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6-12-17锁建军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门峡472100

北方药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安全性

锁建军(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三门峡 472100)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锁建军(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门峡472100)

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4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药。对于伴有脑水肿患者,使用20%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静滴降低颅内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以上治疗的同时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h、24h、7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症状性脑出血,经治疗好转,3例皮下黏膜及牙龈少量出血,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应急性溃疡,对症进行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心脑血管类疾病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发展发生率日益增多,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脑梗死作为我国脑血管类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占约高达70%~80%的比例[1]。在患者梗死初发期,及时有效的打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组织血供,改善神经症状,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的有效措施[2]。笔者总结整理了我院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抽取8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24~88岁,平均年龄(60.8±16.7)岁;入院时NIHSS评分4~24分,平均(13.5±5.7)分;合并有高血压28例,糖尿病10例,血脂异常6例,脑梗史3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61.7±17.9)岁;入院时NIHSS评分5~22分,平均(13.8±5.2)分;合并有高血压26例,糖尿病9例,血脂异常5例,脑梗史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临床上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均经过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药。对于伴有脑水肿患者,使用20%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静滴降低颅内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以上治疗的同时使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S12501001)进行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总剂量=0.6mg/kg×患者体质量(kg),使用时先用10%阿替普酶总剂量+0.9%氯化钠10mL静脉推注1min,然后将剩余90%阿替普酶+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60min,用药时注意在24h内患者不可接受抗血小板药物。

1.3溶栓治疗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80岁,并且发病时间在4h内。②头颅CT显示无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③血压在180/ 110mmHg以内,无明显意识障碍。④急性脑梗死后入院时NIHSS评分在5~22分。

1.4溶栓治疗排除标准:①CT显示有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变化。②CT显示有颅内出血及出血病史。③患者的舒张压>100mmHg或收缩压>180mmHg;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⑤有凝血功能障碍。

1.5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h、24h、7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6h、24h、7d时NIHSS评分分别为(9.8±4.9)分、(7.6±2.8)分、(6.2±2.1)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6h、24h、7d时NIHSS评分分别为(12.6±5.4)分、(11.4±3..9)分、(9.9±3.4)分,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3%,两组对比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症状性脑出血,经治疗好转,3例皮下黏膜及牙龈少量出血,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应急性溃疡,对症进行治疗后好转。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随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呈明显上升趋势,脑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残和死亡的主因[3]。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脑梗死部位,如果治疗及时,使缺血半暗带内侧支循环短时间再通,可以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脑梗死面积,降低由于神经功能缺损造成的残疾[4]。目前,临床中认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即溶栓治疗,但是溶栓后一定要注意患者出血征象的观察。

阿替普酶可通过其含有的赖氨酸残基与对应的部分纤维蛋白结合,促进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变,可以产生较强的局部溶栓效果,使阻塞的血管再通,并且由于纤溶酶原是被选择性激活的,因此大大降低了出血现象的发生[5]。多被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和其他的一些血管性疾病,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有报道显示,在进行溶栓治疗后1~24h,出血最常见部位是患者皮肤,然后是牙龈。产生出血的原因分析与血管壁损伤导致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有关。本次研究中出现1例症状性脑出血,经治疗好转,3例皮下黏膜及牙龈少量出血,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

综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合理分析选择,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燕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0):11-12.

[2]郑华,张幼林,崔颖,等.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8):920-923.

[3]武国君,王晋朝,孔令军,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26):3711-3713.

[4]张燕青.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1):32-34.

[5]王永平,王勤梅.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4):140-141.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7-0156-01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