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从班主任管理转向学生自主管理

2016-12-15青美拉姆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转变

青美拉姆

【摘要】在教育领域中,班主任管理发挥了积极的实践作用,但是随着新时代的时势发展,班主任管理存在很多方面的弊端,导致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自主管理思想能动性。因此,注重班主任管理到学生自主管理的趋势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转变的必要性及策略,为实践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11-02

目前新时代教育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自律、自控、自主能力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现代教育提倡以生为本的思想概念,强调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及个性特质的发展,要求高素质人才得以培养,以便未来可以适应社会变化的相关需求。

一、班主任管理的弊端困境

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是行为慢慢规范、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由于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且具备一定逆反心理。因此会给中学教师会带来班级管理的一定难度。

(一)管理定位模糊

初中班主任多数身兼数职。一方面教师需要承担教学任课角色,另一方面需要定期组织安排班级课外活动,同时要与其他任教老师保持联系沟通,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每日八小时的工作强度已经不能满足班主任管理工作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班主任角色管理定位模糊。若是作为行政人员角色,班主任不应当负有教学责任。若是作为辅导员,班主任不应当对行政事务具备承担义务。管理定位模糊,造成班主任身兼数职的现象,工作强度大且管理效果不佳。教师自身存在教学任务,无法针对性对学生展开性格调查,导致管理方法笼统;学生人数过多,教师也没有其他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具体思想及学习情况;因此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无法保证[1]。

(二)管理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思想影响较深,导致班级无论大小事都依赖教师来进行决断,学生过多被动听从班主任指挥大局,自身缺乏一定思维能动性,也没有实践管理的能力,成为呆板“听话”的学生,而班主任教师则变得有些疲于奔命,班级大小事务都需要班主任的话语权才能执行,不利于班级的长远管理。这样一手包办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当前时代教育趋势,一方面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班级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二、班主任管理转变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班主任管理转变学生自主管理体现了学生主人翁地位。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的自律、自控行为,因此,学生才是管理的主导者。传统管理观念停留于学生学习、班主任说教的思想上,忽略对班级管理的建设与决策民主意识。因此班主任管理思想上向学生自主管理思想转变,也是意味着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凸显。学生充分得到班主任足够信任,才能在班级管理的规划、执行、决策上有所认识并视为使命,并有意识地自主、自律、自控、自我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的特质发展与素质得到提升。

班主任管理转变学生自主管理有利于学生个性特质发展。教师通常的管理方式是制定班规。仅靠贴在学习墙上的制度条文来进行约束管理,教师并没有考虑制度是否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只是强制要求学生被动去遵守制度,也因此制度无法起到切合学生特质来具体教育的效果,造成班级管理效率低下,限制学生个性特质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摒弃了学生个体独立性,抹杀了学生创新意识及想象思维。因此,班主任管理模式的转变,更多是将被动的教育氛围转为主动,避免绑架学生自主思想,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2]。

三、班主任管理转变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一)班干部轮换制

作为班主任,自身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培养班干部,人人小老师是较为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小老师”选拔的方式要注重民主,不能凭学习成绩或教师喜好偏颇对待,可以事先让学生评选,候选人进行演讲选拔。教师遵循公平、公正的选票结果,将选拔权交给学生。选拔期间可无形中引入竞争,刺激学生竞争中具备对班级的责任心及荣誉感。作为班主任的助手,教师要调动人人岗位轮换的思想观念,鼓励全体学生竞争选拔,一来调动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为班级尽心尽力,二来对于当选的班干部有约束的危机感,刺激他们更加优秀、更加尽职尽责。对于所选出的班干部,要适时放权,鼓励管理小组团队内部加强互动交流。对于管理问题要适时给予建议,鼓励学生自主解决,提升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班干部的轮换制度可以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竞争上岗,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与班级责任感。

(二)学生民主参与

班主任应当对班级所有学生特性有所了解,并利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发挥主人翁意识及民主意识。班主任教师要摒弃包办管理行为,拒绝自身专制思想现象,而是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及高尚道德素养。班主任可鼓励班干部定期举行班会活动,针对班级管理现象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在某阶段班级学生违纪现象严重,那么班主任可听取班干部的建议,并合理引导在班会上讨论关于违纪现象的制度问题。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行为规范,并针对违纪问题自主思考原因,并探究讨论有效的解决策略,最后民主投票执行策略。这样做一方面可锻炼班干部的协调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班会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对班级集体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树立以班级中心、班级利益为上的理念,并自觉自律、自控自身行为。另外,民主实践性参与也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监管的作用,可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班级集体凝聚力提升,使得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加强班级管理水平[3]。

结语

班级管理是很深奥的管理艺术。传统班主任包办管理模式多有弊端,定位模糊、方式落后不利于学生个性特质的发展及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因此班主任管理转向学生自主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通过班干部轮换制、学生民主参与等策略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促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更好地契合教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英.浅谈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J].学周刊,2015,03:113.

[2]李锦波.浅谈班主任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轻工科技,2015,07:160+164.

[3]张兴颂,王珊.浅谈如何从班主任管理转向学生自主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43.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转变
浅谈藏族地区班主任管理工作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