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2016-12-17李爱华
李爱华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李爱华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非典型肝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诊出恶性24例,其中8例为Ⅰ级血流、12例为Ⅱ级血流、4例为Ⅲ级血流,无0级与Ⅳ级血流;其余36例性质待定,有Ⅰ级血流共12例,24例无血流信号。经超声造影检查,56例为恶性,均呈现出不同的造影表现;其余4例性质待定,主要表现为Ⅵ型,造影剂无增强。超声造影检查正确率为93.33 %,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正确率(40.00 %)(P<0.05)。超声造影检查病灶测值、个数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测径、定性以及发生病灶数等方面,超声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肝脏转移癌的检出率。
超声造影;肝转移癌;诊断价值
临床中对于肝转移癌,通常会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且检出率及正确率均较为显著[1]。然而,肝转移癌还有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性,因此借助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选取60例非典型肝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3至2014年收治的60例肝转移癌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48.9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螺旋CT、穿刺活检以及MRI辅助诊断确诊。肝内病灶大小为9~40 mm,通常表现为2~3个病灶,部分病灶为单发。
1.2 方法 主要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同时将飞利浦iU22、西门子S2000作为相配套的造影成像。所采用的超声对比剂为SonoVue超声对比剂,由意大利Bracco公司提供,检测过程中需抽取1.2 mL,经肘浅静脉注入,同时注入约5 mL生理盐水。整个检查过程最终以录像的形式进行保存。
采取常规二维超声,对于患者肝脏内病灶进行全面探查及检测,造影前对所有患者的病灶的数目、大小、位置、内部回声、边界、形态以及轮廓详细记录,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灶内血流信号分布状况为依据,分为0至Ⅳ级[2]。其中,0级别表示无血流信号;Ⅰ级表示血流信号稀疏,呈短线状或点状;Ⅱ级表示血流信号较稀疏,呈长线状;Ⅲ级表示血流信号呈局部密集状血流;Ⅳ级表示血流信号呈大片弥漫分布。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超声检查 经常规超声检查,对肝内的病灶进行分析,对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轮廓及血流信号,综合分析诊出恶性24例。其中,8例为Ⅰ级血流、12例为Ⅱ级血流、4例为Ⅲ级血流,无0级与Ⅳ级血流。其余36例性质待定,有Ⅰ级血流共12例,24例无血流信号。
2.2 超声造影检查 经超声造影对60例病灶分析、其中56例为恶性,均呈现动脉期增强或门脉期增强,延迟期消退。主要分为三类:一类动脉期周边环状快速增强,病灶内部呈低或无增强,门脉期周边增强部分迅速减低,延迟期呈无增强;二类动脉期呈快速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强,门脉期增强迅速减退,延迟期呈无增强;三类动脉期呈“面包圈”样增强,门脉期增强减退呈低增强,延迟期呈无增强。其余4例性质待定,主要表现为Ⅵ型,造影剂无增强。
2.3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比较 超声造影检查正确率为93.33 %(56/60),常规超声检查正确率为40.00 %(24/60),超声造影检查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正确率(P<0.05)。另外,超声造影检查病灶测值、个数分别为(26.9±12.8)和108个;常规超声检查则分别为(16.8±9.8)和78个;超声造影检查病灶测值、个数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常规超声典型的肝转移癌,其声像图多呈现出典型的特征,高回声的病灶多来源于消化道、低回声的病灶多来源于乳腺及胰腺、无回声的病灶多来源于鼻咽癌、混合性回声多来源于胃肠、卵巢及骨,周边可见典型的晕征,通常借助常规超声对肝转移癌进行明确诊断,且诊断效果良好。但是,临床中还有部分肝转移癌影像学表现不具典型性,多数患者肝内的小病灶往往无法呈现出较典型的图像,超声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超声造影检查便具有实质性的作用。超声造影能对肿瘤组织血供时相变化加以显示,从而对肿瘤的性质加以明确[3]。肝脏恶性病变基于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增强,基于门脉期及延迟期则表现为低增强或无增强,而对比剂则呈现“快进快出”形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虽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例如在低速血流信号方面显示较为模糊,难以将更多的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显示出来。在超声造影技术逐渐进步的背景下,超声造影弥补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缺陷,根据超声造影分期的三个时相: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肝内病灶的增强方式分为均匀、不均匀、环状、无增强。转移癌的血供根据其原发灶的来源及组织分型不同而不同,其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亦复杂多样。赵玉春[4]研究发现,在76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中,经超声造影的诊断率达85.6 %,同常规超声诊断的39.5 %与CT诊断的42.1 %相比较,均有明显的优势,与本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因此,在肝脏肿瘤的测径、定性以及发生病灶数等方面,超声造影检查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推广及应用。
[1] 刘光清,张建辉,关莹,等.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2,9(10):87-90.
[2] 陈忠民,赵芳,秦臻.肝转移癌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9(31):176-177.
[3] 吴洁,杨薇,尹珊珊,等.超声造影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疗效[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5(12):479-484.
[4] 赵玉春.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6961-6962.
20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