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90例临床观察

2016-12-15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血脂症辛伐他汀高脂血症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王 玮 刘 亚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90例临床观察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王 玮 刘 亚△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脂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8)。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及LDL-C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1%,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高血脂症(Hyperlipoidemia)即患者体内血脂水平过高,血浆中脂质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发病主要与高糖、高脂及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不断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患者机体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着血脂的升高而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共收治高血脂症患者178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进行对比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178例高血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合与对照组。观察组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53~82岁,平均(66.33±5.14)岁,病程1~11年;高TC血症22例,高TG血症17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1例;合并高血压53例,冠心病28例,糖尿病21例,支气管哮喘14例。对照组88例,男61例,女27例,年龄55~84岁,平均(67.25±5.67)岁,病程1~13年;高TC血症23例,高TG血症13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2例;合并高血压48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23例,支气管哮喘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脂类型和基础疾病分类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保证低脂类膳食纤维有效摄入,积极锻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10750)降血脂治疗,10mg/次,1次/d。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30128)降血脂治疗,10mg/次,1次/d。治疗疗程为8周。

3 疗效评定标准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①显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且TC/HDL-C下降≥20%;②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26mmol/L,且TC/HDL-C下降≥10%~2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及LDL-C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 果

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0,P=0.000),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 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5.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002,P=0.02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讨 论

高血脂症是指患者机体血浆中的一种或以上脂质成分较正常值相比发生异常[3]。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高血脂症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血脂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冠心病等的危险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高脂症患者的脑大动脉及中等动脉会产生脂质沉淀,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狭窄,患者可出现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胸闷、体型偏胖、脑血栓及脑萎缩等严重症状[5]。对于高血脂症患者而言,临床治疗以饮食控制、积极锻炼及药物相结合给予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在于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机体胆固醇生物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有效减少,刺激LDL-C受体合成、表达、释放,LDL胆固醇微粒被肝细胞所大量摄取,LDL-C向肝脏的转移与代谢清除速度加快,HDL-C含量增加[6]。HDL-C提供载脂蛋白与胆固醇酯将肝外胆固醇输入至肝脏,脂蛋白酶被激活,VLDL进一步转化消除,最终达到抵抗高TC、TG等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刺激机体内皮细胞增殖修复,LDL-C的浓度和斑块回缩关系密切,LDL-C的降低可以逆转机体动脉粥样斑块,延缓甚至回缩冠状粥样硬化斑块的进程[7]。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可以使机体血管内膜上巨噬细胞数量有效减少,活性降低,降低斑块易损程度,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系数[8]。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都是他汀类调脂药物,辛伐他汀抑制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但没有活性内脂,产生药理作用需先在肝脏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开放酸形式。阿托伐他汀属于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优点在于可以改善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排列、增生及坏死,斑块内出血等。较辛伐他汀而言,阿托伐他汀起效更快,半衰期更长[9]。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但是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有效率更高,TC、TG、LDL-C及HDL-C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更明显,且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有报道[10],他汀类副作用可累及肌肉,引起肌痛。本次收集的90例均未发生。

综上,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林 洁. 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降血脂药物的应用[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25(2):83-84.

[2] 朱春频.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0(2):144.

[3] 林宇彪, 宁观林, 林康华. 辅酶A对中度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脂质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5(5):503-504.

[4] 赵 凯, 杨万松. 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1,15(28):119-120.

[5] 王 岩, 朱 冰.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塞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5,30(1):75.

[6] 方海洋, 陈 琦, 项 建, 等. 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HSP22、TNF-α和eNOS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10(10):1873-1878.

[7] 马波江, 马红红, 曹 晔.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2,41(8):976-977.

[8] 王春良.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4,2(15):40-41.

[9] 黄 睿, 张 锋, 任景怡, 等.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后降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20(1):29-33.

[10] 王昕雯,杨康群.荷丹片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应用进展[J].陕西中医,2014,35(2):246-248.

(收稿:2016-06-14)

血脂障碍/药物疗法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应用 @辛伐他汀 疗效比较研究

R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11.046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高血脂症辛伐他汀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
高血脂症的诊治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脂症52例临床疗效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