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锦赛田径竞争格局与演变特征研究

2016-12-16马晓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奖牌世锦赛田径

马晓蔚,夏 春

(1.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 上海 201306;2.上海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 上海 200438)



世锦赛田径竞争格局与演变特征研究

马晓蔚1,夏 春2

(1.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 上海 201306;2.上海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 上海 200438)

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历届田径世锦赛比赛成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厘清世界田坛竞争格局的发展演变态势。结果表明:田径世锦赛参赛国扩大化,金牌走向逐渐集中化,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田坛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肯尼亚和牙买加的崛起逐渐改变美俄争霸的局势;欧洲整体竞技实力有所下滑,内部各国发展不平衡;亚洲与大洋洲依然处于落后地位,竞技实力急需提高。建议我国田径运动应该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有的放矢科学准确划分重点项目与次重点项目,有效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运行制度,做好后备力量与年轻教练员的培养,促进田径运动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田径世锦赛;竞争格局;演变特征;战略

田径项目作为运动之母,是一项发展历史最悠久、普及度最高,涵盖了跑、 跳、投、掷等人类基本运动技能的体育比赛项目。田径项目是现代奥运会中金牌与奖牌分布最多的大项,一直以来在奥运会比赛中有着“得田径者得天下”的专业论断。自1983年举办首届田径世锦赛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15届。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田径世锦赛作为田径运动项目最高级别的专业赛事,各国在世锦赛上的表现和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该国在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状况。同时,田径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领域较薄弱的项目领域,全面借鉴和吸取国外田径项目发展成功经验,迅速提升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整体实力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现实要求。因此,通过全面搜集与整理历届田径世锦赛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各国、各大洲的竞技实力演变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田坛竞争格局,为科学制定我国田径运动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举办的15届田径世锦赛比赛奖牌榜和奖牌分布为分析对象[1],以世界田径运动竞争格局演变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支撑和数据来源,其资料的调研主要通过图书馆进行田径相关教材、专著、评论等纸质文献的搜集整理;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电子文献检索工具进行电子文献的查阅;登录IAAF官方网站获取第1届至15届田径世锦赛的比赛奖牌榜相关数据和信息。

1.2.2 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分析法全程为ABC分类库存控制法。该方法是储存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决定一个事物众多因素中,能够识别出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次要因素,从而认清主次,分类排队,有区别地确定具体管理方式。怕累托曲线常把累计频率划分为三级,与之对应的因素划为三类:A类因素频率为0%~80%,划为主要因素;B类因素频率为80%~90%,划为次要因素;C类因素频率为90%~100%,划为一般因素。以历届田径世锦赛奖牌榜前八名国家的总积分进行帕累托制图,从而对世界田径竞争格局进行分类。

1.2.3 数据统计法

搜集与整理已经举办的15届田径世锦赛参赛国数据及奖牌榜资料,运用EXCEL和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描述统计、分层聚类和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牌榜前8名国家分布

表1 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前8名国家分布

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对竞技实力强弱的划分主要采用参赛对象所获得的金牌与奖牌数来进行衡量。奖牌数代表各参赛对象的整体竞技实力和基础能力厚度,金牌数则反映出参赛国的绝对竞争实力及拥有顶尖运动人才的数量。依据表1可知,在所举办的15届田径世锦赛上,奖牌榜前八名国家共计获得了389枚金牌和1063枚奖牌,分别占到总金牌数的57.3%和52.1%,奖牌榜前八名国家的竞技实力体现出了世界田坛的主要竞技实力。

在历届田径世锦赛奖牌榜的前8名中,美国位居首位,共获得144枚金牌和308枚奖牌,其金牌数和奖牌数占有比例分别为21.2%和15.1%,在十五届世锦赛中,美国位列金牌榜首位次数达到11次,足以说明其强劲的田径竞争实力十分突出。位列第2名的俄罗斯获得55枚金牌和172枚奖牌,其金牌数与奖牌数少于美国89枚和136枚。肯尼亚获得50枚金牌和128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三名,德国、牙买加、英国、埃塞俄比亚和前苏联分别位列第4至8名。位居前三强的美国、俄罗斯和肯尼亚所获得金牌数和奖牌数分别占总数的36.7%和29.8%,足以说明这三个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田径强国,其田径竞技实力在世界天坛中处于强势的竞争地位。

2.2 金牌与奖牌国家数量分布

图1 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与奖牌国家分布

依据图1可以看出,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上,获金牌国家数有第1届的14个增加到15届的19个,其增加值为5个,整个变化趋势呈现出略增长态势。获得奖牌的国家由第1届的25个增加到43个,在15届中增加了18个,其变化趋势呈现加大幅度的增长态势。田径世锦赛金牌与奖牌分布国家数表明世界田坛的绝对竞争实力相对集中,夺金实力发展格局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第1届赫尔辛基田径世锦赛的153个国家1355名运动员参赛,到第15届北京田径世锦赛的20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田径世锦赛参赛国与参加运动员数量显著增加。主要夺金国家与夺奖牌国家数量之比基本保持在1:2的夺金比例,夺奖牌国家数量的逐步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田径运动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参与度大,受众面广的特点。在金牌分布的国家数量上,从历届世锦赛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下滑趋势,在近两届世锦赛上由19个减到17个,这说明当今世界田坛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发展相对不平稳,各国之间的抗衡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

2.3 奖牌分布的集团特征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田径世锦赛金牌与奖牌各国之间的竞技实力,按照国际体育比赛通用的计分原则,即第1至8名分别计9分、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对历届田径世锦赛奖牌榜前8名国家的金牌与奖牌积分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在已经举办的1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获得金牌榜前8名的国家数为30个,结合ABC分类法计算步骤和分类原则,将A、B、C3类国家依次划分为第一集团、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

由图2可知,田径世锦赛金牌国家总得分帕累托图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反映出世界各国在田径运动项目上的竞争实力强弱主次。ABC分类结果显示,世界田径竞技实力第一集团包括:美国、俄罗斯、肯尼亚、德国、埃塞俄比亚、牙买加、古巴、英国、前苏联和东德10个国家;第二集团包括:白俄罗斯、捷克、中国和意大利4国;第三集团包括:波兰、摩洛哥、希腊、瑞典、保加利亚、乌克兰、加拿大、西德、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巴林、南非、芬兰、大不列颠、罗马尼亚16国。

纵观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分布,第一集团的金牌总数达到398枚,占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总数的58.6%;第二集团获得金牌36枚,占金牌总数的5.3%;第三集团获得金牌总数54枚,占金牌总数的7.9%,可见,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前8名国家夺得金牌总数所占比例达71.9%,其中,以美国、俄罗斯、肯尼亚等为首的第一集团国家的竞技实力尤为强劲。进一步通过非参数卡方检验对三个集团获金牌数进行差异性比较后发现(见表2),各个集团获金牌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美国为首的第一集团在田径竞争实力的强势地位长期稳居世界田坛的领先位置,短时期第二集团与第三集团在田径竞技实力仍然无法与第一集团的强势霸主优势相抗衡。从表3对历届田径世锦赛各名次区间金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金牌榜1至4名国家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其次是9名以后国家,5至8名的国家获得金牌数最少。世界田坛竞争实力的两极分化格局明显,然而,随着牙买加、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竞争实力的异军突起,第一集团内部的霸主位置受到冲击,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肯尼亚与牙买加竞技实力接连上升,已经跃居金牌榜的前2名,重新构建起了世界田坛的新格局。随着田径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盛行,各国加大了这一奥运金牌分布数最大的运动大项投入力度,因而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田径运动竞技实力的激烈竞争,促成了当今世界田坛竞争格局的多极化与动荡性[4]。

图2 历届田径世锦赛前八名国家总分帕累托

一集团二集团三集团Chi-Square290001730022600df1047AsympSig000000000

表3 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分布统计

2.4 奖牌分布的洲际特征

表4 历届田径世锦赛各大洲奖牌分布统计

表5 田径世锦赛洲际奖牌列联表统计

注:0.cells (.0%)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3.53.

金牌数量分布的洲际特征显示,欧洲与美洲是两强霸主[3],历届世锦赛所得金牌与奖牌占总数的70%以上,欧洲作为世界田径的强势霸主,长期以来拥有强悍的田径竞技实力,其金牌、奖牌占有率基本维持在38%。欧洲、美洲与非洲是世界田坛的三大主力,其金牌与奖牌的占有率90%以上,基本形成3.5∶3.5∶2的夺金比例划分世界田坛版图的竞争格局。同时,三大洲在夺金与夺奖牌上的长期稳定1∶1的发展态势,足以说明其内部田径顶尖人才储备的厚实,牢牢掌控着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态势。面对欧洲、美洲与非洲的厚实竞技实力,亚洲与大洋洲的整体竞争实力依然相当弱势,与欧洲、美洲和非洲的竞技实力差距明显,其竞技实力的增速也比较缓慢。依据表4可知,亚洲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上的金牌占有率、奖牌占有率达到1∶2,这说明亚洲田径发展缺乏夺金的顶级选手,在金牌与奖牌占有率上的比例失衡也导致了亚洲田径运动发展举步维艰。大洋洲由于本身参赛国较少,致使在夺金牌与奖牌数量分布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所获得金牌主要是来自少数具有天赋运动员的突出表现,难以让其有持续性的竞争实力。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田径竞争格局的变化态势,厘清五大洲之间的竞技实力差异性,将各国所获田径世锦赛奖牌数进行列联表统计分析(见表5),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与大洋洲五大洲之间卡方的sig为0.730>0.05,表明五大洲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上的总体竞争格局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竞争状态。

2.5 项群地域分布特征

表6 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分布的项群特征一览

依据运动训练学的项群理论[5],通过对历届田径世锦赛中金牌的各项群类属统计可以看出(见表6),以美国为首的美洲主要以速度类和力量类的跳跃项目为优势项目,其中速度类的短跨项目金牌贡献率为51.75%,力量类的跳跃项目金牌贡献率为39.47%,足以说明美洲的速度类项目和力量类项目在世界田坛强悍的竞争实力。欧洲在力量类项目和综合类全能项目拥有绝对的优势与实力,欧洲男子与女子运动员常在世锦赛上获得了跳跃项目金牌的半数,在投掷项目上更是以获得金牌数的2/3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全能类项目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与其他大洲,且男女之间的平衡化发展更是让欧洲田径竞技实力长期稳居世界田坛的霸主优势。非洲是近十年间田径实力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尤其是以肯尼亚和牙买加为首,他们长期在耐力类的领先优势是无人能敌的,其耐力类项目的金牌贡献率高达79.86%,在世锦赛上非洲运动员在长距离上的耀眼光芒更是田径赛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纵田径世锦赛,欧洲在投掷、全能和跳跃上优势项目地位与其长期稳定的优势项目人才培养体系、训练方法、设施保障等紧密相关,如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家坚持抓好自身的传统优势项目,国家不断加大对优势项目的投入力度,在组织管理、训练设施与技术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构建起了独特的田径运动发展道路,进而巩固了在世界田坛的优势项目地位。[6]美国不仅在速度类和跳跃类项目占有绝对的竞争实力,而且逐步在投掷、全能类项目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田坛的强势竞技实力。此外,随着牙买加等国在短跑类项目的异军突起,让美洲在速度类项目的绝对优势得到显著加强。由于种族、地域等先天优势条件的影响,非洲一直在耐力类项目上占据着世界的领先位置,集中精力大力发展自身的优势项目,持续的以优势项目发展为重点让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在世界田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6 中国田径竞技实力分析

表8 中国获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统计

中国自1983年参加第一届田径世锦赛以来,已经参加了全部15届田径世锦赛事,共计获得11枚金牌、18枚铜牌、15枚银牌,进入前八名达123次(见表7)。在历届田径世锦赛金牌榜排序中,中国队友3次位列前10名,其中,在1993年第4届世锦赛上中国队以4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首次排列金牌榜的第2名。依据表8可知,我国所获田径世锦赛金牌项目分布主要力量类的投掷项目和耐力类项目,其中,女子夺金优势明显强于男子,11枚世锦赛金牌中男子运动员只获得1枚金牌。我国田径世锦赛金牌项目分布,反映出长期以来我国在田径运动项目发展上始终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坚持有的放矢,全面做好优势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依据巴雷托分析法,进一步对我国获得历届田径世锦赛前八名项目进行项目群积分比较,结果发现我国竞走项目积分189分,占比27.5%,在世界田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我国田径最突出的优势项目,其中,女子竞走项目竞技实力尤为突出。从整体上看,我国没有形成高竞争效益的单个项目群,优势项目单一、覆盖面窄的特点致使中国田径无法在世界大赛上站稳脚跟,具备持续夺金的竞技实力。 加之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与俄罗斯、牙买加、肯尼亚等世界田径强国优势项目重叠,从而导致了在这些项目的竞争态势加剧,使得我国不具备冲击田径世锦赛金牌榜前3名的实力。

从近两届世锦赛中国选手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我国共有18名选手进入前八名,获得1金、7银、1铜,9枚奖牌,总积分94分,位列积分榜第5位,创造历史新高。北京田径世锦赛上奖牌分布为:短跑1项;竞走项目3项;投掷项目4项;跳跃项目1项。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进入前八名的选手有14人次,其项目分布为:竞走项目5项,投掷项目5项,马拉松项目2项,跳跃项目1项,短跨1项。在两届世锦赛上,只有刘虹、巩立姣、张文秀连续进入前八名,且都是女子选手,从男女所占比例的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男子选手获得前八名的比例不到30%,这充分说明我国田径项目中的“阴盛阳衰”现象还相当严重,虽然在北京与莫斯科都取得了4枚奖牌,但是我国田径项目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十分严峻。从莫斯科到北京世锦赛,中国田径已经开创了奖牌与总积分的新高度,创造了中国田径在世锦赛上新的历史。女子投掷项目与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平稳发挥使得该项目具有稳定的竞争实力,在短跨跳项目所取得新的突破,在走跑跳投四个大项群上均获得了奖牌,整体展现出我国田径竞技实力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中国田径历史性突破。

3 国际田坛竞争格局分析

3.1 金牌走向趋于集中化,参赛队伍扩大化,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参赛队伍与地区的逐步增多,田径世锦赛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参赛国和地区由153个增加到218个,项目设置由41项扩展到47项,参加运动员人数由1355人增加到3550人。细看金牌榜的演变可以发现,在金牌榜的前三名与前六名中占有金牌的总数比例在逐渐减少,第1届世锦赛上金牌榜前三名获得24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58.5%,前六名共获得了32枚金牌,占总数的78.0%;在北京世锦赛上,获得金牌前三名的国家金牌总数为28枚,占到金牌总数的59.6%,前六名国家获得的金牌总数为37枚,占全部金牌总数的78.7%。金牌榜位居前列国家对金牌的进一步集中,加剧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田径贫富分化,使得田径金牌趋于集中化,从而使得传统强队与后起实力强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加大了田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化发展。

3.2 美国的田坛霸主地位移位,肯尼亚、牙买加实力回升形成与美抗衡态势

美国队强劲的竞技实力与全面开花式的整体实力奠定了其在世界田坛的霸主地位,更是以金牌与奖牌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然而,随着肯尼亚、牙买加等国的后起直追,田径竞争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北京世锦赛上已经将美国队挤出金牌榜前两强。随着老牌强队俄罗斯竞争实力的动荡,肯尼亚与牙买加竞技实力快速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与美抗衡的态势。在北京世锦赛上肯尼亚获得7金、6银、3铜、16枚奖牌,迅速上升至奖牌榜第1名,其金牌数与奖牌比上一届增长了2枚和4枚。牙买加在北京世锦赛上获得7金、2银、3铜、12枚奖牌,升至金牌榜第2名,比上一届金牌与奖牌增加了1枚和3枚。随着俄罗斯竞技实力的断层下滑,肯尼亚和牙买加竞技实力的快速提高,世界田坛的竞争格局已经由美俄争霸的局面转变为肯、牙、美三强并驾齐驱。

3.3 欧洲整体实力有所下滑,内部发展呈现不均衡

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上,欧洲所获金牌数与奖牌数位列各大洲首位,获得金牌与奖牌国家数量也最多。金牌项目分布显示,欧洲田径传统优势项目主要以力量类投掷项目和全能项目著称,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在北京世锦赛上,欧洲有俄罗斯、波兰、德国、英国、挪威等17个国家一共获得了142枚奖牌中的52枚,在奖牌榜总分前十名的国家中欧洲一共有4个。在莫斯科世锦赛上,位列金牌榜前十名的欧洲国家一共有4个,获得奖牌的国家一个有15个,共获得奖牌138枚,与上一届相比有一定的下降。通过两届赛事的金牌与奖牌榜可以发现,欧洲田径竞技体育实力出现下滑趋势,欧洲内部国家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在田赛项目的传统优势依然明显,男女全能项目的全面提升促进了欧洲实力的发展,俄罗斯的竞走也是世界领先。但要与美洲、非洲看齐,做好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均衡发展,巩固与提升每国的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是当务之急。

3.4 非洲依靠传统优势项目巩固与提高了其整体竞争地位

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为代表的非洲依靠在中长距离的传统优势在田径世锦赛上放光异彩,且呈现出强势的竞争实力。非洲国家不仅在自身传统优势项目傲视群雄,还积极在男子标枪、400m与400m栏等项目上一举终结欧洲人的垄断局面,完成历史性突破。从整个世锦赛奖牌榜来看,非洲获金牌与奖牌数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其进步度位居全球首位。尤其是近两届世锦赛提升速度尤为明显,在北京世锦赛上,非洲共有3个国家获得了7枚金牌,有7个国家获得了24枚奖牌,肯尼亚更是一举打破美国的金牌霸主地位,首次称霸金牌榜;在莫斯科,非洲共有4个国家获得了9枚金牌,有7个国家获得了25枚奖牌。通过详细分析非洲国家获得的金牌与奖牌项目后发现,非洲国家主要依靠于自身的地域种族特色以及人体基因条件优势,长期以耐力性项群为优势重点发展项目,且突出男女项目平衡发展以及大力建设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其在世界田坛的传统优势项目领先地位。

3.5 亚洲与大洋洲依然扮演陪衬角色,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历届田径世锦赛上,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在本洲内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国家,金牌与奖牌分布国家的数量少且获奖牌的项目不集中与稳定,成为亚洲与大洋洲田径运动发展的显著特点。从获奖牌项目来看,中国的投掷、跳跃、竞走,日本的铁饼,澳大利亚的跳跃与中长跑项目都是可圈可点的,也是重点突破的夺金点。从近两届世锦赛来看,北京世锦赛上,亚洲有2个国家获得3枚金牌、4个国家获得10枚奖牌;大洋洲有2个国家获得3枚金牌、2个国家获得5枚奖牌。在莫斯科世锦赛上,亚洲共有2个国家获得了5枚奖牌;大洋洲共有2个国家获得了2枚金牌、2个国家获得了3枚奖牌。可见,从金牌、奖牌总数与获得奖牌的国家分布都可以看出亚洲与大洋洲的田径竞技实力依然处于落后地位,面对欧洲、美洲、非洲的强劲竞争压力,唯有扎根强化自身的传统优势项目,不断提升优势项目的竞争实力。

4 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策略

中国田径军团在北京世锦赛上取得的成绩显示我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有所提高,获得前八名的人次创下了18年来的历史最高,但是面对来自欧美非洲各国强劲的竞争实力,我国田径整体实力落后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回顾整个田径世锦赛历程,面向未来,我国田径还需要卧薪尝胆,不断开拓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首先,坚持与完善举国体制,认清局势,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对策,突出重点优势项目,明确划分重点与次重点项目,实施各个击破。其次,在全面总结出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与夺金重点项目基础上,要实行科学化训练,引进与吸收国外先进的训练技术,以赛代练,积极参加国外田径赛事,加强与国外强队之间的交流合作,聘请优秀的教练员,让优秀的运动员走出去请教求学,促进训练效果最优化与最大化。再次,充分研究与完善“体教结合”运动员培养模式,加强后备力量与年轻教练员的培养力度,促进运动员与教练员梯队建设,确保田径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建立与健全田径运动的群众发展体系,加大对田径运动的舆论宣传,不断提升与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与群众基础,引入社会与有资质的社会力量资金注入制度,促进田径运动发展的资金渠道的多元化,以政府与社会相结合逐步建立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田径运动的又好又快式发展。

[1] 国际官方网站[EB/OL]. [2016-07-25].http: //www.iaaf.org

[2] 周海澜,黄文敏.基于奖牌分布的田径运动竞争格局特征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85-90

[3] 曾智伟,向军. 世界田径锦标赛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5):59-62

[4] 杨静. 从北京奥运会和北京世锦赛看世界田坛竞争格局的演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1):50-53

[5] 宋明伟.世界田径顶尖水平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J].2015,27(4):35-41

[6] 韩志勇. 从北京世锦赛看当今世界田坛新格局的演变[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29-31

[7] 张晓林.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时空演变特征及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8(5)45-50

[8] 张建华.世界田径强国优势项目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6(6):35-40

[9] 唐君玲,李政.从世锦赛看世界田坛势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水平[J].体育世界,2014(12):8-10

[10] 楚丽娜.从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分析当今世界田坛新格局[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2):10-12

[11] 彭火妹.世界田径项目区域竞技格局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10,25(4):9-11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Evolution of Track and Field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MA Xiao-wei1, XIA Chun2

(1. Dept.of PE,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2. Basketball Teaching & Research Section,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Shanghai 200428,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data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competi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orld track and field championship team's expansion, gold medal to gradually centralized,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world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pattern presents polarization, the rise of Kenya and Jamaica gradually changing situation in the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Europe's overall competitive strength decline, internal uneven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Asia and Oceania is still in backward position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Suggestions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of our country should timely 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targeted scientific accurate delineation of key projects and key project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out, please come in” operating system, do a good job in the cultivation of reserve forces and young coaches,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th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fas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competition patter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strategy

2016-09-14

马晓蔚(1966-),男,副教授

G812.6

A

1007-323X(2016)06-0074-06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奖牌世锦赛田径
奖牌
手工奖牌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首枚奖牌!
2022再战东京,世锦赛我们来啦!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一枚特殊的奖牌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