则技术难以发挥优势,并有可能成为传统课堂学习的阻碍。只有变革传统教与学方式,利用技术支持同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深化或知识创建时,技术才能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发挥其应用的巨大潜力和作用。因此,需要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技术性知识引起足够重视。

(2)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外语互动教学中,外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技术的操作,而且需要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从技术与语言教学整合的角度,个性化地考虑互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问题,才能确保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合理和有效使用,在变革传统语言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

(3)重视针对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干预设计。在开展干预设计时,需要深刻理解21世纪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即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还要通过交流、合作、研讨、参与等方式与专家、同行等共享、共建经验和知识。有针对性的外部干预能够为外语教师创设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促使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正确把握方向、清晰认识自己、有效开发潜能。

Bell, B. & J. Gilbert. 1994.Teacher Development as 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Socialdevelopment[J].Teaching&TeacherEducation, 10(5): 483-497.

Brown, H. D.1994.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Burke,M.A. 1994. Designing Effective Electronic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for K-12 Staff Development[J].CleaningHouse, 67(4):233-240.

Eib, B. & P. Miller. 2006. Faculty Development as Community Building[J].InternationalReviewofResearchinOpenandDistanceLearning, 7(2): 1-15.

Jung Won Hur. 2007.UnderstandingTeacherParticipationinOnlineCommunities:WhydoTeachersWanttoParticipateinOnlineCommunitiesofTeachers?[D].Indiana University.

Richards, J.C. & T.S. Rodger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vers, W. M.1997.InteractiveLanguageTeach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r, P.A.1996.CourseinLanguageTeaching:PracticeandTheo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epeda, S. 2008.ProfessionalDevelopment:WhatWorks.Larchmont[M]. NY: Eye on Education.

Bogdan, R.C.& S. K. Biklen. 2008.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Dewey. J. 2004.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Yin, R. K. 2014.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 [M]. 第3版.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查有梁. 2001.“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J].课程·教材·教法(4):1-6.

陈周云. 2009.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8):618-619.

陈曦. 2010.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应用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刘红梅. 2008.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性——行动研究报告[J]. 山东外语教学(1):75-79.

刘学惠.2005.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3):211-217.

申继亮,王凯荣. 2000.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4-71.

石映辉,杨宗凯等. 2012. 国外交互式电子白板教育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5): 99-103.

孙鑫.2008.大班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25-27.

孙泽文. 2008. 也论互动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施原则[J].教育探索(11):12-13.

张俊英.2010.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晓瑜,林秋斌. 2007. 平板电脑支持国中英语课程教室情境之探究[G]∥TANET2007台湾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台北:台湾大学.

张学民,申继亮等. 2003.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3):68-72.

郑娟,贺平.2013.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12):112-117.

吴筱萌. 2011.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3): 1-7.

责任编校:路小明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WB-based Interactive Teaching Competence:A Case Study

JIANGYinjia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content knowledge and pedagogical knowledge has formed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eacher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research, case study has been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teractive teaching competencesthrough observing the IWB-based interactive teaching process of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rtain interactive teaching competences are necessary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o conduct IWB-based interactive teaching.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competenc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have personal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to design targeted interventions such as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teractive teaching competences effectively.

teaching competence;IWB;interactive teaching;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4-17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知识建构促进英语专业学生互动交际能力发展实践研究”[粤教高函(2015)173 号]的阶段性成果

蒋银健,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支持的外语教与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H319.3

A

1674-6414(2016)04-0150-08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外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