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肛周脓肿82例发病特点及与母乳喂养关系分析

2016-12-15西安市北方医院肛肠科西安710043耿少民曹军锋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肛周母乳月龄

西安市北方医院肛肠科(西安 710043) 耿少民 曹军锋



婴儿肛周脓肿82例发病特点及与母乳喂养关系分析

西安市北方医院肛肠科(西安 710043) 耿少民 曹军锋△

目的:探讨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特点及于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 将82例6个月内肛周脓肿婴儿按是否为母乳喂养分为全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两组,分析其在性别、月龄、发病特点、发病与喂养关联、发病前腹泻史的差异。结果 :肛周脓肿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发病前多有腹泻史;男婴多见,多在肛门左右两侧,单管状,浅在性,直行开口于肛窦,母乳喂养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结论:6个月内母乳喂养与婴儿肛周脓肿的发病有着直接、显著的关系。

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特点及诱因报道较少,尤其是与母乳喂养的关联报道更少。现将近年来收集的婴儿肛周脓肿82例病例做统计分析,以探讨其发病特点及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所收集82例肛周脓肿患儿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按是否为母乳喂养分为两组。全母乳喂养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月龄(11.13±1.61)周,体重(5.9±0.62)kg;非母乳喂养组69例,男59例,女10例,平均月龄(11.15±1.58)周,体重(5.1±0.36)kg。所有患儿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幽门狭窄、海洋性贫血、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唐氏综合症等疾病。母乳喂养定义参照WHO 2008年版的《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

2 研究方法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发病性别、月龄、发病特点、发病与喂养关联、发病前腹泻史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纯母乳喂养为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最佳的喂养方式,《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的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要求,设立观察时间为出生后6个月内。

结 果

1 发病与性别关联 全母乳喂养组13例,男9例(69.2%),女4例(30.8%);对照组69例,男59例(85.5%),女10例(14.5%)。可见婴儿肛周脓肿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2 发病与喂养关联 全部患儿82例,其中全母乳喂养组13例(16%),对照组69例(84%)可见母乳喂养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3 发病前腹泻史关联 全母乳喂养组13例中,有腹泻史7例(53.8%);对照组69例,有腹泻史53例(76.8%)。可见母乳喂养婴儿腹泻比例小于对照组。

4 发病症状特点 82例患儿肛周脓肿均表现为浅在、单管、直行开口于肛窦,未见到一例复杂或位置较深的病例;脓肿位置在肛门后及前10例(12%),在两侧72例(88%),显示患儿肛周脓肿多发病于两侧。

5 两组不同月龄发病情况比较 见附表。

附表 不同月龄发病情况比较[n(%)]

附表显示,全母乳喂养组1~3个月内发病递增,4~6个月则递减;对照组发病则呈随月份递减,1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全母乳喂养组比对照组在1、5个月龄发病较对照组低,而在3、6个月时较对照组高;所有患儿于前3个月内较后3个月发病率高。

讨 论

婴儿肛周脓肿相比较成人肛周脓肿有着自身的发病特点及病因。有研究发现[1],婴儿肛周脓肿发病特点为:①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②发病前多有腹泻史;③男婴多见;④89.2%发生在肛门左右两侧;⑤94%瘘数为1~2个,呈单管状,浅在性,直行开口于肛窦。我们本次收集了82例病例中,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高达76%,发病前有腹泻史占73%,男婴占83%,88%发生在肛门左右两侧,无一例高位或复杂性肛周脓肿。其原因可能为:①婴儿肛周脓肿好发月龄正是婴儿肠道免疫功能最薄弱期,是肛周脓肿发病的主要因素。而早期直肠粘膜分泌分泌型IgA缺如或减少是肠道免疫功能低下的主因,IgA是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合成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主要依靠从母体得到IgA以获得免疫力。②腹泻等损害或降低肠道免疫机制的诱因。肠道粘膜具有特异和非特异性复合性免疫机制。消化道的酸碱度、粘液、肠运动、上皮剥离以及酶等构成了非特异性复合性防御机制,而腹泻对以上因素都造成了损害,同时冲刷了肛窦内肛腺分泌的粘液,使肠道环境发生了变化,增加细菌繁殖和感染的几率,增加了肛窦的易感性。本次的统计观察到肛周脓肿发病前有腹泻史占73%。③有人提出肛腺的发育和分泌功能受人体性激素特别是雄激素的调节,新生儿体内由母体而来的雄激素水平较高,男婴加之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使肛腺分泌更加旺盛,是男婴肛周脓肿发病远高于女婴的主要原因。马克提江[2]发现,此类患儿肛隐窝发育异常,如过深、过浅、壁异常增厚、几个肛隐窝融合等。这些因素易造成肛腺排泄不畅增加感染机会,感染后又引流不畅,沿肛腺进入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最后形成肛周脓肿。④婴儿肛腺数量多、位置散乱,肛管短,骶骨曲未形成,粪便直接压迫齿线处,使肛周脓肿多出现于两侧。

母乳对婴幼儿的生长、认知发育以及在预防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喂养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3]。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倡导纯母乳喂养为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最佳的喂养方式。母乳,尤其是初乳,其免疫物以IgA为主,占初乳中免疫球蛋白89.8%。IgA在消化道黏膜上的作用为:①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抑其吸附到易感细胞上,中和相应病毒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②结合饮食中大量可溶性抗原及肠道正常菌群或病原微生物产生释放的热原性物质,防止它们进入血液。

本次研究显示全母乳喂养组发病1到3个月内呈递增,且差距较大,4~6个月呈递减;而对照组发病则呈随月份递减,1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就是因为非母乳中无IgA,婴儿1月内直肠粘膜IgA最缺乏;全母乳喂养组和对照组前3个月内较后3个月发病率显著为高。全部病例在前3个月内直肠粘膜IgA相对较少。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腹泻的保护作用也相当明确。持续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若干个优点,其中就有可降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胃肠道感染。同时母乳含有的各类专用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母乳清洁、新鲜、温度适宜、随时可食用的特点客观上也降低了腹泻的发生。而非母乳以使用最多的牛奶和母乳比较,牛奶中蛋白质是母乳的2倍,但其多半是能在婴儿胃里凝成块的不易消化酪蛋白,而母乳中含的多半是容易消化的乳白蛋白;牛奶中乳糖含量比母乳少1/3,且为甲型乳糖,可促进大肠杆菌生长,容易引起婴儿腹泻;牛奶中脂肪量与母乳相似,但脂肪球较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由此看出,母乳喂养可以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特别是增加IgA的含量,同时减少腹泻的的出现,从而减少肛周脓肿的发病率。或者说6个月内母乳喂养与婴儿肛周脓肿的发病有着直接的、紧密的关联。

[1] 李春雨,张优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7.

[2] 马木提江. 婴幼儿脓肿性肛瘘的特点及治疗[J].医学研究生报,2010,23:495.

[3] Kramer MS,Kakuma R.Optimal dur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a systematic review [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554:63-77.

(收稿:2015-11-06)

肛肠疾病 脓肿 母乳喂养 婴儿

R726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11.041

△西安电力医院

猜你喜欢

肛周母乳月龄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