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少数民族区域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2016-12-17马晓钰马晓娟

新疆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和田地区南疆足迹

马晓钰 马晓娟 何 勇



典型少数民族区域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研究*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马晓钰 马晓娟 何 勇

文章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和生态足迹法构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规模安全状态。研究表明:2000~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状态呈现为一重超载的橙色警报;2008~2014年则为双重超载的红色警报;人口规模安全超载警情加剧。对此,作者从生育政策、教育以及环保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少数民族区域 新疆和田地区 人口 安全预警

人口规模的大小对“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起直接作用。人口规模安全主要体现在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和谐。人口过多,不仅压迫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而且压迫生产力水平,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环境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长期存在,其中,南疆发展落后于北疆和东疆。首先,南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域为沙漠戈壁,绿洲面积仅占3.7%,基本属于干旱、极干旱地区,年均地表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次,南疆地区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此。和田地区的人均GDP仅为全疆的五分之一。最后,南疆的人口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南疆少数民族聚居,由于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迅速,总人口占到48.53%;其中,和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83‰,高于全疆6个千分点。不断庞大的人口规模不仅对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又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人地矛盾”在南疆表现得更加突出,区域人口安全问题愈演愈烈,积弱积贫问题越来越严重,阻碍了南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人口安全”思想为指导,从人口规模入手,应用相对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足迹方法,测算两种适度人口,构建新疆南疆地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以和田地区为典型研究区域,运用上述方法对和田地区2000~2014年人口规模安全状态进行评价,由此为整个南疆地区的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数据来自《和田统计年鉴》(2001~2014)以及《新疆统计年鉴》(2001~2014),部分残缺数据利用SPSS19中的线性插值法补齐。

(一) 综合资源适度人口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从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两方面出发,考虑人口对这两种资源的承载能力。本文以新疆为参照区、和田地区为研究区,从耕地、水、经济三种资源人口承载力出发,测算和田地区综合资源适度人口(即综合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P1=Cs=ω1Crl+ω2Crw+ω3Cre

Crl、Crw、Cre分别表示耕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其中,Crl=Il×Ql,Il为耕地承载指数,Il=Qp0/Ql0,Qp0为参照区人口数,Ql0为参照区耕地面积;Ql为研究区耕地面积;其他资源承载力参考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

对于综合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各项资源的权重,以往大多数研究多采用主观赋值法(如,ω1=ω2=ω3=1/3,ω1+ω2+ω3=1),使模型的运用失去了客观性,本文按照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原则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利用运筹学中常用的Lingo11软件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maxCs=ω1Crl+ω2Crw+ω3Cre

minCs=ω1Crl+ω2Crw+ω3Cre

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Cs=(maxCs+minCs)/2;其中参数α=0.05,β=0.3,δ=0.1。人口承载状态可分为三种:当P-P1>0,为人口超载状态;P-P1=0,为适度人口状态;当P-P1<0,为资源富余状态;其中P为实际人口数量。

(二)生态适度人口

生态足迹法反映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彭希哲、刘宇辉:《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10期。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计算步骤为:

1.生态足迹的计算

其中,ci为第i项消费的人均年消费量,pi为世界年平均产量,ri为均衡因子;Ai为人均占用的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ef为人均生态足迹,P为实际人口数量;EF为某区域总的生态足迹。

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ec=aj×rj×yj;EC=P×ec

其中,aj、rj、yj分别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

3.生态足迹适度人口P2的确定

区域生态足迹适度人口的计算公式为:P2=P×(ec/ef)

其中,P2为区域生态适度人口,P为实际人口数量。

(三)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的构建

本文根据“人口安全”思想和适度人口理论,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与生态足迹模型,算出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和生态足迹适度人口P2,构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模型:

P*=min(P1,P2) P**=max(P1,P2) P**>P*

(适度人口,绿色区域) (人口多,一级橙色预警) (人口过多,二级红色预警)

(1)当实际人口P小于P*,也就是既未超过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也未超过生态足迹适度人口P2,表示实际人口当前保持在适度范围内,人口规模安全处于绿色安全区域。

(2)当实际人口P超过P*,也就是超过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和生态足迹适度人口P2二者中的极小值,实际人口一重超载,人口规模安全进入橙色超载警戒范围。

(3)当实际人口P超过P**,也就是超过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和生态足迹适度人口P2二者中的极大值,实际人口双重超载,人口规模安全进入红色严重超载警戒范围。

二、实证分析

(一)综合资源适度人口的测算

表1是和田地区近15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适度人口情况及此方法下的超载人口。

表1 和田地区2000~2014年综合资源适度人口 单位:万人

近15年来,和田地区的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人口与实际人口数量差距明显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与和田地区沙漠戈壁广布、绿洲面积占比少、耕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状况相一致。其次,和田地区经济资源承载力是各类资源承载力中最低的,说明其经济发展落后、发展水平较低。相比之下,水资源承载力人口则出现“富余”,但也应考虑和田地区的水域面积中70%以上为冰川及永久积雪,*2008年,和田地区水域总面积100.4万公顷,其中冰川及永久积雪74.86万公顷。且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现实状况。

2000~2014年,和田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P和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都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实际人口数量上升平稳,综合资源适度人口则有小幅波动。总体来看,相对资源承载力方法测算出的和田地区人口处于超载状态,且超载人口在逐年上升。

(二)和田地区生态适度人口的测算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测算出和田地区人均生态足迹ef、人均生态承载力ec,获得生态适度人口P2,并通过与实际人口P的比较,得出在生态足迹法测算下的超载人口P-P2。当P-P2<0,也就是超载人口为负数时,EF0,超载人口为正数时,EF>EC,生态承载为赤字状态。

表2 和田地区2000~2014年生态适度人口 单位:平方千米/人、万人

如表2所示,和田地区生态承载力ec在逐年下降,生态足迹ef却保持稳步上升。这说明随着实际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田地区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支持能力(供给)在下降,相反人口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费水平却在不断上升,可用生态资源越来越少。

由上表还可以得出,和田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在波动中呈现减少态势;同时实际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二者的差距,也就是超载人口P-P2出现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2008年开始,超载人口数量由负变正并且逐年增多,生态资源发生赤字,资源供给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三)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结果分析

结合“人口安全”思想和适度规模人口理论,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与生态足迹法计算综合资源适度人口和生态适度人口,构建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系统,一重超载为橙色警报,双重超载为红色警报。

从表3可以看出,2000~2007年,实际人口数量P大于P*(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和生态适度人口P2中的极小值),小于P**(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和生态适度人口P2中的极大值),人口一重超载,和田地区的人口规模安全状况呈现橙色警报;从2008年开始,人口双重超载,大于P**,既高于综合资源适度人口P1又高于生态适度人口P2,且超载数量不断增多,人口规模安全状态呈现为红色警报,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从实际人口、综合资源适度人口、生态适度人口三者的变动情况来看,实际人口上升较为平稳;综合资源人口承载力有小幅下降,但总体上保持增长;生态适度人口的下降较为明显,从2003年的最高点236.8484万人降为2014年的102.1896万人,下降幅度较大。由于人口对资源的总需求不断上升引起生态适度人口的不断下降,使和田地区的生态状况逐步恶化。目前,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表3 和田地区2000~2014年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结果 单位:万人

本文以南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预警模型,重点研究其在既定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下,人口规模安全的状态。结果显示:2000~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安全状态呈现为一重超载的橙色警报,2008~2014年则为双重超载的红色警报;并且超载数量在不断增多,人口规模安全超载警情加剧,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协调。由此本文对整个南疆地区(包括和田以外的其他四地州)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生育政策执行力度。南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禀赋贫瘠,过多的人口不仅会加重生态承载压力,也会使南疆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面对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政府应该加强生育政策执行力度,增加人口调控,使人口数量保持在环境与经济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2.重视双语教育,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少数民族人口存在与外界交流的语言障碍。针对这一状况,今后应加强在南疆地区展开双语教育,方便少数民族与现代社会信息的交流,以推进南疆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

3.加大教育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南疆地区的教育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学历人才、技术性人才、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为南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经济发展方面重点在于精准扶贫,增加区域造血功能,解决贫困问题。环境方面重点采取生物和非生物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进行荒漠治理,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地区可以考虑生态移民。

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2期。

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

朱宝树:《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讨》,《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4期。

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al,National Natural Cap 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Ecological Economics,1999.

马晓钰、叶小勇:《新疆“脆弱生态环境—人口”系统安全预警机制初探》,《生态经济》2012年第1期。

责任编辑:耿旭光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育政策调整下新疆南疆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研究”(71440007)、新疆社科研究规划基金“新疆不同区域人口规模安全预警研究”(12BRK049)、新疆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201442126)、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新疆南疆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调控与反贫困研究”(XJEDU010115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C924.244.5

A

1009-5330(2016)04-0126-05

马晓钰,经济学博士,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晓娟,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何勇,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猜你喜欢

和田地区南疆足迹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成长足迹
红色足迹
新疆和田地区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探析
足迹
筑梦南疆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新疆和田地区管花肉苁蓉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