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6-12-28郝晓芳
郝晓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系秦皇岛066004)
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郝晓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系秦皇岛066004)
数字技术引爆了中国电影业的消费需求,也给传统的影视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河北省高校的数字影视教育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片繁荣之象。但也存在着专业定位不准,办学模式守旧,学生动手能力差,数字教育滞后,影视后期制作人才难招等问题。因此调查我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的现状,发现高校数字影视教育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 数字影视教育 现状 问题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全球影界的目光。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预测将突破550亿。美国媒体预测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超过好莱坞,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观影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75%的观众都是80后和90后,这些年轻群体直言走进影院就是为了感受“3D大片”神奇的魔幻效果。纵观每年票房排在榜首的电影确实离不开美轮美奂的数字电脑技术。2014年《变形金刚4》,2015年《捉妖记》,2016年《美人鱼》这些数字电影创下了每年的票房之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电影中酷炫的特效和动画效果都是依靠国外技术力量的支持才完成的,我国的数字影视人才还非常紧缺,我国的数字影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我省数字影视教育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调查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实地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我省高校在数字影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现状
数字技术引爆了中国电影业的消费需求,也催生了中国影视业的春天。本次研究经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8月11日,从2011年至2016年5年内,全国范围内经营影视制作的公司共增加了90470家,河北省内经营影视制作的公司共增加了2238家。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常运营的影视制作公司共有118350家,河北省内正常运营的影视制作公司共有2586家。2011年至今,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速度也呈现出相对一致的趋势,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北省高校本专科层次的数字影视教育展开分析。
2011年,河北省共有114所大学,其中31所开设了影视传媒相关专业。2016年,依据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进行初步统计,全省共有124所大学参加招生,招生数字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增至73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5所,民办本科院校11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8所,民办专科院校9所。从统计结果来看,第一,近几年我省开设数字影视教育的高校数量增加。目前,省内约有60%的大学开设了数字影视相关专业,并且新增影视专业的学校数量仍在逐年增加;第二,民办大学异军突起,成为数字影视人才培养的新兴力量。其中以河北传媒学院的发展最为突出,它作为我省第一所传媒类民办本科院校,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发展规模和速度惊人,引发了我省民办高校开办影视专业、开设影视课程的热潮,促进了我省影视教育的蓬勃发展;第三,数字影视教育发展迅猛,专业类型更加丰富,专业设置趋于完善。从图1河北省开设各类数字影视专业的学校数量比例来看,开设学校数量最多的专业为数字媒体、动画和广告制作,这些专业都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增设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专业,专业设置正在趋于完善。目前,高校已开设的影视专业大致可分为三类:
1、制作类:编导、导演、摄影、广告、动画、游戏设计、美术设计、录音、数字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2、编剧类:戏剧影视文学;
3、表演类:播音与主持、表演。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影视制作方式也给影视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摄影、数字美术、数字声音、数字舞台表演,数字影视合成与特效……整个影视制作环节都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教育工作者如何尽快地适应这场变革,培养合格的数字化影视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几乎同时起步,但中国的影视教育开始时间晚。特别是大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开设影视教育专业。目前高校的影视教育又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本次调查分两个层次展开,其一,对我国一线城市以及我省一、二、三线城市的20多家影视公司展开分层次采样以及调查访谈。其二,分类别、分层次对我省30多所高校的往届毕业生展开调查访谈。通过深入实地考查以及电话采访的方式,将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专业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
在调查往届毕业生的过程中发现,我省部分影视类专业的学生反映求职时较迷茫,不知道专业所长,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其中数字媒体技术/艺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反馈意见较多。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第一,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综合性强,专业涵盖学科众多,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属于这种情况。作为近几年的新兴热门专业,因为缺乏办学经验,专业本身涉及课程类目繁多,一些学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盲目照搬,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专业定位。如数字媒体技术的培养方案中根据所开设课程推荐就业方向包括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网络公司,移动通信公司、游戏动画公司、婚庆公司等等。仔细分析,这份培养方案推荐的就业方向是不现实的,因为单列出其中一个就业方向就足够学生学习4年的,而且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也有很大差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具体的,企业需要的是“成品”而不是“半成品”。高校在开办专业时如果没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进行明确的专业定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茫然的;第二,专业课程涉及整个影视制作流程,专业特长不突出。部分院校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类似,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导演、编剧、表演、摄影、摄像、剪辑、动画、广告制作等一系列课程,课程繁多,但却学无所长。从影视制作的流程来看,“一专多能”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完成配合。但部分院校的培养方案却只重视“多能”而忽视了“一专”。数字时代的影视人才,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先追求“一专”,再追求“多能”。学校办学层次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所处地域不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应该有明确的区别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和社会。
2、办学模式守旧,学生动手能力差
经对我省影视公司的走访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很多毕业生反馈在校期间,实验设备不够用,实践活动少,学习方式以课堂听课为主。传统的办学模式较封闭,学生被束缚在教室中,教师“一堂言,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影视专业的学生。数字影视教育包含了摄影、摄像、视频编辑、音乐音响、舞台美术、后期合成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性活动,教学活动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而不是理论。我省虽然不少院校开设了数字影视类专业,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讲中学”。国外一些大学开展了“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大学生在一入学都要修一门必修课——“507制作”: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用数字DV拍摄5分钟左右的小故事,大约每两周拍一个,共7个,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以及后期的所有制作环节,遇到问题就向老师请教,所有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边做边问的方式获得的。而我们国内院校大部分都是在“讲中学”,这种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亟待改进。其次,部分院校教学设备陈旧、器材不够用也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数码电子设备更新快,投入大,院校因为体制、资金等问题,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往往赶不上市场需求。为此,一些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多种合作模式使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设备,走在了改革的前端。影视专业的办学模式只有突破传统,不断创新,开拓多渠道的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数字教育滞后,影视后期制作人才难招
数字影视制作人才包括前期拍摄技术人才以及后期制作技术人才。调查中走访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多家影视制作公司,负责人普遍反映数字影视制作人才难招,其中高端影视后期人才更难觅。本次调查对网上招聘信息进行了数据统计,2016年8月份,仅智联网河北省内招聘影视后期制作人员的信息就有60余条,薪资在4000-8000左右,高端影视后期人才薪资在10000-15000。平均薪资远远高过其他行业,但是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
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申报“数字电影技术”本科专业正式获批,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大学正式招生该专业本科生20人。2012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其更名为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其中包括摄影、照明艺术、数字电影技术3个方向。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大学才40余所,其中明确以数字电影技术作为办学方向的院校更少。截止到目前,我国高校范围内尚没有专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专业,只有少数几个院校把数字电影技术做为了一个培养方向。但是随着影视产业向数字化迈进,电影后期制作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一些较大制作的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成本约占整部影视成本的40%以上[1]。国内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紧缺,并且需求数量日渐增长。许多与影视后期制作相关的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包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游戏美术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上学期间或多或少接触过影视后期制作的一些软件如Photoshop,3dsmax,Flash,Maya等,毕业后一部分对影视后期感兴趣的学生就间接做起了影视后期。但是,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远不够应对影视后期制作行业要求,许多学生进入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强化学习。近几年,以培养影视后期制作人才为目标的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形成规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中影培训基础、火星时代、环球数码、完美动力等,这些机构都开设了影视后期制作的系统性课程,学习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学生通过培训机构的强化学习往往能更顺利的进入职场。调查中了解到河北省内各地区也有许多类似的培训机构,但培训质量和师资力量相差悬殊,学员大部分来自本地区大中专院校,每年的寒暑假以及毕业季是培训班的招生旺季。大学生为入职选择“回炉再造”,必然花费高额的学费,而且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一社会现象不得不引起高等教育者的重视。随着数字电影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在影视业中的广泛应用,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业界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尽早开设影视后期制作专业或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及课程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三、结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几年,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我省的数字影视教育已经有了很大起色,但是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数字影视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改进策略是必经之路。但是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也不是靠一两所院校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任务,高校教育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科研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长期的共同合作与努力。2016年初,万达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成为全球收入最大的电影企业,中美影视合作将展开新局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临电影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做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为培养数字化影视人才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跟上中国影业飞速前进的脚步,才能为中国影业的蓬勃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1]刘晓春.人才是提高我国电影制作技术水平的关键(上)[J].现代电影技术,2011(1):7.
[2]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创作与人才培养[J].中国电视,2016(2):34-37.
[3]刘晨茵.万达收购美国影业巨鳄[N].浙江日报,2016-1-13(013).
[4]于帆.中国影视后期:与好莱坞最大的差距是人才[N].中国文化报,2015-4-27(0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Hebei Province
Hao Xiaof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004)
Digital technique ignites the consumer demands in Chinese film industry,and brings about new changes for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With the swift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lm and TV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Hebei Province,it gets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accurat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conservative school-running modes,behindhand digital education,and hard to get talents in the lat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so on.Therefore,the projec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of Hebei Province.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Hebei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G431
A
161115-7427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对策》(项目编号201604040111)成果;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常态下河北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031302)成果。
郝晓芳(1980~),女,河北省邯郸市人,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影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