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瘦鹃究竟是怎样离开良友公司的?
——管窥人物评价与史实撰述的关系

2016-12-17

关键词:珍藏版周瘦鹃良友

宋 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 100875)

周瘦鹃究竟是怎样离开良友公司的?

——管窥人物评价与史实撰述的关系

宋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 100875)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也是著名的出版人;《良友》是民国时期第一本畅销海内外的大型图文杂志。近十年来,前者的通俗文学创作以及在《礼拜六》、《紫罗兰》、《申报自由谈》等杂志的编辑工作,后者的现代气质和文化内涵等,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对于前者曾担任过后者的主编,而且仅仅半年就匆匆离去一事,却很少有人重视。

近年来,有出版物涉及周瘦鹃与良友公司的关系,让我见之欣喜。不过,拜读之后却发现,作者对周瘦鹃的评价令人难以接受。因为这种评价直接影响到相关史实的撰述,所以,不能不给予郑重的讨论。作者用“‘紫兰花片’骤然凋零”①臧杰:《天下良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38页、35页、42页。伍联德为《良友》画报的创办人。来比喻周瘦鹃在良友公司的结局,虽然对他的主编工作有所肯定,承认他“建立一套系统的栏目编排结构”,“将策划意识引入《良友》画报”,“将伍联德首创的一个杂乱无章的‘小报集合’,变成了一本中规中矩的刊物,使《良友》画报拥有了一本刊物应该起码拥有的面貌”②臧杰:《天下良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38页、35页、42页。伍联德为《良友》画报的创办人。,但对他的离开却作了调侃式的描述:“作为《良友》画报的第二任主编,周瘦鹃的这段经历并不美妙,没到聘期就被“扫地出门”③臧杰:《天下良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38页、35页、42页。伍联德为《良友》画报的创办人。。并对他离开的原因作了这样的判断:“周瘦鹃未能提供给《良友》画报一股清新之气,而是在陈腐与新潮之间不断地徘徊,这样一种刊物的操作策略或态势,的确不是伍联德所想要的。伍联德更希望一鸣惊人。而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却非常复杂,与周瘦鹃本人身上隐藏着的尴尬息息相关。”④臧杰:《天下良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38页、35页、42页。伍联德为《良友》画报的创办人。对所谓“尴尬”的解释,也是调侃式的“夹着陈腐的生存姿态喊几句革命的话,不料又露出了陈腐的尾巴,抱着旧文人的姿态企图融入新的社会现实,大概是周瘦鹃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魔障吧。”⑤臧杰:《天下良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38页、35页、42页。伍联德为《良友》画报的创办人。由此可见,对于这桩公案,作者的撰述策略与他对周瘦鹃个人的评价有着内在的关系。

周瘦鹃是不是被良友公司“扫地出门”的?用“陈腐”、“旧文人”、“尴尬”这些字眼来评价这样一位出版人是否公允?作者为什么会作出如此负面的评价?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被忽略的一段史实,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怎样处理好人物评价与史实撰述的关系以及怎样写出客观公正的文学史。以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

一、并非陈腐的旧文人

周瘦鹃在民国时期的照片经常是身穿皮袍、头戴墨镜,显得富贵悠闲。实际上,周瘦鹃出身并不富贵。他6岁失去父亲,姊妹兄弟又多,靠母亲做女红挣钱支持家庭。而他常年戴墨镜,则是为了遮挡早年因得病而脱落的眉毛和睫毛。1910年,16岁的周瘦鹃在上海城隍庙旧书摊上淘到一本浙江留日学人创办的进步杂志《浙江潮》,受到了其中一篇恋爱笔记的启发,创作了八幕改良新剧《爱之花》,刊登在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上。这部处女作后来被郑正秋等人改编成话剧“英雄难逃美人关”搬上舞台,很受欢迎。由此可以看出,周瘦鹃踏上文坛的“第一步”即接受了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其处女作无论思想还是形式均带有新文学的印记,并不是陈腐旧文。这篇处女作的成功鼓励了周瘦鹃,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文艺刊物正如风起云涌,商务印书馆有《小说月报》,中华书局有《中华小说界》,有正书局有《小说时报》,中华图书馆有《礼拜六》、《游戏杂志》,日报如《申报》、《时报》,也很注重小说。我一出校门,就立刻正式下海,干起笔墨生涯来;一篇又一篇的把创作或翻译的小说、杂文等,分头投到这些刊物和报纸上去,一时稿子满天飞,把我‘瘦鹃’这个新笔名传开去了”*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年版,第581、353页。。可见,周瘦鹃在文坛走红也得益于新的出版环境,他应当算是现代出版业培养出来的畅销作家。

周瘦鹃在创作、编辑、翻译三方面均有佳作。在文艺创作方面,周瘦鹃擅长写缠绵悱恻式的爱情小说,同时也在作品中关心着国家命运,富有爱国情怀。1911年周瘦鹃的第一篇爱情小说《落花怨》就是爱国题材的作品。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后,周瘦鹃创作《亡国奴日记》《卖国奴之日记》痛斥政客的卖国行径。1919年五四运动,他在《申报·自由谈》连续发表14篇“见闻琐言”支持学生和商人的爱国义举;1923年至1926年,周瘦鹃在《申报·自由谈》开辟“三言二语”言辞犀利地点评时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瘦鹃在“痛心的话”中呼吁国内征战的各方放下仇恨,联合抗日;1936年10月,周瘦鹃与鲁迅、茅盾、巴金等21人作为文艺界代表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可见周瘦鹃在30年代已是文坛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进步作家。

在编辑方面,周瘦鹃有敏锐眼光,善于发掘新人佳作。毕倚虹的《人间地狱》就是在周瘦鹃的督促下在《申报·自由谈》持续刊登并成书出版的。周瘦鹃还发现了张爱玲的文学天才,1934年不仅在《紫罗兰》刊发了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还写了文章热情称赞张爱玲的才华,“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年版,第581、353页。。在出版装帧方面,周瘦鹃曾经把《申报·自由谈》1920年中秋节一期的版面设计成圆形,象征“一轮团圆的明月”;1928年1月,又把《紫罗兰》封面别出心裁地设计成镂空的小窗,这些尝试在当时都是富于创造性的。

在翻译方面,周瘦鹃是我国较早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家之一。1916年,他与严独鹤合作翻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由中华书局出版,被华裔翻译家孔慧怡评价为就翻译的标准而言“里程碑”式的作品。1917年,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上、中、下三卷,在国内首次翻译高尔基的作品,被当时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赞许为“空谷足音”并颁奖,“凡欧美四十七家著作,国别计十有四,其中意、西、瑞典、荷兰、塞尔维亚,在中国皆属创见,所选亦多佳作,又每一篇署著者名氏,并附小像传略。用心颇为恳挚,不仅志在娱悦俗人之耳目,足为近来译事之光……”*范伯群、周全:《周瘦鹃年谱》,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719页。

总之,周瘦鹃在新的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步入文坛,在当时的出版文化中心上海长期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参加过南社,与文坛和社会各界都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他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新文学作家,但也不是“旧文人”。时代在进步,研究在发展。如果今天还以“非新即旧”的观念给作家贴标签、下断语,是不是也有些落后于时代呢?

二、被良友公司辞退的可能性

那么,周瘦鹃究竟是怎样离开良友公司的呢?在周瘦鹃主编《良友》画报之前,《良友》画报的文学版面几乎可称为贫瘠,仅有卢梦殊、刘恨我等几位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连载,不成气候。从1926年6月第五期开始,周瘦鹃主编的《良友》在文学作品数量与作者群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第五期刊登了范烟桥、范菊高、郑逸梅等近十篇知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周瘦鹃的译作“穿珠集”;第六期在版面编排上调整得更加有序,文学作品数量不减;第七、八期在文学版面中穿插图片,“文学”在《良友》画报上开始与“影像”平起平坐了。每一期都有进步,说明周瘦鹃并没有敷衍了事编辑《良友》。

《良友》画报最初的定位就是市民阶层的休闲杂志,创办者伍联德在第二期描述其功用,“作工做到劳倦之时,拿本《良友》来看了一躺,包你气力勃发,作工还要好。……”*《良友》第2期,1926年3月出版,第1页。周瘦鹃也说过迎合市民口味的办刊想法:“在下就一面做馄饨给公公吃,一面又做面给婆婆吃,总之样样都做一些,让大家各爱其所就是了。”*《良友》第8期,1926年9月出版,第1页。但伍、周二人把《良友》画报读者群给定位错了。第八期刊登的《颤动的心弦》里面有隐晦的色情文字,第九期就刊登了署名“绿江”的读者批评:“令人不能不怀疑良友对于艺术之提倡及对于教育之补助!”*《良友》第9期,1926年10月出版,第1页。,第十一期又刊登了署名“人我于香港明新校舍”的读者来信,指出“出版物应具发展个性而持高标准,这句话的确不错,而且这种标准要以青年所需要者为标准”*《良友》第11期,1926年12月出版,第1页。。由此可见,读者来信希望的,是把《良友》办成一本适合青年阅读的进步刊物,但周瘦鹃对此并不擅长。他中学毕业即走向社会谋生,编《良友》的时候已经31岁,编了十几年的畅销杂志,更熟悉的是市井百姓的阅读趣味而非青年学生。如果说这种因个人身份经验造成的办刊错位是一种“尴尬”的话,其主要原因在于聘任者。

应当讲,周瘦鹃在主编《良友》画报的时候能够刊登读者对自己的批评意见,这种做法是坦荡的,从中可一瞥他的为人。周瘦鹃在当时的出版界口碑甚佳,被称为“好好先生”。这一方面说明他脾气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做事情容易碍于面子。笔者推测,《良友》之所以会出现格调不高的稿件,是这位“好好先生”碍于面子造成的。“一天到晚,只在给人家公布他们的大文章,一天百余封信,全是文稿,又为的朋友太多,不能不顾到感情,只得到处讨好,而终于不能讨好,偶一懈怠,责难立至,外界不谅,又因来稿未登,或敷衍未周,而加以种种的责备、种种的谩骂。日积月累的苦痛,一言难尽……在我已觉得鞠躬尽瘁,而在人还是不能满意。”*周瘦鹃:《几句告别的话》,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上卷),第372页。。《良友》画报的继任主编马国亮曾这样评价周瘦鹃:“一两篇文稿的选用偶然有欠慎重,事属寻常,不应因此全部否定编者。”*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7页。这番评价是比较公平的。

郑逸梅曾称周瘦鹃当年“几乎红得发紫”。纵观他一生漫长的编辑生涯,主动请辞的事情至少有四次。第一次是1929年在编辑《上海画报》时候发觉“什么事也终于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我慢慢地要谋一个退藏于密的办法”*周瘦鹃:《几句告别的话》,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上卷),第372页。后主动请辞。第二次是在1932年黎烈文接任《申报·自由谈》主编之后,周瘦鹃回忆说,“我先还看看稿件,装装门面,后来什么也不管了,就懒洋洋地踅到总理室去,露骨表示了倦勤之意。”*周瘦鹃:《笔墨生涯五十年》,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584、585页。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各显神通”的热情挽留下认真主编《春秋》。对这件事,研究界评价多负面,著名学者范伯群对此表示不满:“为这次周瘦鹃的撤离《自由谈》,在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就尽情地对周瘦鹃主持的《自由谈》,扣了不少帽子……看到这些帽子在中国现代文学论文中‘飞舞’倒使我们感到权威者的误导,比反面人物的造谣更加危险。”*范伯群:《周瘦鹃论(代前言)》,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上卷·序),第24页。

周瘦鹃的第三、四次辞职都是在4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接管《申报》,周瘦鹃为保清白第三次辞职。第四次是抗战结束后,在《申报》工龄满三十年的时候,他放弃每月三十元的薪金,而“把这敝屣一般的设计委员虚衔坚决地丢掉了”*周瘦鹃:《笔墨生涯五十年》,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584、585页。。对周瘦鹃这样主编过多本杂志的知名文人而言,接受委托编一本杂志和主动辞职不再编一本杂志应当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在抗战后没事情做的时候尚且会辞去虚衔,20年代在出版界如日中天的时候,更不会等着良友这样的小公司“扫地出门”。

在性格方面,周瘦鹃有着传统文人的温良恭谨让。这除了本性使然,也与他自小家庭贫困有关。“为了父亲没留下财产来,家里太穷,因此,我常受邻儿的欺侮,挨了打,只索躲到家里来哭。后来进学堂去读书了,见了师长,果然害怕,就是在同学之中,也得让人三分。”*周瘦鹃:《几句告别的话》,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371页。他后来虽然成为红极一时的作家,却说自己“要知我实在是个蠢材,不过为了出身太苦,有一些苦干的精神罢了”*周瘦鹃:《笔墨生涯五十年》,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585页。。对别人的欺负,他选择忍让,“然而十多年来,呕心沥血所得,却多半给亲戚们蚕食了去,使我不得不怀着两叶坏肺,仍在拼命做事。除了赡养一家十余口以外,还要供应亲戚们无厌的诛求,因为我生就是个弱者,不怕我不拿出来的。”*周瘦鹃:《几句告别的话》,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371页。对别人的责备,周瘦鹃也从不反击,“在下本来是个无用人,一向抱着宁人负我,我不负人的宗旨。所以无论是谁用笔墨来骂我,挖苦我,我从不争辩。”*周瘦鹃:《辟谣》,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419页。周瘦鹃在《良友》画报刊登读者意见的时候没有做一字解释,但也许从那一刻起就已萌发离去的念头了。

综上,无论是从周瘦鹃在出版界的深厚资历、多次主动辞职的经历,还是从他的低调内敛的性格来考虑,都不大可能是被良友公司“扫地出门”的,更可能是他主动请辞,双方礼貌道别。《良友》画报第12期“因周瘦鹃先生除主编紫罗兰,申报自由谈等刊物之外,还有不少的著译工作,委实是忙得很的,所以我们不敢再劳先生了。”*《良友》第12期,1927年1月出版,第1页。应当不是委婉语。

三、为什么会是负面的评价

那么,研究者究竟为什么会如此推测周瘦鹃的离职呢?笔者认为,这与他把周瘦鹃始终定性为“迂腐”的“旧文人”有关*臧杰:《天下良友》,第43页、42页、42页、50页。,认为“旧文人”在新时代大潮中处境必定“尴尬”,由此对良友公司的声明做了不利于周瘦鹃的解读。

研究者在书中列举了周瘦鹃一生多次“尴尬”的“跨界”,其中一个例子就是1919年开始主持《申报·自由谈》,“使他从一个‘旧式’文人逐步转化为一个‘文化人’”*臧杰:《天下良友》,第43页、42页、42页、50页。,“由之而来的复杂性也相应产生。作为‘文字劳工’的他,要以文字换银子,……与之相互关联的是,他也不得不执行报刊老板的意图。”*臧杰:《天下良友》,第43页、42页、42页、50页。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当时上海发达的出版环境、稿费版权制度,是使众多作家如候鸟一般云集上海的重要原因,也是使上海成为民国时期文化出版中心的重要原因。新文学作家鲁迅、林语堂、胡适等人可以依靠稿费、版权费过着相对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当时的公共知识分子,对周瘦鹃同样也是有利条件。1919年,24岁的周瘦鹃已是畅销作家,又在《申报》副刊当了主编,这使他在写稿和用稿时有了自己的园地,做事情更有自由权。沈从文在天津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时,将其视为实现自己文艺理想的园地,不也是一种“跨界”吗?郑伯奇、林语堂、靳以等作家后来也受聘于良友公司,为什么不把他们当主编也视为一种“跨界”,难道就因为周瘦鹃是写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旧文人”,就与新文学作家有了区别?

建国后,周瘦鹃虽然不再写小说,也不再翻译文学作品,但他歌颂新中国的进步,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创作了不少文化散文。周瘦鹃说自己“平生习于劳动,劳心劳力,都不以为苦”*周瘦鹃:《劳者自歌》,范伯群主编:《周瘦鹃文集》(珍藏版·下卷),第368页。,他精心培植的盆景花卉受到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欣赏,也曾被毛泽东主席接见。研究者认为,“无论他怎样‘改造’与‘奋斗’,都改变不了他曾经作为旧作家与旧文人的身份,恰恰是这个身份,让他无论怎样期待‘先进’,努力‘前进’,最终都只有一个结局——落入尴尬与两难”*臧杰:《天下良友》,第43页、42页、42页、50页。。建国后,文人作家们都在经历着各自的人生转型,一些作家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了写作,周瘦鹃尚能写散文小品、参加政协会议、出国文化交流,其“尴尬”和“两难”在作家中并不突出;而将周瘦鹃1968年被迫害而死视为“这种尴尬和两难最极端的写照”*臧杰:《天下良友》,第50页、封三作者介绍。,这种评价是有问题的。文革是一场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众多作家和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蒙难,我们更应当做的是深刻反思文革,而不是从周瘦鹃身上找原因。

总之,通过对上述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到,研究者的价值评判对史实的撰述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阅读史料的时候需要对此认真甄别。此外,就研究者而言,“致力于老良友文化理念传播”*臧杰:《天下良友》,第50页、封三作者介绍。会不会使其立场更倾向于“良友”呢?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责任编辑蒋重跃责任校对宋媛胡敏中)

[收稿日期]2015-06-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良友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12YJC751070)。

猜你喜欢

珍藏版周瘦鹃良友
周瘦鹃深情回忆次子榕
你有病吗
周瘦鹃毕生难忘的日子
周瘦鹃钟情紫罗兰
《良友》的世界视野
周瘦鹃的初恋
用《良友》来修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