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中期竹枝词的市井化趋向及其意义

2016-12-16朱易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竹枝词

朱易安(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清代中期竹枝词的市井化趋向及其意义

朱易安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清代中期的竹枝词创作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以竹枝词来兼记地志;再是以竹枝词记述市井生活和文化,包括记述民俗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主流文化不屑或忽略的“非主流”文化,商业社会的早期表现以及文化商业化的早期表现。不仅因为社会变化给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因为竹枝词的作者不再囿于个人的情感和以士大夫生活为中心的吟哦,而是更注重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观察,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作者“市井化”倾向的表现。中下层文人为主的创作群体由对市井生活的关注从旁观者变成了亲身体验者。竹枝词的形式不仅满足了他们“别有怀抱”的寄托,并且留下珍贵的社会生活史料;受众群体的扩大,使得传统诗歌在近代有了转型的可能。市井化趋向并不是孤立的,它反映出作者群地位下降、同时期诗歌创作大众化的趋势,以及文人“鬻艺”生存方式和文化市场兴起的交互影响。虽然城市的工业化和近代化尚未完全到来,但是,部分地区商业的繁盛和普通市民闲暇时间的富余,都会产生出从物质到文化的消费需求,世俗大众参与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打破了以精英阶层为主的流转渠道。清代竹枝词创作中的市井化趋向,为近代都市中以竹枝词吟咏新事物和文化消费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竹枝词 市井趋向 文化消费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竹枝词与都市性别文化”(项目批准号:10JJDZONGHE002)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朱易安:《略论竹枝词的诗学传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生活愈加丰富,竹枝词作为灵活多变的“市井之词”,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述、对生活细节的描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歌咏对象、创作群体以及创作风格,较之传统的竹枝词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歌,发展成更贴近大众生活并具有纪实功能的文学体裁,基本奠定了转型的要素。

从现在留存的竹枝词作品来看,清代中期以后的数量激增。在《历代竹枝词》的收录中,90%是清以后的作品,还不包括由明入清的诗人及其作品。与宋元时期的创作相比较,可以见出诸多的变异。这些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人数和作品的增多,各地都出现了吟咏地方风土的竹枝词等等,还在于创作群体的变化和创作动机的变化。清代以后,相当一部分作品不再是作者个人休闲吟咏的产物,而是希冀通过竹枝词的歌咏,给地方史志留下记录。正是这些明确的“修史”参与意识,带动了竹枝词创作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型。竹枝词创作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以后,也导致诗歌创作形态上的变化,并且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

一、清代中期以后竹枝词创作的两个发展趋势

清代中期的竹枝词创作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以竹枝词来兼记地志,一是以竹枝词记述市井生活和文化。以竹枝词来兼记地志,与清初修史者运用竹枝词这一题材吟咏地方历史风俗的实践有关。如万斯同(1638~1702),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他是鄞县人,作有《鄮西竹枝词》五十余首,用词浅切明白,通俗易懂而不失韵致,注释简洁准确,歌咏的多为地方上的遗迹。此后,采用竹枝词的形式,补充地方志的记述,在清代中期蔚然成风。而竹枝词的诗学形态和创作手法也有了许多变化,地方风土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眼前零星的印象和片段,而是具有宏大的地域观念和深远的历史开掘,分门别类地吟咏地方风土人情和历史古迹,并在每首诗下作大段的注释,成为这一门类诗学创作的范式。

其中有不少作品出自参与地方志修撰的文人之手,如汪沆作《津门杂事诗》,直接的动因是曾经参与了修辑郡县志的工作。也有因为没能参与修撰县志,颇有遗憾,于是“以诗人之笔,兼史实之长,合庄谑而并收,统洪纤而毕举”①(清)李光廷:《新州竹枝词序》,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41页。,咸丰年间孙福清作《新州竹枝词》一百首,就是出于这样的动机。这一类的竹枝词吟咏了地方古迹和历史,部分地满足了作者参与地方史修撰的愿望,这也使得竹枝词的创作功能进一步扩大,并且成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类竹枝词的纪实性也进一步增强。如清林溥《西山渔唱》②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125~147、101页。,共一百七十首,分为题辞、形势、沿革、古迹、名胜、人物、轶事、异闻、农事、岁时、市肆、嘲俗十二门,记载了扬州西山地区的历史与掌故,经纬交织,条分缕析。有关这一趋向,学界论述颇多,不再赘言。

重点要讨论的是竹枝词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即以竹枝词记述市井生活和文化的趋势。所谓的“市井生活文化”,大约有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指民俗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例如节令习俗、农家四时的细节以及坊间衣食住行的片段记述等等;其次是主流文化不屑或忽略记述的“非主流”文化,例如女性的生活;再次,是指商业社会的早期表现以及文化商业化的早期表现。这三个层面互相交叉,并不能截然分开。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因为社会的变化给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另一方面则因为竹枝词的作者不再囿于个人的情感和以士大夫生活为中心的吟哦,而更注重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观察。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作者“市井化”倾向的表现。

这里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趋向和变化: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虽然前代也有,但清中期以后,这一类的竹枝词中对生活场景的记述则日趋详尽。尤其是江南地区,通过对衣、食、住、行生活细节的描述,折射出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达和生活方式的精巧,有类笔记小说的记述。例如袁学澜曾撰有《吴郡岁华纪丽》十四卷,未刊。但他的竹枝词作品则收入了《适园丛稿》,有《苏台揽胜词》、《虎丘杂事诗》、《吴俗讽喻诗》、《吴都新年杂咏》、《吴门岁暮杂咏》等十余种。其中有《姑苏竹枝词》以及《续姑苏竹枝词》二百首,又有《田家四时竹枝词》一百首。《田家四时竹枝词》中也有许多关于农家普通生活的记述,但明显要比前代同类作品细致:

晓验明霞夜看参,农家水旱剧关心。吴田洼下通潮汐,生怕春逢甲子阴。

典尽犁锄窘可知,鸣鸠又报艺田时。炊烟稀冷生茆屋,谁补春耕不足资?近日贫民犁锄亦付典库质钱。

釜甑炊成豆饭香,尝新儿女疗饥肠。田园生计无时息,春熟全家半载粮。吴农摘蚕豆,和米炊之为,豆饭。

播秧人语水声中,云罨梅天雾雨濛。数亩栽成棋罫样,壶浆童挈馈农工。③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125~147、101页。

飓风小树著天飞,丝网船帆踏浪归。牵得九囊鱼满足,全家生事绿蓑衣。太湖渔船,得风则行。

菱角尖尖芡实圆,田头祭罢社生烟。卧闻瓜架虫络纬,正是秋凉搁稻天。秋分以后,田皆下壅,使稍涸数日,以得壅力,名搁田。④《续姑苏竹枝词》,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2306、2308页。

袁学澜的《姑苏竹枝词》中还细致描绘了妇女发髻的各种鲜花装饰,除了当地产的桂花、兰花等,还有外地贩来的茉莉花。诗中还描述了卖花买花在帘下交易的习俗:

丁家巷口月朦胧,茉莉香清透晚栊。鹦鹉呼茶金钏响,卖花人语绣帘风。丁家巷在阊门南濠,为平康聚处。茉莉花来自闽省,山塘花农,盛以马头篮,沿门唤卖,女子于帘下投钱买之。⑤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2289页。

除了女子装饰的描写,也有清代男子装束的记载。如杨静亭编撰的《都门竹枝词》中“瓜皮小帽趁时新,金锦镶边窄又均”①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记述的是清代男子所戴的帽子。清代男子日常戴的有小帽、风帽、皮帽,尤以小帽最为流行。小帽是明代流行的六合一统帽的俗称,以六块罗帛拼缝而成,形成一个半球,下有帽檐,以纱、缎等制成,颜色以黑为主,夹里用红色。帽顶中心饰有珠玉等饰物。到清代沿用此帽,略有改变,顶部或平或尖,帽边或宽或窄,后俗称瓜皮帽,就是明代小帽的沿袭。②参见(清)谈迁:《枣林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但竹枝词中能见到的,大部分是对女性装束的描摹。《都门竹枝词》也有对女性时尚的描述,为后世服饰研究的重要史料:

跑行老媪亦“平头”,短布衫儿一片油。长髻下垂遮脊背,也将新样学苏州。③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诗中的“平头”、“长髻下垂”是指清代汉族妇女盛行的发式“平三套”和“苏州撅”。“苏州撅”是一种垂而高撅的长髻,梳挽时将发掠至脑后,编束为髻,然后向颅后抛出,微微高翘。因从苏州传至各地而得名。这种发髻因在脑后高高翘起,而一度被当时人视为“妖妆”。当时,各大繁华城市里的妇女,大多以苏、杭二州的服饰、发型为榜样。北京以及河北各县,妇女梳“苏州撅”的风气更盛。“平三套”和“苏州撅”相似,惟比“苏州撅”更为长翘。④参见(清)欧阳兆熊:《水窗春呓》“苏州头”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代的苏州头饰,可谓花样百出,从潜庵的《苏台竹枝词》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女性头饰的时尚趋势:

缠头新作回文武,丝刊皮球卍字心。七宝压根银压扣,定烦织女替穿针。吴俗呼女帽曰兜。近日最尚刊丝作卍字皮球花样,望之烂然。青楼中以金银作杂花,缀以珠宝,着兜两旁,名曰“压根”。又作金钩以系兜,曰“压扣”。⑤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晓妆才罢点流黄,一粒椒穿玫瑰香。百宝嵌成金侧托,盘鸦髻上烂生光。以金作五灵芝或蝙蝠样,缀以杂宝,着髻两边,名曰“侧托”。

淡扫蛾眉彩笔停,芳兰几朵闪黄金?乌云巧绾连环髻,插上珍珠茉莉簪。铸金作兰花以为首饰。又择珠之长者嵌簪上,名“茉莉簪”。

顶花璀灿夺玫瑰,别插金簪号七梅。风颤玉钗摇不定,隔花遥拟可人来。以杂宝明珠作花插髻上,名曰”顶花”。簪钏上以明珠嵌作梅花七朵者,名曰“七梅式”。⑥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竹枝词作品在记述生活风俗的同时,仍然保留了乐府的美刺传统。例如,女性戴花的时尚,一度曾使虎丘种植的鲜花供不应求,以至农民不再栽种桑树,将桑畦变花田,如清人顾樵《虎丘竹枝词》:

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⑦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此习不止苏州,扬州亦然,董伟业《扬州竹枝词》开篇第一首便讽刺了新兴的消费奢靡社会风俗对于传统农业经济的冲击:

保障河中晚唱船,徐宁门外蚤春天。只栽杨柳莲花埂,不种桑麻芍药田。⑧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除穿戴日用之物外,竹枝词中还不乏对美食细节的展现。其中《锦城竹枝词钞》写成都小食,颇有特色:

豆花凉粉妙调和,日日担从市上过。生小女儿偏嗜辣,红油满碗不嫌多。⑨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3007、3002、3395、3396、649、1035、3868、3869、484页。

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⑩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六》,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737页。

昔日成都北门万福桥边供挑夫歇脚、“摆龙门阵”的小吃加工,如今有许多已成为“中华老字号”或“中华名菜”,竹枝词对于市井民生不厌其细的记录,成为历史变迁的宝贵档案。

竹枝词中的美食在各类题材中都会提及,例如王士禛《玄墓竹枝词八首》咏道:

枫桥估客入山来,艓子多从木渎开。玛瑙冰盘堆万颗,西林五月熟杨梅。⑪

食用杨梅并不罕见,但精细到盛放杨梅的盘碟都详加描述却是独有的。即使是同一种水果,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也十分值得品味,僧人宗信《续苏州竹枝词》也写道:

石晖桥下太湖通,日日归帆趁晚风。霜降莫愁时果少,客船争买洞庭红。①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771、561页。

“洞庭红”是柑橘的名品,以味甜、汁多、络少、色艳而闻名遐迩,早在明代就贩运海外。“洞庭红”中的料红要经霜后才能采摘,且可贮至春节前上市,故而几乎是新年里家家桌上待客的果品,或是走亲访友的礼物。凡来苏城的客人,也总买以携归。

厉秀芳(1793~1867)有《真州竹枝词》,其中也有不少记述当地的食品和点心:

乌菜

冬寒别有好园蔬,曾与梅花共一锄。最是铲来冰雪里,一瓯饭熟酒香初。

汤包

揉开粉饵注琼浆,拾向笼中仔细尝。一口要须都吸尽,恐教液滴上罗衫。

蟹包

老缺残牙乃蟹何,茶坊博士善调和。点人心不污人手,笑比持螯适口多。

过水面

过水还须作细浇,细丝蝴蝶味兼调。更分片玉成双壁,此是时兴跌断桥。俗为细者为丝面,阔曰蝴蝶,分一碗为二,曰“跌断桥”。②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484、2550~2551、2553页。

《真州竹枝词》中还有不少常用器物,如《凉榻》、《睡椅》、《碧纱橱》、《帘》、《钟》、《竹夫人》、《汤婆子》等等,也有对休闲娱乐活动的描写,例如《蟀盆》、《饲饭》、《蟀场》、《芡草》、《蟀把》则是写养蟋蟀、斗蟋蟀的事,但始终仍不乏兴寄之意:

铺毡灌水怕寒侵,日贴胸怀夜共衾。有此一番怜恤意,教他殉敌也甘心。③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484、2550~2551、2553页。

这些生活文化的记述虽然琐细,但却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娱乐生活的增加就是一例。清代中后期的竹枝词中还有不少记述庙会的作品,例如清道光年间,曾刊行过署名步虚居士的《都天会竹枝词》一百二十首,写的是镇江地区传统的都天庙会。都天会相传是为纪念唐代“安史之乱”时与叛军作战而牺牲的张巡,张巡在南宋时曾被奉为“都天大帝”,每年农历五月,有长达一个月的庙会,盛况空前:

朗朗乾坤大有年,花花世界帝尧天。镇江最好都天会,拈定阄儿一月前。拈阄儿。

平居梦想最萦怀,赢得儿童笑满街。百脚旗飞城里外,门前挂出虎头牌。树旗杆挂牌。

他乡作客散入云,春暮回家说上坟。看会心情知更切,东翁支付几千钱。回家看会。

刀尺频催压线忙,先期制就好衣裳。小家得意穿绸褂,罗衣新翻大户装。制衣衫。

利逐蝇头托业卑,全凭耍货供儿嬉。拟从质库添清本,借当邻家赶会期。办耍货。④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771、561页。

早有学者注意到庙会盛行的经济原因。1861年,镇江辟为商埠后,经济盛极一时。商业同行之间,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大多成立了同业公所或公堂,参加者须按营业额抽取一分左右的“厘头”,称为“公厘”,作为活动经费。当时市面繁荣,营业额颇为可观,所收会厘,日积月累,余额甚多。他们除了举办同业福利和救济事业之外,毫不吝惜地用于迎神赛会活动。因为庙会也是一个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庙会期间,商业和有关的服务行业营业额陡增。镇江都天会举行之际,正值农忙季节,是商业淡季。然而行会时,各路客商云集,本地商人纷纷乘机洽谈生意,往往有很大的成交额,能解决一年之生计。仅木材、京广杂货、洋货、五金、五洋等几个行业的洽定贸易总额,便可达五六百万两。据粗略估计,近代都天会高峰时节,赴会者不下20万人。旅馆、公所人满为患,购买力陡然增加。⑤小田:《近代江南庙会经济管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因此,竹枝词中的社会文化生活史料,也是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清代竹枝词作者群体的市井化趋向

清代中期以后,竹枝词不仅在创作上有市井化的倾向,作者群也有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中下层文人对竹枝词有相当高的创作热情,并且留下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在这些作者中还有不少是书法绘画俱佳的文人,于是,他们将竹枝词的创作融入了题画、歌唱、竹刻等艺术范畴,提高了竹枝词新作的普及与传播。

具有代表性的作者群体,可以举出金陵、扬州、姑苏一带的文人为例。

提到扬州竹枝词或广陵竹枝词时,人们就会提到董伟业。董伟业竹枝词的传播,则有赖于郑燮(板桥)的推崇。阮元《广陵诗事》记载说:

董耻夫(伟业),一字爱江,江都人。狂简自喜,嫉世俗之薄,作《扬州竹枝词》九十九首,郑板桥为之叙。时江都令某耳其名,欲一见不可得,强致之。爱江则衣短衫,不言而便溺,令深衔之。适新商赀宦交结官吏者诉之,竟遭笞。笞时,令谓之曰:“耻夫遭耻辱。”董仰视笑曰:“竹板打竹枝。”时人传之,令亦愧悔。①(清)阮元:《广陵诗事》,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56页。

郑燮曾数次手书董伟业的竹枝词赠予友人。今扬州博物馆等处有藏品。其中一幅“六分半书”手卷,于2010年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324万人民币成交。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最后第二首则表达了对郑燮的感激之情:

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箫?竹枝词好凭谁赏?绝世风流郑板桥。②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1041、1040、1038页。

郑燮还曾以董伟业竹枝词诗作入画,《支那南画大成补遗》③(日)河井荃庐:《支那南畫大成补遗》,兴文社,1936年。续集四中有一幅影印的郑板桥所作《兰竹菊莲虾蟹菱蒜图》,画上题词为:

黄花盈瓮酒盈铛,扫径呼朋待月生。剥蒜捣姜同一嚼,看他螃蟹不横行。

午饭梳头倦不胜,棉衣须补补何曾。秋波未觉秋风冷,自向门前看老菱。④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1041、1040、1038页。

落款为:“董爱江竹枝词二首,板桥居士郑燮写其意。”所题之诗乃董伟业《扬州竹枝词》第八十一、八十五首。清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春,郑板桥年届五十,得选山东范县令,在任期间所创作的《绝句二十一首》中有一首也表达了对董伟业作品的喜好和誊抄:

百首新诗号竹枝,前明原有艳妖词。合来方许称完璧,小楷抄誊枕秘随。⑤(清)郑燮:《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6页。

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传抄早于刊刻,目前能见到的较早的刻印本是清雍年间收入《乐府小令》的本子,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题词的顾于观、潘西凤、李葂、常执桓,以及《扬州竹枝词》中提及的金农、黄慎、罗聘等,许多人都是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家。例如潘西凤(1736~1795)⑥参见柴眩华:《清代竹刻艺术及名家举要》,《东方博物》2005年第3期。,浙江新昌人,以竹刻称名于世,金陵竹派代表,潘氏竹雕出自天然而神形兼备,董伟业在《扬州竹枝词》中写潘氏的竹刻:“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苦费心。”⑦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1041、1040、1038页。但潘西凤仕途困顿,曾为年羹尧幕僚,摹刻王羲之“十七帖”,尽得其神韵,精妙绝伦,后经翁方纲鉴赏题跋,遂身价倍增,嘉庆间被纳入内府。

罗聘的《香叶草堂诗存》中有《江上怀人绝句十五首》,其中有第二首、第五首分别写郑板桥和董伟业:

一官轻弃返初心。游戏人间岁月深。曾到蓬莱看东海,题诗笑付老龙吟。(郑板桥)

销魂一卷鲍家诗。翠袖天寒泣竹枝。定有秋坟鬼争唱,三更正是雨来时。(董竹枝)⑧(清)罗聘:《香叶草堂诗存》,《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1页。

郑燮、董伟业这一诗人群体,都属于比较下层的文人,有些做过小官或幕僚,有些后来沦落成当街卖画的艺人或者兼做手工艺。潘西凤后来侨居扬州,与郑、董过从,扬州画家群促成了潘西凤竹刻艺术的精湛与成就。郑燮的诗歌揭示了他们这群人的平民倾向:

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⑨(清)郑燮:《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竹枝词的作品可以成为绘画的题材,而竹枝词又成了画卷中的题画诗歌。当这些文人沦落街头卖画卖艺为生时,则更进一步了解下层百姓的生活,其了解途径也包括与歌女的往来。而竹枝词的歌唱,则又催生了新的诗作和画作。这是一个新的变化。

道光年间的画家陆玑,曾有《吴门竹枝词》,据他的自序,可以得知是他“卖画吴门”后的作品。陆玑字次山,号铁园,仁和诸生。嘉庆时署富顺县丞,后为汉州知州。书擅行草,画善山水,戴熙称其书法之妙,不让元人。①陆玑生平见于潘衍桐辑《两浙輶轩续录》、李濬之辑《清画家诗史》等。他的竹枝词写到文人当街乞讨的情状:

书生何必画凌烟,人到无愁便是仙。开府文章供奉笔,途穷还值一文钱。有丐背诵庾子山《哀江南赋》乞一钱,不与,则益李青莲《将进酒》。②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09、310~313页。

靠背诵诗文来行乞的事被描述,多少寄予了作者惺惺相惜的心绪。由于画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细致敏锐的捕捉,《吴门竹枝词》中有关绘画以及街头艺术的文化史料弥足珍贵:

池水何年一剑开,衣香鬓影艳徘徊。多情乞化千人石,绝等金莲踏过来。千人石,游女至虎丘,必徘徊其间。

黄土摶人溯古风,总凭清浊判雌雄。谁知更试新奇巧,传出庐山对面中。虎丘捏喜最肖。

矮屋疏篱老圃家,压枝分种足生涯。虎丘十里山前后,纵有良田但种花。人家多种花为业。

助写风情密戏图,宵来云雨便欢娱。小姑凝想深闺里,怕问罗敷未有夫。虎丘画家多妇女,写春画昔不避人,今则内室画矣。

书画聊随润笔钱,莫嫌一砚有荒田。路头胜会沿街闹,穷到财神也化缘。路头神不时出会,今年乃化缘。

剪取罗纨璧中月,年年巧制唤秋风。画家团扇征新样,添个诗人陆放翁。团扇新样创自苏州,遍行他省。

唐仇文沈去多时,谁问当年画里诗。说到近来敷粉好,牡丹但要买胭脂。近来画家多事涂泽。

翰墨全凭点染工,娇宜鹦绿艳猩红。画师一味矜颜色,多谢吴娘洗涤功。颜色不须自制,唯苏州为然。虎丘妇多能制者。

年年金线压来难,花簇云蒸恰耐看。锦绣文章拼贱卖,女红略较免饥寒。组绣价低,女工多也。

割尾装头真复讹,犹闻旧谱出宣和。遗风更衍南宫派,谁辨河豚赝本多。骨董鬼作伪,凡真迹假跋,假迹真跋。拆散名迹,最可痛恨。赝鼎之多,更恒河沙数。

吴趋风物半虚花,第一功夫算裱家。更喜漾盆全画法,古人不厌足添蛇。裱家当时天下第一。

桃花笺纸艳春风,洒上黄金便不同。还有文章如印板,一般游戏售儿童。桃花坞,多造纸为业,并制花纸。

煞费良工一寸心,裁取嘉定成竹林。哀丝脆肉声相和,但祝花间遇赏音。箫笛开孔,他郡皆不及。

泥摶人物纸糊官,博得群儿热眼看。更喜随风推挽易,秋千一搭上车盘。巧制耍货,出自虎丘。③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09、310~313页。

诗中描述了虎丘一带供游客娱乐的捏泥人、耍货等街头艺术,又有桃花坞印制年画、装裱画技艺和箫笛开孔技艺的记述,极其细腻生动。有关绘画艺术的诗句,十分难得地保留了第一手的文化史料。例如诗中提到,当时沦落的画家已经在依靠润笔度日,画技也日渐趋向买主的喜好,“说到近来敷粉好,牡丹但要买胭脂”,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画风趋俗、物事变迁的无奈。诗中还记述了坊间商贾制作书画赝品的情况,制造假古董时,“真迹假跋,假迹真跋”,移花接木,花样百出。这些诗作还反映了画家作画也已经越来越注意迎合大众实用的需要:“画家团扇征新样”,不仅说明画家为争取顾客而必须创意出新,也说明千余年来文学艺术创作大多以创作者自我意志表达为主的时代已经远去,艺术家们以艺术来美化日常实用器具的做法,也是审美情趣日益大众化的表现。

由于作者身份的改变,作为一个“穷愁益甚,卖画吴门”④(清)陆玑:《吴门竹枝词自序》,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08页。的诗人兼画家,他的立场和观察角度也有了变化,如前面提到了作者对街头艺人的夸赞,体现了他对下层艺人的尊重;又如他对吴门画派中女性贡献的描述,也有不少笔墨。“多谢吴娘洗涤功”,是指当时的绘画颜料已有专门制作,吴门画派名人辈出,多用当地所制颜料。传统中国画颜料的生产原料可分为矿物性、植物性、动物性、金银和化工合成五大类,原料不同,制造方法各异:有的要推磨;有的要浸泡;有的要取其实质。以花青颜料为例,制作工序就有十多道。从陆玑诗中可以知道,颜料制作工人中,竟然女性为多。

陆玑对竹枝词的运用,与上述诗中所表达的心绪是相同的,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昔杨用修自涂粉面,入优人队,识者以为壮心不堪劳落,故耗之耳。姚石甫观察见余近作,叹为古之伤心人,别有怀抱。”①(清)陆玑:《吴门竹枝词自序》,《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08页。陆玑以杨慎自喻,郑燮、董伟业等人在竹枝词作品中的狷狂之态,都出于同样的心境,竹枝词成了他们抒发“别有怀抱”最合适的诗歌体裁。

正是由于这些文人的地位和境遇的变化,使得他们对于中下层人群的关注从旁观者变成了亲身体验者。于是,观察的角度和深度都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竹枝词的形式不仅满足了他们“别有怀抱”的寄托,增添了竹枝词乐府传统的讽喻色彩,同时,由于对贫民阶层的贴近和了解,对生活文化的细节记述愈发生动而真实。陆玑的诗中,也透露出鬻画、鬻艺文人的心中的酸楚和苦衷:

新词哀艳写劳愁,游戏场中有泪流。自古才人穷不死,桃花一坞足千秋。唐子畏治圃桃花坞,其墓尚存。②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15、459~460页。

三、清代竹枝词市井化趋向的背景和意义

清代竹枝词创作的市井化趋向并不是孤立的,它反映出文学艺术创作中作者群地位下降、同时期诗歌创作大众化的趋势,以及文人“鬻艺”生存方式和文化市场兴起的交互影响。虽然城市的工业化和近代化尚未完全到来,但是部分地区商业的繁盛和普通市民闲暇时间的富余,都会产生出从物质到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些需求使得世俗大众参与到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中来,打破了传统的以精英阶层为主的流转渠道,使传统的文学艺术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

诗、书、画一体的创作风尚,促使许多文人拥有集诗书画于一身之技能,这种技能似乎也给不少文人在仕途困顿时带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鬻画、鬻艺常常是中下层文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例如,常熟人范玑,“山水笔墨潇洒,仿渔山、石谷,稍变其法,家贫,卖画奉母。犹善鉴别书画古物”。他的《卖画》诗写道:

莫笑柴门没草莱,只因卖画偶然开。登山为肯呼庚癸,袖里烟云换米来。③(清)李濬之:《清画家诗史》,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173页。

当从物质到文化的消费需求波及到普通民众时,文学艺术创作主体的创作目的和方法以及审美标准和价值等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正如波德里亚所说的那样,“艺术作品开始被传播和评价以后,其美学价值、社会功能会处于变化之中”。④(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113、113~114页。

吴兆钰的《姑苏竹枝词》中描写依靠织机做小生意的“机户”在家中“票戏”,以及购得“美人图”后富家的炫耀,都体现了这一时期普通民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锣鼓声喧集画堂,城东机户学滩王。呼朋引类纵横坐,冷炙残肴一抢光。

法书名画知音少,大副千钱购美人。悬处客来须止步,三年墙隙似窥臣。⑥丘良任等:《中华竹枝词全编·三》,第315、459~460页。

波德里亚曾经把甲复制艺术品作摆设以及满足大众装饰需求而大量生产“伪造的鳖脚物品”,称作“媚俗”⑦(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113、113~114页。,并认为,“它在消费社会社会学现实中的基础,便是‘大众文化’。这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广大阶级的人们沿着社会等级发展,终于达到更高的地位并同时提出了文化需求,而这种需求就是需要用符号来炫耀这一地位。在各个社会层次中,‘新来的’一代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全副武装。”⑧(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113、113~114页。竹枝词中的这一类事例的记述,恰好反映出这样的动机和需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需求不仅扩大了文化艺术的消费市场,同时也使创作者群体进一步扩大,审美价值也不断变化,以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在这样的社会变化中,几乎所有贴近消费市场的创作,都会进一步市井化。创作者的立场、作品的内容以及风格,相对传统而言,会越来越显现出大众特征。以竹枝词为例,具体表现为作者对市井生活的洞察深入细致,甚至有亲身的经历;描述的内容具体而贴近普通平民,对社会变化中新奇或丑陋的事物津津乐道;遣词用句信手拈来,浅白俚俗,不事雕琢。如果将不同创作群体的作品做一比较,就会发现这种审美差异和风格差异显而易见。试比较顾嗣立和沈德潜的《山塘竹枝词》,顾氏与沈氏的作品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层面上,以诗人自我吟哦为中心,依然保持着清新雅致的语言风格:

山塘竹枝词 顾嗣立

山塘七里百花明,缤纷红紫飞入城。眼看青青春色改,可知杨柳太无情。

半塘古寺绿沉沉,劝客黄鹂过水心。花船横阁游山去,酒肆人喧半北音。①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784、1027页。

山塘竹枝词 沈德潜

白公堤边柳千枝,柳下酒家扬酒旗。旗亭为问如花女,解唱黄河远上词。

花市家家草木酣,朱朱白白映疏帘。看花劣有童心在,折取繁枝插帽檐。②王利器等:《历代竹枝词》,第784、1027页。

清代竹枝词的市井化趋向,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市井化共生共存。这一点不仅可以在上述的各项艺术品消费过程中显现出来,在日趋通俗化、大众化的其他文学样式,如笔记小说中也可以显现出来。《豆棚闲话》第十则《虎丘山贾清客联盟》中有一组竹枝词,恰好也是记述山塘一带新兴的消费经济:

阊门外,山塘桥到虎丘名为七里,除了一半大小生意人家,过了半塘桥,那一带沿河临水住的,俱是靠着虎丘山上养活,不知多多少少扯空砑光的人。即使开着几扇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挨次铺排,到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俗语说得甚好:翰林院文章,武库内刀枪,太医院药方,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料,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不要说别处人叫他空头,就是本地有几个士夫才子,当初也就做了几首《竹枝词》或是打油诗,数落得也觉有趣。我还记得几首,从着半塘桥堍下那些小小人家,渐渐说到斟酌桥头铺面上去:

路出山塘景渐佳,河桥杨柳暗藏鸦。欲知春色存多少,请看门前茉莉花。

古董摊

清幽雅致曲栏杆,物件多般摆作摊。内屋半间茶灶小,梅花竹笪避人看。

清客店 并无他物,止有茶具炉瓶。手掌大一间房儿,却又分作两截,候人闲坐,兜揽嫖赌

外边开店内书房,茶具花盆小榻床。香盒炉瓶排竹几,单条半假董其昌。

茶馆 兼面饼

茶坊面饼硬如砖,咸不咸兮甜不甜。只有燕齐秦晋老,一盘完了一盘添。

酒馆 红裙当垆

酒店新开在半塘,当垆娇样晃娘娘。引来游客多轻薄,半醉犹然索酒尝。

小菜店 种种俱是梅酱酸醋,饧糖捣碎拌成

虎丘攒盒最为低,好事犹称此处奇。切碎捣齑人不识,不加酸醋定加饴。

蹄肚麻酥

向说麻酥虎阜山,又闻金肚壮而鲜。近来两件都尝遍,硬肚粗酥杀鬼馋。

海味店

虾鲞先年出虎丘,风鱼近日亦同侔。鲫鱼酱出多风味,子鲚鰟皮用滚油。

茶叶

虎丘茶价重当时,真假从来不易知。只说本山其实妙,原来仍旧是天池。

席店

满床五尺共开机,老实张家是我哩。看定好个齐调换,等头银水要添些。

花树

海棠谢了牡丹来,芍药山鹃次第开。柴梗草根人不识,造些名目任人猜。

盆景

曲曲栏杆矮矮窗,折枝盆景绕回廊。巧排几块宣州石,便说天然那哼生。

黄熟香

一箱黄熟尽虚胞,那样分开那样包。道是唵叭曾制过,未经烧着手先搔。

时妓

妓女新兴雅淡妆,散盘头似油光。梳来时式双飞鬓,满头茉莉夜来香。

老妓

涂朱抹粉污流斑,打扮跷蹊说话弯。嫖客奤多帮衬少,扯扯拉拉虎丘山。

私窠

机房窠子半村妆,皂帕板层露额光。古质似金珠似粟,后鹰喜鹊尾巴长。

和尚

三件僧家亦是常,赌钱吃酒养婆娘。近来交结衙门熟,蔑片行中又惯强。

花子

蓬头垢面赤空拳,褴缕衣衫露两肩。茶棚酒店如梭串,哀求只说舍铜钱。

老龙阳

近来世道尚男风,奇丑村男赛老翁。油腻嘴头三寸厚,赌钱场里打蓬蓬。

后生

轻佻卖俏后生家,遍体绫罗网绣鞋。毡帽砑光齐钦压,名公扇子汗巾揩。

大脚嫂

乡间嫂子最跷蹊,抹奶汗巾拖子须。敞袖白衫翻转子,一双大脚两鯿鱼。

孝子 举殡者多在山塘一带,孝子无不醉归

堪嗟孝子吃黄汤,面似蒲东关大王。不是手中哭竹棒,几乎跌倒在街坊。①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35年,第122~125页。

关于《豆棚闲话》的作者艾衲居士以及作者的籍贯,向来有不同的说法而证据并不确凿,近年来也有研究者指出,小说中“与苏州相邻地区有关的题材、描写与语言,则在提示我们,艾衲居士及共同好,当在狭义的江南一带寻找。”②刘勇强:《风土·历史·人情——〈豆棚闲话〉中的江南文化因子及共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虽然不能依此便断定作者的籍贯,但似可猜测作者曾在这一带居住过一段时间,不然不可能如此谙熟此地的方言。小说中的竹枝词嬉笑怒骂,写的都是虎丘山塘一带的铺面人家和市井生活,与小说的手法呈现出一致的风格。小说中引用竹枝词而非其他体裁的诗歌,说明竹枝词的样式已经颇为大众所接受,可以和小说融为一体,成为茶余酒后的消遣。小说中十二首竹枝词,几乎都与休闲娱乐的物质消费有关,历数各种吃食和食客的食态,再就是记述妓馆、懒汉、醉汉、赌棍等等,山塘街景已经完全显出一副消费社会的面目。这种俗事俗写的趋向,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作者观察生活的视角下沉。作者对消费社会新鲜事物的批判是矛盾的:一边是对街景的津津乐道,一边是作者因价值观和现实之间的反差而产生的不满。这种心态导致同类作品都具有较强的讽刺性,所谓“风气迥非昔比。暇日即所见闻,托诸嬉笑怒骂,以志丁鹤归来、城是人非之感”。③(清)叶调元著,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页。这种写作风格既是竹枝词对儒家诗学传统和乐府传统的继承,也是一种新的开拓,后来成为近代城市化以后竹枝词创作的主流。④参见朱易安:《略论都市化进程中的海上竹枝词》,《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清代竹枝词创作中的市井化趋向,为近代都市中以竹枝词吟咏新事物和文化消费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城市近代化以后,都市文学和都市文化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竹枝词创作的再次繁盛,是传统格律诗在迎合城市近代化以后的文化需求中,一次成功的转型。特别是新文学运动尚未到来之时,竹枝词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新变的广泛性。这一时期的竹枝词创作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极广,同时也说明:中国韵文学的优势,并没有因为近代化而失去;相反,通过选择和变化,传统诗歌能够找到与时代相适应的形态,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竹枝词变化和转型的复杂过程,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传统的主流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是如何走向大众的。清代竹枝词创作中的市井化趋向,包含了诗歌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观念的转变过程,也包括竹枝词创作主体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在此之前,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结集和刊刻,尚未达到现代商业介入的程度。而竹枝词成为都市文学的一部分,则与《申报》的推动有关,与都市新型的“消费文化”的形成有关,而这一层面上竹枝词现象所承载的意义,则是文化经济发展的端倪。

[责任编辑 罗剑波]

The Vulgarization of Zhuzhi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ZHU Yi-an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There are two distinct trends that Zhuzhi poetry had been written in the middle Qing Dynasty.One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al records,and the other describes the civic life and culture,including folklore,people's daily life,non-mainstream culture which was ignored and neglected by mainstream culture,and the early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society and commercialization.It is not only because the social change provided authors with rich material,but the Zhuzhi poets no longer limited themselves within personal emotion and scholar-bureaucrat-centered writing.They rather focused on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As the main literary group,lower literati changed themselves from onlookers to experiencers when they observed the daily life in the community.Zhuzhi poems not only satisfied them with implying thoughts and emotions,but reserved plenty of precious historical data of civic life.The expansion of audience made the modern transfer of traditional poetry possible.The vulgarization of poetry was not isolated phenomenon;it reflected the descending status of authors,the popularization of civil poetic writing,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iterati's life on art and the rise of artistic market.Though it was not the zenith of city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the commercial flourish of certain areas and the extra free time of common citizens gave rise to the consumption demand from material to culture.The vulgarization of Zhuzhi poetic writing in the Qing Dynast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ngs about new thing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modern cities.

Zhuzhi poems;vulgarization;cultural consumption

朱易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竹枝词
论清代竹枝词创作中的继承与演进
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勘误补正
文人竹枝词的历史转承与文化变迁
书法《竹枝词》
以“民俗诗”的视角解读京津民俗
竹枝词
《竹枝词两首》其一
加强同题文学演变史的研究
论竹枝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