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美丽河北”宣传策略研究*

2016-12-17张玉红徐祗坤赵维新白晓玲

办公自动化 2016年23期
关键词:传播

张玉红 徐祗坤 赵维新 郝 东 白晓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066004)

互联网+背景下“美丽河北”宣传策略研究*

张玉红 徐祗坤 赵维新 郝 东 白晓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066004)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社会公众通过新媒体表达情感、情绪、意愿和意见,新媒体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大地增强了其影响力。本文从互联网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宣传工作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理论与宣传策略。

互联网 美丽河北 宣传策略

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把移动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带到了各行各业,带到了千家万户,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处在了“互联网+”的背景下。在这个背景下,既给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把握住这个新的机遇,并且迎接接踵而来的挑战,是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并于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从而也就有了“美丽河北”这个概念的延伸。近年来河北省的城市乡村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尤其是2015年11月19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等五项重点任务”,强调奋力建设美丽河北。那么如何把河北省的建设成果传播出去,让河北人民甚至全国人民看到,是一项紧要任务,同时也是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互联网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深刻改变了原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重塑了新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目前流行的微博、微信等也被称作“自媒体”,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不复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众,人人都是“受播者”,又人人都是“传播者”,并且互联网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特点,所以有必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宣传工作做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互联网+”背景下宣传工作的优势与劣势

1、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开放、自由、平等、合作和免费等特点。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在上面信息的流动自由、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的使用自由。互联网作为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是双向式的,信息沟通双方可以平等与另一方进行交互,而不管对方是大还是小,是弱还是强。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主式的开放组织。互联网上的发展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的发展模式。此外,互联网还有如下特征: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连接一切等特征。

2、互联网宣传的优势与劣势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化、信息海量、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这就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的传播平台,能够把信息瞬间传遍千家万户。在时间维度上还有如下优势。

(1)网络宣传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

网络宣传的制作周期相对较短,即便是在很短的期限内要进行投放,制作方也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成本可控的范围里很快完成制作。信息一旦投放到网络上,不仅可以迅速发挥宣传作用,还可以在不耗费太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更新、更正。

(2)网络宣传缩短了媒体投放的进程

传统媒体的宣传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市场开发期—市场巩固期—市场维持期;但是互联网能够将这三个阶段合并,使其在一次信息发布中实现,这样一来就极大地缩短了媒体投放的进程。

(3)网络宣传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不可逆转性

传统媒体具有线性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例如,以往若一不留心错过了电视节目,那么除了期待重播以外,就别无选择了。传媒是时间的设置者,因此人们只能选择忠实地守候,被动局面显而易见。然而网络给了人们另外的选择——时间由自己主宰,现代社会的线性时间观在网络的虚拟时空下被解构。即便错过了新闻首次发布的心动时刻,“重播”时间也由人们自己决定。

但是,互联网媒体是把双刃剑,如果有负面消息,产生不良舆情的范围也同样广泛。因此,作为宣传部门应该认识到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特点,对互联网的优势加以科学运用,对于负面热点事件要能够精准地分析研判,设置舆情处置预案,做到良好沟通与协调,对互联网舆情能够有效引导。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宣传思维

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途径和接收方式,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传者——内容、渠道——受众”的经典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能再照搬来指导我们的宣传工作。宣传部门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也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具有了交互性,传播范围超时空性,传播内容广泛,传播形态也多样化,传播的即时性特征尤为明显,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进一步研究“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但是,传播要素没变,传统的传播模式和理论对新模式仍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思维而言的,就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采用互联网模式对市场、受众乃至是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的是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早在2011,他在一次题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的演讲中提到了“互联网的思维”,后来简称“互联网思维”。如今互联网思维被引用到各个领域,甚至成为颠覆传统,创新思潮的代名词。

四、“互联网+”背景下“美丽河北”宣传策略

目前互联网外延出很多形式的载体,如搜索引擎、网络电视、网络报纸、网络期刊、各类网站、博客、微博、微信、播客等等。如果条件具备,宣传工作能使用各种载体形式进行固然好,这也符合了传播学的“重复作用”原理。同一条信息,以不同形式出行,增加受众的印象和感知。但现实中确实难以面面俱到,因此本课题组仅针对微信、微博、官网等常见平台形式对宣传策略进行研究。针对受众心理,加强图像传播;借鉴“筛网理论”加强关键词传播,甚至借用商业营销模式,采取回馈机制。

宣传过程中,宣传的内容尽量多媒体化、宣传主题多样化,媒介选择多样化。

1、宣传内容的多媒体化

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对宣传内容的表现方式是单一的。互联网的出现,则将传统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融合在了一起,为全面宣传构建了多样化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不同平台,选择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形式或它们的综合形式,发布各种宣传信息,且因每个人选择的表现形式不同,同一宣传信息拥有了各种不同的形式,从而使人们对该信息的了解广泛、详尽和深入。

2、宣传主体的多样化

互联网,使人与人的联系从无到有、由远及近,从而使宣传信息的归属界限越来越模糊,宣传系统中宣传者作为主体的界定也在逐渐消失。互联网背景下的宣传者可以是任何人,整个社会的信息已不仅源于专业的信息机构或媒体人,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同时,作为受传者,每个人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在被不断拓宽。

3、宣传媒介选择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各种不同的网络产品。目前,安装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平台上的应用程序(APP)软件,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同时,因为它们的快速发展、激烈竞争,使得具有同种功能的产品种类繁多。因此,人们在宣传信息时所能选择的平台与媒介就多样化了。

4、宣传的无限性与实时性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支撑技术,则克服了传统媒体的上述弊端。网页等虚拟载体实现了无篇幅限制的信息发布、接收与反馈等活动;光纤等的发明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宣传,发布者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几乎同时其他人就可以看到该信息。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张陈芳.“互联网+”为宣传工作提供新动力: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5(10).

[2]曹劲松,文斌.互联网宣传与管理对策研究[J].探索研究,2009(7).

[3]白海燕.努力建设互联网宣传新阵地[J].理论与当代,2013(11).

[4]谢征.移动互联网上的城市形象宣传[J].新媒体,2012(06)

[5]喻鹏.新媒体的作用与党的宣传工作的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6]王岚涛.传统媒体如何站上“互联网+”的风口[N].中国文化报,2015-4-29.

张玉红,女,1970年出生,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应用;

徐祗坤,男,1970年出生,内蒙古扎兰屯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与教育;

赵维新,男,1966年出生,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物理系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郝东,男,1967年出生,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思想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白晓玲,女,1982年5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学生支部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7年毕业于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Research on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Beautiful Hebe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Zhang YuhongXu QikunZhao WeixinHao DongBai Xiaol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004)

Nowadays,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The public through new media express emotion,emotion,vision and opinions,new media accelerated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greatly enhanced its influence.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ropaganda work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nternet is discus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propaganda.

Internet Beautiful Hebei Propaganda strategy

G206;TP393.4

A

161122-7431

*项目信息: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美丽河北宣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HB16XW014.

猜你喜欢

传播
优酷网自制剧的传播及受众战略研究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电视如何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
微信朋友圈传播体育信息的特点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