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主要中低产田土类型及其改良途径
2016-12-15唐玉平
唐玉平
摘要: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关键是针对中低产成因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本文深入分析了蓬溪县四种中低产田土类型及其成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培肥技术途径,对指导类似生态区耕地改良培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低产田土;类型;改良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及其一级支流涪江中游,属典型的川中丘陵紫色土区。全县幅圆面积1250.6km2,现有耕地58.2万亩,中低产田土占70%左右。成土母质主要为侏罗系中部的上沙溪庙组灰棕紫色沙泥岩、遂宁组红棕紫泥岩和上统的蓬莱镇组棕紫色沙泥岩不等厚互层风化物,以及部分第四系新冲积物,相应发育形成了灰棕紫泥田(土)、红棕紫泥田(土)、棕紫泥田(土)等紫色土壤类型。土壤发育以物理风化为主,成土时间短,具有旱、瘦、瘠、薄、陡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遂宁组地层分布地区,水土流失更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据测算,仅在坡度为13°的坡薄地上,年每亩平均侵蚀泥沙量就达6.8m2,是典型的“三跑”(跑土、跑水、跑肥)土区。
土地是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蓬溪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而中低产田土所占的比重较大,土壤肥力水平低,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低产田土改造后,将逐步消除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中低产田土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结合当地实际,在中低产田土中,水稻土划分为灌溉改良型、渍潜型;旱耕地划分为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共四个类型。
一、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及其改良途径
1.成因及分布
灌溉改良型中低产田土的土种包括灰棕紫半沙半泥田、红棕紫红沙泥田、棕紫沙田、冲积沙田等主要类型。由于受当地干旱频繁、降水变幅大、年度分配极为不均等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老一、二区的遂宁组土区,由于沟谷短,集雨面积小,对天然降水的保蓄利用率低,加上田块分散,灌溉水源缺乏,灌溉保证率低,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灌溉栽秧,如果没有及时降雨,就会延误水稻栽插,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水稻产量大幅下降。这部分水稻土是目前灌溉改良的主要对象。占耕地面积19.5%。
2.改良途径(突出效果)
(1)因地制宜扩大和开发水源。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水利灌溉设施建立完善的排灌渠系;其次是因地制宜修建小微型水利工程,增加蓄水量,并与水利灌溉设施连通,在没有塘、库、堰的区域修建囤水田,扩大现有蓄水;第三,在有条件的地方打抗旱电井,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通过扩大和开发水资源,确保育秧、本田用水保证率达到100%。
(2)狠抓地力培肥。由于该类土壤具有成土时间短、犁底蹭薄、托水差的特点,所以在解决好灌溉的前提下应抓好地力培肥措施。首先是坚持常年积肥制度,增加有机肥用量,亩施优质有机肥达到2000公斤/年;其次是坚持搞好作物秸秆还田,保证达到1000公斤/亩。年;第三是认真抓好以测土配方为核心的平衡施肥技术,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增加磷(P2O59.0—10.3公斤/亩)、钾(K2O2.0—3.0公斤/亩)肥用量。
二、渍潜型中低产田及其改良途径
1.成因及分布
渍潜型中低产田的土种包括灰棕紫发绿田、红棕紫发绿田、棕紫发绿田、黄泥发绿田等主要类型。这部分水稻土主要分布于丘陵沟谷,雨量集中、降雨强度大时极易发生洪涝积水,另外,由于田间排灌设施不配套,在深丘窄谷水稻区除季节性渍涝外,还常年受岩层水的危害,长期处于冷渍状态。这部分水稻土成土母质多为坡积物,土壤矿物成分中蒙脱石含量高,土粒易于分散渍水,特别是长期淹水条件下,土壤水分难以排除,而成泥脚深烂、冷浸下湿的渍潜型水稻土。改良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地下水位。
2.改良途径
(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证排灌.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完善农田排灌渠系和配套设施,保证排灌通畅,防止山洪冲刷农田,同时,排除土壤渍水,截断岩层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协调土壤水分,达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变一年一熟为两熟或三熟。
(2)改革耕制,培肥土壤。首先抓好以水旱轮作为核心的种植制度改革,适时理好田间三沟,排放地表水、地下水;其次是因地制宜搞好半旱式栽培,积极推广油菜、绿肥等耐湿作物。
(3)广辟肥源,保证养分供需平衡。通过积造农家肥、推广作物秸秆还田,使农家肥用量达到2000公斤,亩·年以上。
(4)合理施肥,确保磷(P2O59.8—11.6公斤/亩)、钾(K2O3.0—4.0公斤/亩)肥用量,并注意在水稻上施锌肥,亩用1—2公斤,防止坐蔸。
(5)在地势低洼渍水确实难排的潜育稻田区发展养鱼或改种藕、芦笋等水生植物,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因势利导,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潜育水稻土的目的。
三、坡地改梯型中低产土及其改良途径
1.成因及分布
该类土壤的主要土种有红棕沙泥土、红棕响沙石骨子土、灰棕紫石骨子土、棕紫泡沙土、棕紫干浆石骨子土。这部分土壤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块破碎,台位性差,成土母质岩性松软,以物理风化为主,成土时间短,加之气候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坡面植被一度时期受到严重破坏,降低了对天然降水的涵养和调蓄能力,造成地表径流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极差。
2.改良途径
(1)建立完善的坡面水系和配套设施。首先是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坡面水系,改原来直冲沟为“Z”字形沿山排洪沟迂回下山,并完善地边沟、背沟;其次是在集雨面大、有水源的地方统一规划蓄水池,并搞好沉沙池、粪池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力做到泥不下山,水不乱流。通过综合治理,真正形成排水有沟、灌水有渠、防旱有池、沉沙有凼、积粪有坑的新型农田排灌体系,确保每亩地每年有蓄水10m3以上,年调节水量50m3左右。
(2)降缓坡度,增厚土层。首先是根据土块宽窄和坡度,确定梯级台位,并按同台等高砌坎,啄高填低的原则分台筑埂,降缓坡度;其次是通过定点爆破,炸高填低,逐台下翻,确保坡度降到10°以下;第三是通过深啄基岩或底土,聚土改土垄作,修筑地埂逐年增厚,逐年改成,使土层厚度达到60cm以上。
(3)采用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首先是增加有机肥用量,使优质有机肥用量达到3000公斤/亩·年以上;其次是坚持用养结合,通过间、套豆科作物和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第三是通过测土配方,搞好平衡施肥,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增加磷(P2O512.6—12.9公斤,亩)、钾(K2O2.0—3.0公斤/亩)肥用量,确保土壤养分供需平衡。
(4)采取有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强度。
四、瘠薄培肥型中低产土及其改良途径
1.成因及分布
该类型的主要土种有:棕紫泥土、灰棕紫大眼泥土、棕紫夹沙泥土,灰棕紫半沙半泥土、黄泥土、红棕紫大泥土、棕紫沙土、灰棕白眼沙土、紫响沙土。该类型土壤主要分布于丘陵顶部、丘陵中上部和“两江一河”外缘。由于受气候、地形等难以改变的大环境影响以及离居民点远、长期施肥不足的客观制约,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只能通过长期培肥加以逐步改良。
2.改良途径
(1)抓好耕作制度的改革,培肥土壤。首先是搞好聚土垄作或分厢带状轮作,利用垄沟和沟底合理布局作物,进行立体种植;其次是注意用养结合,大力发展豆科作物,抓好农家肥积造和秸秆还田,使优质农家肥还田量达到3000公斤/亩·年以上,秸秆腐熟还田量达到1000公斤/亩·年以上。
(2)合理施肥,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P2O510.6—11.8公斤/亩)、适施钾肥(K2O2.4—3.2公斤/亩),保证土壤的磷、钾供应量。
(3)聚土改土,增加土层厚度。通过深翻、深啄、定点爆破、炸高填低的方式,使土层厚度达60cm以上,熟土层厚度达20cm以上。
(4)大搞小微型水利工程,解决抗旱问题。选择集雨面积大和水源好的地方修建蓄水池并与坡面水系相连,同时,搞好沉沙池和山毛坑的配套建设,确保每亩地每年有蓄水10m3以上,年调节水量50m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