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小轮车运动员选材现状
2016-12-15杨云生
杨云生
摘 要:通过对目前中国小轮车运动员的选材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拟初步构建小轮车运动员的选材体系,为培养更优秀的BMX小轮车运动员做理论准备。方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国内BMX小轮车选材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应采取的措施。结果我国的小轮车运动起步较晚,从事小轮车运动的选手在选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在以后的小轮车运动的选材中,应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神经类型、心智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材,更好地为小轮车运动服务。
关键词:BMX小轮车运动员 选材现状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137—04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小轮车项目于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1982年举办了第一届BMX小轮车世锦赛,国内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并于今年首次列入全运会比赛项目,对于BMX小轮车项目的训练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教练对于该项目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文章对目前国内从事BMX小轮车训练的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小轮车运动员的选材体系以及对运动员运动潜力的评价标准;总结国内小轮车界在选材时的可取之处与欠缺所在。
国外运动员从事BMX小轮车训练的年龄比较小,有些从4-6周岁即开始业余训练,对于车的操控能力好,车感好;而该项目在国内起步较晚,还没有关于BMX小轮车项目的相关研究见著杂志,早期我们国内挑选BMX小轮车运动员有的是从小轮车业余爱好者中挑选,有的是从自行车运动员中选招的,因为BMX小轮车比赛的距离和时间都比较短,而且注重出发即对运动员的爆发力有所要求,类似于短距离自行车项目,故有从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中选招的。近几年才有队伍自己从小一手培养起来的运动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BMX小轮车运动员选材现状的分析评价,拟构建初步的BMX小轮车运动员选材体系与评价标准。
1.2 项目综述
这项运动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技术表现力,富于挑战性和刺激性。车辆要求车轮直径为20英寸,车身一般采用合金制成或碳纤维,可以承受一定速度的冲击力和承受力。场地距离为300~400米之间,由多个小的土包组成各式不同的障碍。车手在封闭的赛道内用最快的速度越过障碍,最短时间到达终点,比赛采用多轮次淘汰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各省市小轮车队,浙江队、山西队、大连队、山东队、广东队、四川队、和河北队的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40名,女运动员30名。
2.2 研究方法
对各小轮车队的教练、领队和运动员选材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制定专门的调查问卷分别对从事小轮车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调查问卷 80份,其中教练员问卷 10份,回收 10份,回收率100%;运动员问卷 70份,回收 65份,回收率 92%。
3 结果与讨论
3.1 当前国内小轮车项目选材现状分析
2003年底小轮车项目被引入国内正式比赛,2004年初被确认为全国运动会项目。为了尽快地备战全运会,很多省市队在选材时,不是按照正常的选材育材方式进行的,被调查的运动员中有60%是练习自行车的年轻运动员,他们在自行车项目上的成材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自行车与小轮车项目有些共同之处,自行车运动员与其它项目相比,具备更好的操控车的能力及技术,而且具备速度和耐力,这些都是小轮车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有些省队是从田径项目中选招,但存在车感差等问题,且成材周期相对较长。
3.2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
3.2.1男女年龄构成
在被调查的男运动员最大的27周岁,最小的15周岁。女运动员年龄最大的25周岁,最小的15周岁;因为BMX小轮车项目在我国是新兴的项目,运动员在进行小轮车训练之前大部分由有自行车等两年左右训练年限的运动员转项而来,所以年龄普遍比较大。
3.2.2身高
我们所调查的女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65.24±3.01cm,男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70.15±2.34cm;而在自行车运动员的初级选材中,女运动员平均身高要求为165.50±1.50cm,男运动员平均身高要求为178.50±2.60cm。可见小轮车女运动员的身高与自行车女运动员的身高差异不大。另外诸如下肢长比例、身体成分等指标也很重要,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运动员都一一测试。
3.3 生理机能指标
生理机能指标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小轮车项目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项群,先冲刺到终点者为胜。在对教练员的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教练员一致认为应该像选取公路和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那样,把生理机能指标作为小轮车运动员选材的重要依据,比较重要的有心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和血睾酮等。
3.3.1心率
心率是反映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下降,说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增强。相同的运动负荷时,运动员心率上升越慢,说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越好。进行同一强度的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最大心率数值降低,则表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增强。小轮车项目是典型的体能项目,心率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是我们选材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我们通过对运动过程中心率和清晨卧位心率(晨脉)的监测,来评价运动员对于负荷强度的耐受程度以及训练后的恢复情况。根据小轮车运动员两年训练后晨脉的监控,我们发现,其均值在50次/分左右。应该在对所选运动员进行试训的过程中测试上述指标。
3.3.2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极限负荷条件下,呼吸和循环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机体摄取利用的最大氧量。它是耐力项目的重要机能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在极限负荷条件下摄取、利用氧的能力。该项指标的遗传度较高,被调查的教练员普遍认为该指标应该作为小轮车运动员选材的重要依据。我们未曾对小轮车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指标进行测试。建议在选材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场地短距离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数值,男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体重指数应大于65,女子大于55为佳。其功能主要是供给人体运动时的能量。反应心血管系统功能最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是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该指标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耐力和专项速度耐力的发展水平。目前世界优秀小轮车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平均值为80—90%。还必须指出,最大摄氧量和神经系统的特征一样,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特征。它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且还关系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其抗血氧过少、体温过低和其它身体异常等能力。训练实践证明,创造世界纪录的优秀体能类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最大摄氧量的值也大。
3.3.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与机体的耐力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而且该项指标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大,在运动训练中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运动员对训练的应激情况和血液的实际载氧能力。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应达到最大有氧代谢能力要求的水平。目前国内学者专家一致认为,血红蛋白男运动员在16g/dL、女运动员在14g/ dL左右时最适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我们对小轮车的女运动员的进行了两年的测试,该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均值为13g/dL左右,处于女运动员的亚理想水平。建议在选材时男运动的血红蛋白应大于16g/dL,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应大于14g/dL。
3.3.4血睾酮
血睾酮是一项内分泌指标,是机体内活性最高的雄性激素,也是近十多年研究运动员恢复时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运动员身体机能良好时,血清睾酮水平变化不大,并且体能增加伴有睾酮增加的趋势;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其水平会降低,所以将血清睾酮作为运动员选材和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利用血清睾酮进行选材时,应该选择基础血清睾酮浓度(即正常安静状态下睾酮水平)高的运动员,这样的运动员肌肉素质好,有氧代谢能力和恢复能力强,能够承受大强度和量的训练负荷。根据对小轮车女运动员血睾酮的阶段性测试发现,其均值为47ng/dL。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集训前、集训中和训练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酮水平,以便更为详尽地观察队员。小轮车项目带有鲜明的体能类项目的特征,较高的血睾酮是必须的,女运动员可参照50ng/dL,男运动员至少应该在600ng/ dL以上,只有这样,运动员对较高的运动负荷才有耐受能力。
3.4 运动素质指标
运动素质指标是反映运动员基本运动能力的主要指标。被调查的教练员认为,排在运动素质指标前几项应该是立定跳远、30米跑和协调能力。良好而又全面的运动素质水平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前提,并决定了其运动成绩提高可能性和运动寿命的长短。在选材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把对运动素质的测试作为运动员选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4.1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可以反映运动员的瞬间爆发力。比赛时8名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出发,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起动爆发能力,抢占领先位置。当前我们国家小轮车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起动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所以多数教练员认为应该测试该项指标。另外有些教练员还测试三级跳的水平,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
3.4.2 30米跑
30米跑是反映运动员速度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运动员起跑后的加速能力。小轮车项目的跑道距离为350~400米,目前国内完成比赛的时间只有30多秒,有较快的速度是取胜的根本。在选材的过程中,在运动员的车感还不是很好,不可能做到人车合一时,用该项指标测试运动员的速度是必须的。另外,国内有些教练员在选材时,也使用类似30米跑等其他指标,例如有些教练员大胆选招了一些跨、跳的运动员,看中的是跨跳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二是运动员的协调性。
3.4.3身体协调性
小轮车项目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良好的车感和控车能力,这就需要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性,该项指标可以在对运动员进行试训时测试和观察。小轮车项目对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就是需要运动员有很高的神经肌肉平衡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视觉判断能力、视力和时机观察能力;二是平衡能力;三是肌肉的自我感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4.4灵敏性
在调查过程中,所有被调查的教练员均提到灵敏性是小轮车运动员达到优异成绩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因为改进控车技术和掌握动作技术是以灵敏性为基础的。灵敏性好的运动员在骑行中消耗能量较少,动作灵活、正确和迅速。考察运动员的灵敏性,方法手段很多,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灵敏素质的快速增长期在13~14岁以前,这一时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的发展都达到第一高峰。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9岁~12岁之间,如果这一时期加大灵敏性的训练力度,可为今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比赛中的快速起动、急停、改变位置和方向等动作能否快速准确、及时到位,取决于观察判断与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建立在灵敏性基础上。因此,在选材时,应选那些能够协调准确、快速灵活地完成各种动作的少年运动员。
3.5 神经类型
神经类型是反映人体心理生理机能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与人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项目运动员高级神经活动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倾向性要求。小轮车运动员是一项高对抗、激烈竞争的项目,它要求神经系统对骨骼肌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而且,随着成绩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也越来越受重视。放松可节省能量消耗,促进能源物质ATP的再合成,放松的能力正是取决于神经系统对骨骼随意支配的能力。根据人类神经类型的分类,小轮车运动员应该是选择强型、均衡型中的活泼型。
3.6 心智选材
无论训练或比赛都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和调节,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不仅制约着技战术、体能的发挥,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比赛的成绩。作为少年运动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这些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包括注意力有效集中、分配和转移;以及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还有坚定、果断、顽强、勇敢、坚韧、自信等品质。因此,在选材时既要从遗传的优势出发,也要将选材的起点提高。智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教练员意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否将平时训练所学的技战术运用到比赛中去,能否根据不同的对手有的放矢地采用技战术,这些都需要运动员的悟性。因此,在选材时,应选那些善动脑筋、喜欢钻研、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具有创造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强的青少年运动员。
在以上几种选材指标的基础上,应该对运动员的心智水平进行教练员评价。BMX小轮车出发共有8名运动员,并在同一起跑器出发。如何抢占有利的位置和在骑行的过程中如何顺利地摆脱或超越别人都是需要智慧的;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运动员快速、沉稳地积极正确应对,小轮车运动员应以稳定、灵活、接受能力好、兴奋型、表演型为佳,而且能够克服比赛的多种困难、战胜自我(消极和惰性)。
3.7 选材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原则
3.7.1科学性原则
新时期的运动员选材已不再是仅凭经验主义或几项测试成绩能够决定的,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新的数学方法的应用都为选材提供了量化指标,计算机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已经有几种版本的关于运动员选材的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这为对选材数据进行复杂的处理提供了方便,并可对选材对象进行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的超前预测。为此,选材必将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材的科学性。
3.7.2选训结合
运动选材是一种过程,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相应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运动选材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原来被看好的苗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训练,因成绩不理想被淘汰;相反,有些条件不十分好的苗子却显示出极大的潜力。为此,必须始终把选材作为一种过程,训练和比赛出成绩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目前提倡的是选训一定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小轮车项目又是人车合一的项目,人最终要和车子一起参加比赛,所以更需要选训结合这个环节,以便于观察运动员的车感,并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7.3完善体制,建立合理的选拔结构
运动选材是一种工程,其培养也一定要符合人的生长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科学训练,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潜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但在实际选拔和训练中,拔苗助长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影响了训练的本质。为此,对我们的选拔结构进行优化是尤为重要的。选材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在以上指标和因素的基础上,教练员评价和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选训结合是比较好的选材模式,一般试训为1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机能和运动能力指标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从而为下一步的育才奠定基础。选材涉及的面很广,因素也很多,通过上述对运动员选材年龄的确定以及对小轮车运动员选材具体内容的分析,基本可以掌握小轮车运动选材的规律,这对提高小轮车运动员的成材率有着实际的效益。
4 结语
通过对我国BMX小轮车运动员选材现状进行的调查与分析,存在的问题是选材的途径单一,首次从事BMX小轮车运动员的年龄偏大等。
在未来的选材工作中应当对所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运动素质、神经类型、心智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全面分析。
在对BMX小轮车项目选材具体实施过程中,需遵循科学性、选训结合的原则,尽快完善选材体制,建立合理的选拔结构。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王金灿.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冯连世,冯炜权,冯美云.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2015年全国自行车高级教练员培训班授课资料.
On the Status Quo of BMX Athletes Selection in China
Yang Yunsheng(Zhejiang Management Center of Shooting, Archery and Cycling, Hangzhou Zhejiang 313100,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athletes selection system of BMX, by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Chinese BMX athletes selection conditions, to do som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cultivating more excellent BMX athletes.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thletes selection of BMX, and find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solu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port of BMX in China started lat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BMX athletes selection. The study suggests to consider the selection of athletes from the aspects of bo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s, sport quality, nerve style and intelligence, to do a better job in athletes selection of BMX.
Keywords:BMX athlete status quo of athletes selection survey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