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概念的再认知
2016-12-15牛炎涛刘巧芳
牛炎涛+刘巧芳
摘 要:关于武术文化的概念,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而带来的研究手段和条件的极大改善,武术界对武术、文化、武术文化的研究得到了长足进展,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可作为本研究的立论之基。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和文化进行再认知,并从形式逻辑学的角度,对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再认知界定,并辅以文化学的阐释。关
键词:武术文化 概念 在认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022—04
概念是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判断、推理、论证的基础。正如中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所说:“明确概念,是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没有明确的概念,就不会有恰当的判断,就不会有合乎逻辑的推理与论证” [1]。武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称为武术文化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提法,许多学者对此早已关注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武术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文化和武术进行了再认知,并从形式逻辑学的角度,对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再认知界定,并辅以文化学的阐释。
1 “文化”界说
在中国典籍中,“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易·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2]。“化”的本义,是指生成、变化、教化。《礼记·乐记》称:“和故百物化焉。”《说文解字》称:“化,教行也。”《易·系辞下》记载:“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归纳以上诸家之说,“化”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或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是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3]。
在西汉时期,“文”与“化”方合成一个词汇。例如,《文选·补之诗》记载:“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又如,《说苑·指武》记载:“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或与“自然”相对应,或与“野蛮”相对应。由此可见:在中国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其实质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4]。文化有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之分,其内涵与外延相差比较大,涉及的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专注于人类社会与精神生产直接相关联的活动过程与结果,亦称“小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与自然界相区别的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等四个层次,故称“大文化”。从本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内容来看,本研究中的“武术文化”则属于“大文化”的范畴,讨论涉及武术相关联的文化现象。
2 对“武术”的再认知
2.1 武术原是一种攻防技击之术
了解了“武”的原义,接下来我们看看“术”的本义。“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术,邑中道也。”文中“邑”,古指人群聚居之地,今可理解为城市。文中“道”,是指道路。“邑中道”就是指城市的道路。那么,文中的“术”就是指贯通城市的道路。而后“术”被引申为途径、方法和技艺等涵义。如《广雅》记载:“术,法也。”又如,唐朝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再如,宋朝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这里“术”的意思就是方法和技艺。“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之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此文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先前时期出现的“射御”“角力”“手搏”“击刺”“拳勇”“技击”等词汇意思相近。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据《三国志·蜀·刘封传》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宋史·兵志》:“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弩彍三石八斗、枪刀手胜三人者,立为武艺出众格。”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不难看出,这里的武艺是指个人徒手或手持武器进行格斗技击的方法或技艺。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发扬中国固有之武术。新中国成立之后,凡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自此至今,武术一词被国内国外广泛使用,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主线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这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事物质的内在规定性。
武术技击之术发展至今,有徒手和器械两大类技法。徒手有踢、打、摔、拿;器械有击有刺。具体踢法有蹬、踹、铲、截、扫、挂、摆、弹、缠、点、踩、撅等,打法有冲、撞、挤、靠、崩、贯、撩、盖、挑、劈、砸、鞭、抛、抄、钉、砍、插、穿、标等;摔法有领、抱、挟、穿、拧、掀、推、挂、压、别、绊、勾、摇、扛、靠、旋等;拿法有锁、抓、折、拧、压、缠、扣、切、托、捏、搂、扛、点、扳、裹、踩、跪、碾等十八法。器械击刺之法如剑术的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扫等;枪术有拦、拿、扎、崩、点、圈、挑、穿、劈、拨等;棍术有打、揭、劈、盖、压、穿、托、挑、撩、云,扫、拨等;刀术有缠头、裹脑、劈、砍、抹、拦、截、挑、刺、撩等等。以上技击之法,各地域、各拳种不尽相同,均有独到之处。然而,它们都是具有实战功用的攻防技击之法,这构成了武术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武术的本质属性。所以说,武术原是一种攻防技击之术。2.2 武术又是一种民族体育运动
武术原本是一种技击之术,这种技击术并非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社会的需求,武术会进行转变,转变后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主流的形式之一就是体育运动。体育,是人们根据自然的、社会的需要,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文化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武术(武术:身体的文化)[5]也是一种体育。它们都具有双重的质,即运动的自然本质和教育的社会本质;它们都具有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培养人品,教育人性的功能;它们都可以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和全面发展。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体育运动,既可以竞技,又可以健身。原始的武术不仅与军事相伴而生,发挥着自卫御敌、保家卫国的作用,而且在民间还发挥着使人身心愉悦、延年益寿的作用。这也是武术(军事武术)在多个历史朝代被禁止的情况下保持不衰的原因之一。下面举一个武术具有竞技体育属性的例子。秦统一全国后,罢讲武之礼为角抵戏,这种角抵戏就是两两相搏的徒手对抗运动,相当于现代的竞技体育运动,从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漆绘木篦上的角抵图可见一斑。另外再举一个武术具有健身体育属性的例子。例如,武术讲求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古人说:“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少林武术健身讲究:“动久必静,静久必动。” 若坐禅久了,会导致食欲不振,经络不通,阴阳失调。针对这种情况,僧人们“师法自然”“象形取义”,创编了一些健身之法、养生之道,如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健身功法。
当今时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增大,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整天奔波于工作,参加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少,加之,地球大气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了一些人的体质开始下降,出现了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相对健康而言的,是指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出现问题的一种状况,它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为了增进大众的健康,而且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迫切需求的时候,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越加凸显。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术或一种民族体育运动,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主要潮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健身武术将大有可为,其中蕴含的东方崇尚生命的观念和健康养生的思想将大放异彩光芒,为全世界的生命健康做出重大贡献。
2.3 武术还是一种民族表演艺术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武术运动与表演艺术不断融合甚至相互融通,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武术表演艺术。武术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武术表演艺术是在现实技艺美的基础上创造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既是再现真实的技艺,又是表现审美的技艺。它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十大美:姿势美、招式美、结构美、劲力美、节奏美、神韵美、意境美、意蕴美、风格美、格调美。比如说,武术练拳讲求“韵”味,韵者,美之极。武术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韵”,是一种和谐、整齐、具有节奏的美,可概括为“十二型”,即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坐如钟;轻如叶、重如铁;转如轮、折如弓;缓如鹰、快如风。这种韵厚味醇的武术,变化清晰、节奏鲜明,给观赏者一种美的享受。在这里,我说说心意六合拳讲求十大形,即:“龙有折身之起,虎有挪山之力,鹰有扑鸟之势,鹞有钻林之巧,燕有取泥之能,猴能飞崖跳壁,马能转缰卧地,蛇有分草之芯,猫有扑鼠之疾,鸡有抖爪之力。”十大形描述的意境真是令拳家心驰神往,如能练得此意境该是何等美妙啊!又如,武术中的“旋风脚接劈叉”组合动作,给人一种“龙卷霹雳上九天,枯树盘根就地缠”的意境美。武术重视“意境”,由来已久。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从越女论剑的故事可以发现,武术追求着一种情景交融、神形交融的意境美。武术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实际的动作演练中,而且体现在动作名称的命名上。如少林拳中的猛虎扑食,大鹏展翅,狮子抖毛,给人一种威猛雄健的感觉;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给人一种舒展潇洒和悠闲自如的情态。再如,武术中的风格美,具体表现为“刀如猛虎力无边,剑似飞凤上下翻,枪如游龙随身转,棍似旋风扫一片。”另外,武术不仅追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而且追求内在的精神、气、力、功,这是一种“形、神、气”的美,形之妙用,神之妙蕴,气之妙生,是一种人体生命运动的美。
2.4 武术还是一种民族文化遗产
在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本书分类体系中的第八类‘传统武术、体育与竞技部分可以归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分类体系中的第六类‘文化空间,部分可以归入它的第二类‘传统表演艺术和第三类‘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之中” [6]。由此可见,武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宗法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形态,它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出中国人民独特的价值追求。如武术的爱国主义、和谐之美、性命双修、重礼崇德、尚武精神和变易思想等等。又如,少林武术禅的价值追求:以武修禅,讲求觉悟,不仅要顿悟,而且要体悟,把禅的意味融入到日常习武生活之中,随缘任往,心注一境,就能参悟禅机,解悟人生智慧,明心见性,顿悟成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综上所论,从武术整体上和实质上看,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持武术器械进行自卫、健身和表演的技艺,这种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简言之,武术可以说是一种技艺。武术作为一种攻防技击之术,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竞技健身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之美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丰富世界文化,促进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3 “武术文化”概念的再认知
武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或者将武术称为武术文化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提法,许多学者对此早已关注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比如,武汉体育学院温力教授认为武术和武术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术文化包含的事物较武术更为广泛,而且武术文化还包含着武术。“武术文化”是“武术”的属概念,“武术”只是“武术文化”的一部分[7]。另外,中国武术学者旷文楠先生在《中国武术文化概论》一书中写道:“武术文化是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系统来对待,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类技术技能体系来看待……武术作为一种具有完整的、稳定的内涵结构和价值结构的文化系统,它必然地不容置疑地渗透和蕴涵着它本身所赖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那个特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全部基因和成分” [8]。在关于武术文化的这些论述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只是关于武术文化概念的表述不能为本研究所用。在这里,本研究用形式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认知,作为本研究的立论之基。若要明确武术文化的概念,就要先明确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因为明确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内涵定义为主,以外延定义为辅。
3.1 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文化的内涵可以用“定义=属+种差”的形式来进行,因为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那么,武术文化的属和种差分别是什么呢?“属”在《辞海》中的释文是“一类事物包含另一类事物,前者是后者的属。”由于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文化的属。武术文化的种差(与其它文化的差别)在于本身所显现的攻防技击之术,这也是武术的内涵,这一点在武术学界是有共识的。如2004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上册)》中给武术下的定义:“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清了武术文化的属和种差,我们认为武术文化的内涵是与攻防技击之术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
3.2 武术文化的外延
武术文化的外延可以用划分的形式,因为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关于武术文化的划分,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等等。我们在这里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也就是说武术文化的外延包括物质层、制度层、风俗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面。
3.3 武术文化概念的科学表述再认知
最后,在明确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对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相对科学的认知表述。根据上述的“以内涵定义为主,以外延定义为辅”,武术文化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武术文化是在攻防技击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与武术技艺密切相关的器物、制度、民俗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5]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20.
[7]温 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4.
[8]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3-4.
Recognition of the Concept Wushu Culture
Niu Yantao Liu Qiaofang(P.E. Dept. of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Jiaozuo Henan 454001, China)
Abstract:About the concept of Wushu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re is not a unified standard. However, 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by leaps and bounds of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ed, martial circle has got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Wushu, culture and Wushu culture,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some consensus. The consensus can be used as the study of the base.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o further recognize Wushu and cult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 logic,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Wushu culture and cognition, supplemented by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Keywords:Wushu culture Concept r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