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抑郁状态与对策
2016-12-17张荣华
张荣华
(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当代大学生抑郁状态与对策
张荣华
(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抑郁现象,研究导致不良情绪出现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方法: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在校4个年级4个不同专业大学生共520名,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评,收集有效数据500份。结果:在500个被试学生中,严重抑郁13例(2.3 %)、抑郁81例(16.2 %);不同年级、父母职业学生的抑郁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学生的抑郁情况需要给予积极的关注,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校大学生;抑郁状态;对策与建议
抑郁症已成为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着高校大学生。抑郁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压抑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负向的心理状态[1]。大学生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 %、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 %,>10.2 %的大学生患有中等以上程度的抑郁障碍[2]。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多发的特殊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抑郁现状备受关注。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自入学到毕业踏入社会,需要经历适应、学习、人际关系、爱情、就业等诸多方面的考验与挑战,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加之心智发育相对而言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其成为抑郁情绪高发人群。抑郁情绪轻则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重则会导致自杀或伤人事件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各年级人数比例随机选取某综合性高校的大一至大四在校学生共520名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使用贝克德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为调查量表,共发出量表520份,收集有效数据500份,有效量表回收率96.15 %。量表包含21题,每题有4句陈述,要求填答者根据问题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答完后将各题分数相加得到总分,依据总分划分抑郁水平[3]。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500份查有问卷中,大一学生150名(30.0 %)、大二学生100名(20.0 %),大三学生100名(20.0 %)、大四学生150名(30.0 %),男生260名(52.0 %)、女生240名(48.0 %),文科生150名(30.0 %)、理科生150名(30.0 %)、工科生100名(20.0 %)、艺体特长生100名(20.0 %),城镇学生210名(42.0 %)、农村学生290名(58.0 %),父母职业是公职人员的学生85名(17.0 %)、父母职业是企业职员的学生106名(21.2 %)、父母职业是自由职业的学生309名(61.8 %)。
2.2 大学生总体抑郁情况 根据贝克抑郁自评量表中所规定的测试标准,在本次研究的500名大学生中,重度抑郁13人、抑郁81人、轻度抑郁67人,总抑郁161人,占调查总体的32.3 %。
2.3 不同人口的抑郁水平 男生、女生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8.064±0.461)分、(9.317±0.499)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4,P>0.05)。在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中,城镇学生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农村学生得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专业学生中,文科学生抑郁水平(11.25±9.6)分,高于工科学生(8.48±8.6)分(P<0.05),其他专业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大一年级学生比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得分高(F大一vs大二=13.21,F大一vs大三=11.34,F大一vs大四=10.78,P<0.05),大二年级学生与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抑郁得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与大四年级的学生抑郁得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父母职业方面,父母为公职人员的在校大学生抑郁得分高于父母是自由职业的在校大学生(F=4.271,P=0.014)。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抑郁情绪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少数学生出现抑郁或严重抑郁现象。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差异,可能与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
抑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来的工作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大学校园也是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后果与负担。从病因学分析,多数精神病的致病因素是多种原因,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两大主因。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的缺乏有关,也与非生物因素中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相关[1]。面对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的问题,最佳应对方案是进行有效地事前预防,关键在于防止慢性抑郁症的发生,避免由精神紧张以及焦躁转变为持续而长期的抑郁症状。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发展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对其步入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抑郁情绪以及心理障碍容易发生,但大多数都是轻度抑郁。当出现轻度抑郁情绪时就应该及早进行介入、干预。(1)在校园内广泛普及抑郁相关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育,确保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抑郁症,了解抑郁症的发病特征,知晓引起抑郁情绪发生的环境因素对于干预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性。在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慢性抑郁情绪时,都会有被排斥、被冷落的高度敏感性,此时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需要辅导员、教师、同学等能够对其正确看待。如果师生对他们做出些错误的判断,误认为其异常行为是因为思想品质、个性问题所致,会对患者起到消极影响,加剧其心理负担。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2)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培养健康人格:大学生还未正式步入社会,较为年轻,社会阅历有限,在面对生活、学习时,他们的价值观、理想观、幸福观、爱情观相对不成熟。所以在大学校园中应多举办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信心,学会自我价值的肯定,能够最大限度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3)完善压力应付机制: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创建一个和谐、关心、帮助的集体。可以借助各种团体帮助学生,及早发现个体的抑郁情绪,及早提供帮助、支持,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治疗或积极配合治疗,尽早恢复健康。尽量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刺激,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配合,减少压力事件对于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目前在国内的高校中,心理咨询专业教师较少,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或疏导工作的大多是班主任或辅导教师,在国内高校中急需建立此方面的专业团队。(3)建立大学生健康档案:营养知识的普及、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情绪的调节,均衡营养的摄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建议学生合理进食,尽量保证营养均衡和热量的均衡,不能偏食,改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在校园中广泛普及营养健康知识,而且对于女大学生更应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保健营养知识的宣传,这对抑郁情绪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薛力猛,王辉.当代大学生抑郁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173-174.
[2] 通拉嘎.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调查及预防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15-17,27.
[3] 高芳.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调查研究[D].徐州:徐州医学院,2009.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