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俗诗”的视角解读京津民俗
2019-12-04车振华
车振华
竹枝词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其体制固定、风格谐趣、内容庞杂、题材广泛,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传承,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对竹枝词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本体研究,即对竹枝词作本质探讨,考证源流、判定性质、分析特征等;二是案例研究,即应用竹枝词文本进行相关的专题探讨,解读、阐释某作者或某地区的竹枝词。然而总括起来看,学界对竹枝词的民俗文献价值认识不足,从民俗学角度挖掘竹枝词功能与意义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由是,郑艳博士《民俗学视角下的竹枝词研究:以京津竹枝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竹枝词研究》)一书的出版,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竹枝词研究》在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京津竹枝词文本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内容与形式,从民俗文献的角度研究京津竹枝词对于城市民俗生活的记述与描绘,探讨竹枝词记述民俗的体例与立场,从而确立其作为民俗文献特定范式——民俗诗的民俗学地位与价值。
《竹枝词研究》将竹枝词定义为“民俗诗”,认为,“仅就唐代广泛流行的竹枝词而言,‘歌谣的性质定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其发展的历史与变迁来看,明清以后的竹枝词(尤其是非发源地)便逐渐呈现出‘诗歌的主要特征。而就内容与风格来讲,竹枝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源自民间的风土本色,并逐渐渗透到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民俗记述的文体形式。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民俗诗概念的提出可以适当地弥补现代学科体系下民俗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并从一定程度上扩宽民俗学(尤其是历史民俗学)的视角与内容。”竹枝词作为“民俗诗”,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就内容而言,民俗诗是关于民俗的文本记述;二、就形式而言,民俗诗是采撷口头语言入诗的七言诗体;三、就风格而言,民俗诗受孕于以俚俗为本的民间文化。作者提出“民俗诗”的概念,准确地把握住竹枝词的本质,为以民俗学的视角来观照竹枝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竹枝词的发展历史及其民俗文献性质”,介绍竹枝词的产生与发展,梳理了竹枝词从民歌形式到诗体形式的演变。其从“以吟咏风土为主要内容的竹枝词”和“以竹枝词为中心的韵文体民俗文献”两个角度对竹枝词的民俗文献性质进行了界定和阐发,认为竹枝词最早是以民歌的形式起源并广泛传播的,它并非独立的文学形式,而是为竹枝歌所填之词。宋元之后,随着文人的介入,吟咏风土人情便成为竹枝词的主要内容,并且开始以“某地”和“某节日”命名;到了明代,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并逐渐形成竹枝词的地域性特征。此后举凡地理、山水、物产、历史、神话、节日、政治、民生等皆可入诗。尽管如此,竹枝词“作为其精神本质的民间特色并未受到很大的冲击”。
第二章“京津竹枝词的文本现状及其社会语境”,介绍京津竹枝词的历史分期及其地理背景,详细分析了水运发展与京津竹枝词地理分布的关系,对京津竹枝词的城市背景和文本分类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京津城市的特点使得京津文化呈现出自己的个性。它是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互动的成果,是民族文化乃至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第三章“京津竹枝词记述的城市时空结构”,详细论述京津竹枝词记述的城市时间生活和空间生活。《竹枝词研究》指出,虽然京津竹枝词以城市生活为主要内容,但从中仍可发现部分节气在城市民俗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脱胎于农业社会的生活习俗仍然以惯性的力量存在于普通市民的时序生活之中。在竹枝词文本较为丰盛的明清时期的京津城市之中,古代农耕社会的时间段落与时序节点仍然起到时间标志的重要作用。由于具备相对比较明显的著述主体,竹枝词对于岁时节日的记述也呈现出极具文人特色的主题倾向。而京津竹枝词所记述的城市空间则往往是相对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和极具特殊性的宫廷空间与异文化空间。
第四章“京津竹枝詞与城市民众群体”,着眼于京津竹枝词的著述主体及其写作契机,对竹枝词关注的对象及其社会背景进行详细论述。《竹枝词研究》认为,京津竹枝词还显示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本身与情感体验,其中凸显的是人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国之难,二是对时光流逝的感知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意识中又增添了一抹极为悲壮的文化悼亡倾向。竹枝词吟咏风土的特质恰恰给文人以回忆与重构生活的途径,从而也为窥视与感受过往历史提供了文本资料。
《竹枝词研究》还认为,竹枝词与市民的识字能力和文化趣味关系甚大。竹枝词在清末与民国时,已经具备了市民文学的特色与内容。它“不仅是描写城市民俗生活的文本文献,也成为市民阶层可以掌握和运用的文本记述方式(或者说文学写作模式)”。其时的竹枝词,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所蕴含的民间秉性与精神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再度回归民间,经由掌握书写能力的普通市民之手而重拾其俚俗本色。
第五章“作为民俗文献的京津竹枝词”,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京津竹枝词的记述手法及其形制体例,深刻阐述了京津竹枝词的记述立场及其社会功能。《竹枝词研究》认为,竹枝词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民俗记述的片段性特征以及即时写作的特色。竹枝词作为民俗文献的特定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规整社会观念意识的责任。京津竹枝词早期所承载的刺政意味尚不明显,且存在一定比例的歌功颂德之作。但随着竹枝词的普及推广和写作队伍的扩大,它对社会现实与封建统治者政治统治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化,有不少呈现出民间讽刺诗的意蕴与价值。
《竹枝词研究》所涉及的资料宏富繁杂。作者除了占有目前能够见到的京津竹枝词外,还数次深入北京和天津民间做田野调查,去尽量多地接触基层群众,努力寻访竹枝词所涉及的史地现场和民俗活动。
在具体研究中,《竹枝词研究》遵循了两个重要原则:一、历史分期原则,即将自元代至民国初期的京津竹枝词文本按照历史顺序分段处理,发现竹枝词的文本发展过程、京津民俗的文化传承以及社会转型的生活习俗变迁;第二,主体在场原则,即详细注明竹枝词的作者及文本来源,发现竹枝词记述民俗的主体倾向、记述对象以及社会功能。
《竹枝词研究》有着开阔的研究视野。它既有对竹枝词文本的细读和阐释,体现出扎实的文学鉴赏功力;又能结合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深入阐释那些隐藏在清词丽句背后的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不是简单地从竹枝词看民俗,而是真正做到了以民俗的视角来看竹枝词。它不是止于对竹枝词的个别化解读,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力图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性。图表的大量使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通过这些细致的图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竹枝词的民俗内涵被充分地发掘出来。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