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的窘境与途径

2016-12-17

老区建设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发展

周 密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的窘境与途径

周密

[提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其成长和发展对高校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青年教师既面临繁重教学任务,又要应对科研工作。从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窘境出发,分析教学工作的繁重以及科研工作在社会评价中重要性加大等现实问题。高校及社会应该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其职业发展、设置合理的科学竞赛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调整教学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实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双赢”发展。

教学与科研;青年教师;双赢发展

近年来,青年教师群体不断壮大,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2000年的462772人上升到2013年1496865人,35岁及以下的占比保持在40.12%-47.51%之间①。青年教师既承担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也承担着科研任务。如何实现在科研领域精专达通,在教学领域做好本职工作?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窘境

青年教师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应该是高校的主要培养对象和主力军,但是现实当中情况却并非如此。青年教师们无法实现二者在时间、资源、精力的投入的平衡,造成教学与科研不可兼得且进退两难的窘境。

(一)教学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规定:“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高水平、高素质发展趋势成为必然。然而回归现实,繁重的教学任务是青年教师的最大工作压力。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校青年教师刚从学校出来不久,对知识广度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把握程度不佳,将理论知识点与现实解读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容易造成知识点的讲解生硬,形成青年老师“什么都好像讲了但是都好像没有讲”、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重点难点的教学状态,给青年教师和学生都形成心理压力。

第二,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部分青年教师在高校沦陷为“教学机器”。当前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每周课时量在16-20节,并且教学班采用的是多个班级合并教学,无形中进一步加大其工作量。再加上部分高层次教师很少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这些转移的教学工作量绝大部分转移到青年教师身上。形成青年教师除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备课任务之外还有超额的教学任务和备课任务。

第三,青年教师教学科目繁杂,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通常承担的教学工作是其他老师不愿意上、知识更新快、技能转换快的课程,而这些课程与青年教师在求学期间形成的研究方向有可能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性很低,由此导致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不能达到平衡,造成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青年教师为了完成这两项任务需要花费更多的实践,牺牲大量的业余时间,进一步加重其工作厌倦感。

(二)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之前一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进一步加强科研应该是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的原因之一,但是现实情况也显示,高校青年教师陷入一方面热情洋溢投入科学研究,盲目追求多发文章、多做课题,不能真正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盲目从数量上追求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科研素质或者科研质量不高的尴尬。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对科研工作的热捧除了青年教师自身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之外,更多的是社会各界对科研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评价过大造成的。

图1 2005-2014年中国高校课题经费及其增长率

图2 1997-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及其增长率

图3 2005-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财政经费与课题经费之间的关系

第一,政府科研支持对科研工作的强化作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发展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政府对科学研究的财政支持。如图2、图4所示,中国高校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7年的333.78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092.32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89%;课题经费从2005年的193.4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01.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9%;课题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比重偏低,但是课题经费在高校科研经费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平稳。

我国政府在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对高校课题经费支持还存在向985、211级别高校的倾斜。以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果来看,超过70%的立项项目来自985、211级别高校。结合目前创建“双一流”高校,这类政府希望重点发展的高校以及专业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并且科研考核一般都是通过论文、课题的数量和级别,工作量的核算更加便捷;由此导致高校决策者更注重科研工作。产生的循环效果就是一线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更大。

第二,社会评价增加了科研工作的分量。自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开始,国内涌现出一系列的高校排名公布,国内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班和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影响力最高,尽管这些排名机构尽可能全面量化高校的综合发展情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研是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而这些高校排名榜已经成为家长及考生择校的重要标准,优质的生源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衣食父母”之一。由于科研工作份量加重,也会从某种程度上引导青年教师更加看重科研工作。

二、兼顾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的途径

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面临教学工作中的力不从心以及科研工作分量日趋加大的紧迫性,当然这并不是孤立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而是为了找到处理青年教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鱼与熊掌”兼得的和谐发展路径,为后面政策思路提供理论基础。

第一,青年教师端正职业认识。韦伯的《以学术为业》中明确教师具有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双重身份,教学是教师的必然,而科学研究则是实现教学必然的基础。青年教师需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引导和把控自己的职业发展。首先,在当前“重科研”高校科研政策引导下,有效调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寻找自己的发展优势,教学与科研之间寻找职业发展的侧重点,不是每一个青年学者都会成为大教育家,或者成为学术泰斗,那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优势方面,实现既定时间精力下更多回报。第三,加强自身学习,既要学习高尚的师德,也要学习高尚的做人品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第二,通过科学竞赛化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青年教师大多数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上岗前的教师岗前培训不能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造成刚工作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底子浅。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前在导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但这种研究是基于导师提供了相应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参加工作后需要从头开始,科研设备和经费的不足导致科研工作物质条件差。同时由于新近参加工作,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的不一致,导致教学短期内不能促进科研工作进行。而科学竞赛可以通过在青年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培养大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青年教师承担与自己的科研工作相关的竞赛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对当前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进行系统考虑分析,激发自身科研工作的新亮点。

第三,设置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考核体系。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而不能相互孤立脱节。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项重要的活动与职能,青年教师应该具备教学与科研的双重素质和责任,在设置高校教学科研评价考核体系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教学与科研考评,也需要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赢”,避免出现“非此即彼”、二选一的恶性博弈结果。另一方面,高校排名多样化弱化社会各界对高校的单一认识,综合实力、科研实力、教学实力、但学科排名等等,增加新生及家长专业和学校选择的了解途径。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的基本职能,二者唯有并重发展才是王道。作为高校主力军以及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既需要自身不断学习完善,也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尽可能实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促进发展,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2014)》重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1]张炎.教学与科研:高校青年教师何去何从[J].江苏高教,2013,(3).

[2]徐中慧,彭熙等.科技竞赛辅助高校青年教师化解教学与科研的矛盾[J].高教研究,2013,(3).

[3]王欢芳.双向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冲突隐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2).

[4]郭丽君,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需求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5,(3).

[5]田晶.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5,(9).

[6]中国统计年鉴(2015)[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2014)[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 12,2013,2014.

周密(1984-),女,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湖南益阳,413000)

2015年湖南城市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互动机制研究”。

[责任编辑:刘忠林]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发展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