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
2016-12-15李雪
李雪
编者按:新常态是指经济运行渡过增速换挡期、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和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①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在于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融合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融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我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态势尚不稳固,有诸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是当务之急。前不久,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上,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张志元以题为《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的发言系统论述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本刊将张志元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两年工业运行一定程度上呈现“增速趋缓、结构趋优”的新特征,显现出走向工业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性变化的迹象,中国工业经济正在走向一个稳定的“新常态”。②目前,我国制造业除了面临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开拓难度提高、低成本竞争战略失效、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还受到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以及制度因素的困扰,这些构成了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因素集合。请您具体谈谈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欠佳的市场经济环境。
张志元:好的。在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的新全球化时代,国内市场开放正逐步融入全球生产和营销网络体系,因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一是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报告指出,2015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PMI平均值仍然在50%以下,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对下游行业生产活动已经产生明显抑制,一些行业发展已现减速迹象。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也在迅速上升。由于产业价值链和企业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或极不完善,在采购、库存等方面发生的生产协作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运作效率。二是国际市场萎缩。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更加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依然脆弱,原本高歌猛进的工业经济突然遭遇拐点,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攀升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制造业面临着外需不足的严峻冲击和生态恶化的困境,承受着资源高成本与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传统制造业行业空间本来已经被压缩,金融危机的冲击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更是雪上加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形成倒逼效应。四是市场竞争加剧。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此外,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贸易摩擦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这是否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负面的制度安排效应呢?
张志元:是的。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走上某一轨道,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即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观念落后、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长期片面追求规模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在经济运行中仍然保留着强劲的扩张冲动惯性。政府职能存在越位、缺位现象,地方政府只为发展本地区经济负责,为防止本地区以外的优质低价产品的进入而人为设置壁垒。而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制度安排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能,尚未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软环境建设不足,审批环节多,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这些妨碍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后,今天正阔步迈向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转瞬即逝,而我国却姗姗来迟。我国发展制造业仍凭资源优势肆虐和泛滥,让资源经济主宰区域经济,就不可能避免作茧自缚的可悲命运。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社会基础却没有明确地按这种转变的要求发生同步转变。由于重化工业对GDP增长贡献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刚性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逆向安排。我国目前存在的一种很严重的“制造依赖”,只能赚取产业价值链末端的微薄利润,形成了严重的“制造困局”,人们将制造业的这种发展状况称之为“缺钙”。使企业用于制造业发展的资金减少,往往会产生强大的挤出效应,进而抑制制造业的发展,导致工业化过程中断,甚至出现“反工业化”现象,不利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请您再谈谈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限的集群经济功能。
张志元:波特的新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国外集群企业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之间以竞争为主,企业间合作关系少,制造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整合,成套装备的市场竞争优势较弱。各个行业之间的链条都存在断裂现象,产业之间缺乏相互协调。从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与设计投入、法律会计服务成本、融资成本与风险、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训投入等生产性服务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缺乏企业家创新精神,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步伐,进而导致装备制造业集群“造血”机能缺乏。由于产业价值链和企业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或极不完善,制造业集群发展基本上还处于机械性的版块结构,“聚而不集”的现象比较普遍,制造业产业结构、企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合作、关联意识,重复、分散、趋同现象较为普遍,新上项目存在领域集中、技术和产品趋同的问题。依靠市场机制建立的企业间产业关联没有真正形成,国有企业的装备和技术老化、产业链条零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协作、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之一,请您具体地谈谈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志元:制造业竞争力与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活动的积淀。历史上的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和融合性,不会轻易离开成长的环境。我国通过发展粗放型农业和工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存资源,养成了满足于现状的生活状态,长期的农耕文化以及解放后牢固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共同的地域文化和习俗,缺乏创新意识。我国是在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跨越式进入的工业化社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特定地域文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并导致制造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同时,传统体制及思想观念滞后、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到位或不配套导致制造业发展缓慢,制造业发展始终是“戴着镣铐跳舞”,其应有的潜力难以发挥。所谓的思想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体制残余的束缚,经济运行具有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二是经济活动决策仍然习惯于依靠行政机制替代市场的思维定势;三是企业缺乏自主的造血功能和创新动力;四是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职能时常越位、错位。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制造业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记者:您谈了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请您再给我们谈谈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张志元:在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前,我先解释一下动力、机制。所谓动力,即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一切力量的来源。机制是指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其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动力机制实质上就是利益调整机制。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③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传统优势如低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等发挥的作用日趋缩小,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空间日趋有限。在加快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我国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最大的软肋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模仿同质化、低水平竞争严重,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还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不足。科技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及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时代,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技术为王”的时代,以自主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技术改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降耗和转型升级更紧密结合,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形成功能多样化的趋势。④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式使工人的劳动过程和职能不断结合。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 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⑤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3D打印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有可能会改变制造业的未来。同时,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量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科技发展动态的综合型人才,如东北大学提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奋斗目标,据相关报告显示,东北大学2013年毕业生本科生3535人,其中33.8%选择国内升学,56.0%选择国内工作。在国内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相关行业,成为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代表。伴随着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升,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大拓展了制造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技术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链升级,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引擎”。
二是需求结构的升级。在全球经济格局处于大调整进程中,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极限,多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来源于企业外部,它们是被迫走上转型升级之路的。世界性危机和产业转型又导致国际市场产能失衡,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正处于关键推进阶段,既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也会产生相应的消费需求。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制造业,这就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结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⑥当前的需求结构已经进入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阶段,为了满足日益多元与多样的社会需求,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及服务业。在新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制造业生产将由规模化、同质化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升产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了出口受阻、技术创新不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等问题。制造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带动我国制造业走出困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缺乏市场活力,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之后,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约束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突破之一是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水平和竞争力。⑦2012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使得我国制造业企业产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需要不断实行改革和创新。约瑟夫A·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⑧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智能时代和新能源发展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产业分布格局加速调整,倒逼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四是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颁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我国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将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并持续推进的阶段,同时也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在多种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国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支持政策和战略举措的推动,为我国制造业内在潜力的有效释放和迸发创造了极其重要的软环境。当前,我国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和核心专利相对较少,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已经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一季度,我国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行业增速回落较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五是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廉物美效应的存在、庞大的市场容量的吸引以及外资优惠政策的驱使,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的取向是实施再工业化发展战略,世界各国都在回归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和扩大出口,国际资源供给日趋紧张且成本高昂,倒逼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依托劳动密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的制造业粗放式发展,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但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制造业普遍处于中低端,而高端制造始终被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当前,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明显,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加快所产生梯度发展效应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制造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将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与技术进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附加值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记者: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基本得以控制,但其负面影响仍在继续,金融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的压力逐步释放。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的症结仍在于尚未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人类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期,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请您谈谈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
张志元: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主要有四点。
第一,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我国企业主要通过OEM(贴牌生产)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但多数企业规模在扩大,产业集中度却不高。我国经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的“三高一低”传统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尤其是在逐步告别人口红利、“入世”红利和国际产业转移红利之后,转型升级、变革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旋律。2012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于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同时,我国制造业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高端制造业阻截,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⑨因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美好发展愿景,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我国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优势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必须深耕国内市场,逐步拓展国外市场,做细消费群体,提升品牌附加值,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由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第二,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也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开始步入摆脱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的艰难转型期,同时处于转型升级的矛盾交织期。伴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驱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标准化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并推动垂直结构、中央集权的组织模式向扁平化、社会化和竞合化的网络状组织模式转换。⑩2009年我国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第一大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迫在眉睫,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在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需要整合相关优势资源,鼓励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实施“无缝对接”和互动发展,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等环节,加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以及传统制造业中的高端产品的技术引进,获取先进技术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正在重塑制造业竞争的新格局,为制造业展示了一个发展的新趋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是今后我国制造业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
第三,低碳发展理念已成共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需要结合约束条件的改变,引入新的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强大的新引擎。我国正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低碳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是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的现实选择。化解过剩产能、加强环保治理、引入低碳发展理念,是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全球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新阶段,绿色低碳化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国家坚决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让环保欠账多的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是回归公平竞争正常发展的逻辑。发展循环生产,促进制造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阶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世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制造业既有的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节能环保以及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今在装备制造领域发展绿色制造、清洁生产,逐步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地位。我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必须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节能减排等政策法规实施成效逐步凸显,逐步使我国经济发展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通过引入低碳发展理念,加大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技术支持力度,为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开放式创新系统初具雏形。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全球配置,使得我国长期依赖传统要素支撑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出现了阶段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追求数量扩张到质量强化的关键阶段。进入后危机时代,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初见端倪,带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工业品制造过程的复杂化、精细化是技术突破的基本方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在传统优势不断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产业模块化走开放式创新之路。我国在改革开放36年来,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度应用,技术创新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技术模仿的空间将越来越窄,企业只有创新驱动,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主要依靠自身的市场、资源和资金来发展经济,但同时也必须以开放拓展对外贸易。随着我国“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战略的实施,我国众多中小城市以及新农村建设将持续推进和扩展,我国制造业产品的销量将会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制造业的发展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创新有更大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系统是集机械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因此,我国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生产环节越来越被“低端化”、“边缘化”,我国必须积极构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系统,逐步完成中国制造由OEM(贴牌生产)方式为主向以ODM(自主设计制造)与OBM(自主品牌制造)方式为主的转变。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因素很充分,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自主技术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转型发展。总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又任重道远。我国制造业在新常态经济的引领下,坚持专业化、信息化、低碳化、开放式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国一定会由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及青年项目(13&ZD022、13CGL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20643);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课题(2013GXS5B1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N130214002)和东北大学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④吕薇.中国制造业创新与升级——路径、机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⑥洪银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J].求实学刊,2014(1)
⑦张卓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J].求是,2014(8)
⑧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⑨朱建民.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控制力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3)
⑩戚聿东,刘健.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下产业组织转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4(1)
(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