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产妇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2016-12-16

护理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泌乳品管圈母乳喂养

高 洁

(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护理管理】

降低产妇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高 洁

(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解决产妇在剖宫产术后3 d内泌乳较少的问题上,观察效果。方法在护理人员中组建品管圈小组,选择改善剖宫产术后3 d泌乳较少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品管圈活动前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进行统计,经过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并实际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判断问题是否得到了改善或解决。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出现的概率由活动前66.7%降低到25.0%。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方法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3 d少乳问题,达到预期干预效果,对提高护理团队整体工作效率、积极性以及护理效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品管圈;剖宫产;少乳

母乳喂养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好的喂养方式,能保障母婴健康。以纯母乳为营养来源的婴儿能够获得更充分全面的营养保障,更会摄入很多配方奶粉中没有的营养成分如免疫物质。可以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减少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的概率。但是母乳喂养的现状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中国纯母乳喂养率18.9%,明显低于世界46国平均值[1]。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剖宫手术技术日趋完善等诸多原因的结合,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方式完成分娩,我科室2014年剖宫产率约为53%。尽管在手术的安全性上已经有了充分的保证,但仍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进行剖宫手术完成生产的产妇泌乳往往较慢。有研究表明:与阴道分娩过程的产妇相比,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低与阴道分娩产妇,因此容易出现泌乳延迟和乳量不足[2]。因此,我科选择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方面,以期改善这一现象,使剖宫产产妇能够及时分泌足够母乳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2—5月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实施品管圈前的资料,其中初产妇92例,经产妇28例;2014年8—11月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实施品管圈后的资料,其中初产妇90例,经产妇30例。年龄20~40岁,孕 37~42周,产妇身体健康营养状况良好,均排除因某种疾病而不能母乳喂养及乳房发育不佳者。实施品管圈前后产妇入院时都给予健康宣教,提倡母乳喂养,产妇都愿意接受,且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实施品管圈产妇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程度、经济条件、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规定,新生儿每次吃奶后满足,每日排尿不少于6次作为母乳喂养足够的评价标准。如果新生儿吃奶后不满足,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每日排尿少于6次,则评价为少乳[3]。

1.2 方法

1.2.1 组建护理品管圈 产科一病区11名责任护士参加组圈,制定圈名和圈徽,带教老师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长组织圈员学习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

1.2.2 选定主题 采用头脑风暴法,由圈长组织并召集圈员开展活动根据内容的重要性、政策性、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圈能力,进行投票评分,选定主题为“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3 d少乳发生率”。

1.2.3 拟定活动计划 运用 5W1H分析法制定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成果发布。

1.2.4 现状把握 由责任护士向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2—5月)的 120例产妇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进行时间在术后第3天。根据国内外母乳喂养相关量表的研究[4],设计调查问卷从产妇一般资料、身体状况、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情况、首次吸吮时间、主观感受、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估,总量表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根据内容效度(Index of Content Validity,CVI)计算公式[5]计算内容效度CVI为0.9。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前12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3 d母乳喂养不足者80例,少乳发生率为66.7%。患者出院时,住院处采取不记名方式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不同科室住院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我科室为92.8%。统计发现母乳喂养不足80例中,哺乳次数时间不足者最多为38例,产妇自信心不足者20例,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不足者7例,家庭支持不足者6例,母婴身体不适不愿喂养者5例,其他原因是4例。根据柏拉图分析数据,结合“80/20”原理[6]得出剖宫产术后3 d少乳最主要的原因为哺乳次数及时间不足、自信心不足、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不足为本圈改善的重点(比例为 81.3%),见表 1。

表1 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影响因素调查表

1.2.5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6],圈能力为 3.4÷5×100%=68%,改善重点比例为81.3%,计算得出目标值为29.8%。因此此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是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出现的概率由活动前66.7%降低到29.8%。

1.2.6 原因分析 运用鱼骨图对品管圈活动前剖宫产术后3 d少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仔细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找出剖宫产术后3 d少乳这一临床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1)医源性因素方面:剖宫产产妇多因试产失败而选择进行剖宫生产,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体力、精力的损失较大;在手术之后还需要实施禁食等措施,导致体力的大量消耗难以得到及时补充;手术后麻醉恢复期,去枕平卧位,腹部刀口疼痛,以及应用缩宫药物引起宫缩疼痛等原因,导致产妇不愿意让新生儿吸吮。(2)产妇方面:产妇本身由于经过手术和分娩的过程身体极为虚弱,相应机能的运转较慢,导致泌乳时间推迟;产妇本身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身体虚弱,无法泌乳;产妇的心理也产生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担忧等负面的情绪;产后探视人员多,不方便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影响产后的充分休息。(3)护理人员方面:产妇多,护士相对较少,工作量大,产前、产后未及时指导、评估,督促不到位。(4)新生儿方面:部分剖宫生产分娩的早产儿生理指数不稳定,吸吮能力差,转儿科治疗后给予人工喂养,而后容易产生乳头错觉。(5)家属方面:亲眼目睹产妇整个产程的痛苦和手术后的疼痛,主要的关注对象往往是产妇本身,认为产妇身体虚弱,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持抵触观点,不配合护士的指导;也有一部分家属不信任护士,坚持自己的对新生儿哺乳的观点,只要新生儿哭闹或有其他表现便认为新生儿饥饿,泌乳不足,往往自行用牛乳等代乳品哺喂。进一步进行真因验证,得到真因有:(1)哺乳次数、时间不足;(2)产妇及家属自信心不足;(3)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督促不到位。

1.2.7 对策实施 根据以上分析的3个真因,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制定对策并根据可行性、圈能力、有效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制定了以下措施。(1)对剖宫产产妇术后48 h应用镇痛泵缓解术后刀口疼痛和宫缩药物引起的子宫收缩痛,使产妇术后能够舒适,随时愿意让新生儿吸吮,从而使新生儿能早开奶早吸吮和自觉增加哺乳次数和时间。(2)购置了乳房按摩仪和电动吸奶器。术后3 d内应用乳房按摩仪进行乳房按摩,每日2次每次30 min;应用电动吸奶器吸奶1次/2 h,如果新生儿不吸吮或产妇感觉奶胀随时吸奶。(3)责任护士每日统计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和母乳吸吮次数,对于母乳吸吮次数不够者进行督导;每日对产妇乳房进行评估,避免发生乳房胀痛。(4)将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与产妇或家属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产妇住院过程中;每周四开始健康教育讲堂,向患者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方法、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常见的护理问题等,鼓励家属采用新生儿母乳喂养过程,增强产妇的自信心。(5)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引用同病室内母乳喂养成功案例进行说服教育,增强产妇信心,对于母乳喂养进步的产妇进行表扬,多多鼓励。(6)儿科医生每日针对新生儿查房,评估新生儿发育营养精神状况,解答产妇及家属有关新生儿护理的问题,打消产妇及家属担心新生儿喂养不足的疑问。(7)严禁任何奶粉厂家和奶粉宣传单进入病房,病房内不得出现奶粉及奶瓶等,如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足,需要添加代乳品,使用乳旁加奶器。

2 结果

为品管圈活动实施后 (2014年 8—11月)的120例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剖宫产术后3 d少乳产妇30例,发生率为25.0%,并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发生率66.7%有明显降低,科室住院患者满意度96.8%,有所提高。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剖宫产术后3d少乳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母乳营养丰富,是适合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最佳食品,而剖宫产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次品管圈活动表明,剖宫产术后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贯穿始终,增强了护患交流,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责任护士能够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积极鼓励产妇,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使产妇能够增强母乳喂养成功的自信心;另外家属的配合支持,为她们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缓解不良情绪,使她们心情舒畅,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能够增加泌乳量;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减轻产妇术后不适,使产妇能够早吸吮,自觉增加哺乳次数和时间也是很重要的,甚至还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7];应用乳房按摩仪、电动吸奶器,能够促进泌乳和乳房排空,能够增加乳量,提高剖宫产术后3 d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剖宫产术后3 d少乳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品管圈活动方法科学,为开展护理科研提供了研究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本科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8]。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护士得到了锻炼,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学习积极性都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增加与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更好地对产妇提供服务,使产妇及家属了解更多知识,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改善了当今社会紧张的医患冲突,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1]冯 瑶,周 虹,王晓莉.中国部分地区婴幼儿喂养状况及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689-692.

[2]陈耿红.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泌乳影响的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66-146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1):763-766.

[4]于海静,刘 兵,罗 阳.国内外母乳喂养相关量表及应用现状[J].护理 学报,2012,19(8B):4-8.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16.002.

[5]Grant J S,Davis L L.Focus on Quantitative Methods:Slection and Use of Content Experts for Instrument Development[J].Research in nursing&health,1997,20:269.DOI:10.1002/(SICI)1098-240X(199706)20:33.0.CO;2-G.

[6]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7]李兰兰,冯 莺.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22):21-24.

[8]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2.01.007.

R473.71;C93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8.016

2015-10-22

高 洁(1986-),女,山东聊城人,硕士,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泌乳品管圈母乳喂养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