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2016-12-15万红先汪林红
万红先,汪林红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万红先,汪林红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基于2000-2014的年度数据,从对外贸易规模、对外开放度、对外贸易区位熵的角度对安徽省外贸经济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显示安徽省对外贸易在中部省份位居前列,进口比较优势要强于出口比较优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采用主成分回归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及汇率对安徽省对外贸易促进作用较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省;对外贸易;区位熵
2014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达到492.7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与2001年的4640、13.6倍,其中:出口314.9亿美元,是2001年的13.8倍,进口177.8亿美元,是2001年的13.3倍。2014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占中部六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9.9%,仅次于河南省保持在第二的位置上,但却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14%,相较于2000年仅仅提升了0.43%。在世界经济受到冲击且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安徽省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影响,对外贸易额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相较于2013年,2014年其增速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深入分析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影响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借鉴不同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中所占地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推动安徽省对外贸易的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于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及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研究,而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与中部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较为匮乏。
李颖(2007)指出安徽省科技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贸经营主体相对集中、加工贸易发展滞后等因素限制了安徽省的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提高[1]。而具体从产品、企业、产业三个层面来分析安徽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价格优势正在削弱[2]。从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方面来看,张丽琼(2013)指出安徽省已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进行转变,但是优化幅度较小,出口仍然集中在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3]。李南凯、陈晶晶(2011)按照历史逻辑法深入挖掘新形势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矛盾,认为应加强与兄弟省份合作,以期推动安徽省对外贸易的良性健康发展[4]。对于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在中部地区所处的地位分析,侯学娟(2015)通过对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量、外贸依存度、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量不断上升,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具有一定的优势[5]。栾海庆等(2014)通过对安徽省各地市2002年-2012年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算分析,得出安徽省对外经济发展呈良好增长态势,且安徽省对外经济在中部六省中处于较高水平,但较之全国仍有较大差距[6]。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对于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与比较研究相对匮乏。借鉴前人的研究,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指标比较,对安徽省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2 安徽省对外贸易比较分析
2014年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增长8.0%,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分别排在全国第14、15、16位、中部六省的第2、3、2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8、5.3、2.5个百分点。安徽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大力推进高新科学技术、文化等高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2014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75.8亿元,增长1.2倍,进口高新技术产品246.1亿元,增长41.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1.8%,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加工贸易比重提高,占全省外贸总值的比重为23.8%,比2013年提高4.2个百分点。
2.1对外贸易规模比较
2014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仅次于河南省达到492.7亿美元,其中进口177.8亿美元,出口314.9亿美元,进口、出口、进出口分别占中部六省的20%、19.9%、19.9%;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50.3亿美元位居中部第一,占中部六省外贸总额的26%;湖北省达到430.6亿美元,占中部六省外贸总额的17%;江西省达到427.8亿美元,占中部六省外贸总额的17%;湖南省达到310.3亿美元,占中部六省外贸总额的13%;山西省达到162.5亿美元,占中部六省外贸总额的7%。各省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历年在中部六省中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安徽省历年进口、出口、进出口以及GDP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徽、河南、湖北是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的主体构成,其占比均超过六省的平均占比,江西省与山西省占比较小。2014年山西省不论是在进口还是出口都处在中部六省的末端,低于河南省进口占比21个百分点、出口占比19个百分点,差距较大。2000-2014中部六省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的极差大体上均呈现U型,且近年来都有逐年加大的势头,这说明中部六省间的差距可能加大。进口、出口、进出口占比极差分别在2001、2013、2013年达到峰值21、20、20个百分点,分别在2009、2008、2008年处到谷底7、7、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前些年进口极差对于进出口总额极差的贡献率大于出口极差的贡献率,而近几年出口极差对于进出口总额极差的贡献率大于进口极差的贡献率。从安徽省历年来进、出口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安徽省进口相对优势要弱强于出口相对优势,但是这种相对优势有减弱的趋势。而从表2中可知,安徽省GDP在全国的排名较为稳定,保持在14、15的水平上,但出口、进口、进出口的排名较2000年均有所下降,且出口下降的幅度较大。
表1 中部各省进口、出口、进出口占比
表2 2000-2014安徽省出口、进口、进出口以及GDP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2.2对外开放度比较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本文利用进出口总额的年度数据与相应年份的GDP的比值,对外贸依存度进行测算,即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本文利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相应GDP的比值来表示,即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总额/GDP*100。
对外开放度是对一个国家或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深度。参考栾海庆等的研究,利用各省份的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测算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即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根据2000-2014年中部六省的数据计算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中部六省各省对外开放度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对外开放度按从高到低依次是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山西。从整体趋势来看,受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不利于外贸业务的开展,2009年各省的对外开放度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的最为显著的是山西省,从2008年的15.31下降到2009年的8.73,受影响最小的是河南省,下降了1.26。2008年以前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2008年各省份的对外开放度受到冲击纷纷下跌,之后又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涨幅。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对外开放度在中部六省中居于前列,处于比较优势地位。2009年,安徽省对外开放度下跌比较剧烈,低于江西省与湖北省居于第三位,2010年又超过湖北省,仅次于江西省位居第二,且以较为平稳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第二的位置上,与第一的江西省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但是单从外资依存度来看,早些年安徽省的外资依存度处于六省中的相对劣势地位,2005年江西省的外资依存度约为安徽省的20倍。2005年后安徽省的外资依存度先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实现平稳增长,2014年安徽省的外资依存度仅次于湖北省位居中部六省第二。
2.3安徽省外贸区位熵指数
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魏浩(2008)的研究[7],并结合研究需要,采用如下公式对中部六省的区位熵进行测度:
表3 2000-2014年安徽省外贸区位熵指数与中部六省平均外贸区位熵指数
表4 2000-2014年中部六省进出口区位熵领先省份变化情况
总的来说,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中位居前列,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这表明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度相对较强,但是这种相对优势近年来有减弱的趋势,如表4所述2014年安徽省的进出口外贸区位熵指数低于江西省位居第二,但较湖南省还具有较大优势。
3 安徽省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指标选择与研究方法
3.1.1指标选择寇宣丽(2012)对中国1981-2011年间的数据进行双对数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都对中国对外出口有显著影响[8]。参考寇宣丽的研究,本文选取的因变量为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Y),选取的自变量有安徽省人均GDP(X1)、安徽省居民消费指数(X2)、汇率(X3)、城市化水平(X4)、外资依存度(X5)、外贸依存度(X6),共6个解释变量。
人均GDP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民生活水平与购买力的提升,城市化不断推进不仅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结构的转变,也有利于资源与人才的整合,两者都会使得广大民众对国内外商品的需求比例与结构发生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潜能不断释放,进而影响对外贸易;居民消费指数与汇率的变化将会改变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使得国内外居民对于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的需求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对对外贸易的开展及商品与服务的流向产生影响;外资依存度与外贸依存度刻画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广度与深度,外资的注入将会刺激进出口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且对外贸易地不断深入开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综上所述,笔者选取以上6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之中进行分析。
3.1.2对相关指标的解释以及数据来源安徽省人均GDP(X1)是用当年安徽省的省内生产总值除以当年的常住人口得到;汇率(X3)采用的是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城市化水平(X4)采用安徽省当年的城镇化率来衡量;外资依存度(X5)的测算是根据安徽省当年实际利用的外资总额占当年省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确定;外贸依存度(X6)是当年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占省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2000-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个省份的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
3.1.3研究方法经验表明,若直接对所确定的因变量与所选取的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几率较大,从而致使模型得到的分析结果变得不可靠。因此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时又保留原来所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同时使问题变得简单化提高分析的效率,本文决定选用主成分回归进行分析。
3.2实证分析
3.2.1相关性检验对所选6个解释变量用SPSS20.0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如表5的检验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线性相关关系。
表5 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矩阵
3.2.2主成分分析
表6 解释的总方差
利用SPSS20.0对标准化后的6个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KMO检验与Bartlett's球性检验相关结果,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653,Bartlett's球性检验给出的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原解释变量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表7所示。
表7 主成分特征向量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2.506%,可近似地认为保留了原来6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因此提取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来代替原来6个解释变量的信息。从表6与表7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F1、F2的表达式,其中,ZX表示标准化的解释变量。
F1=0.453ZX1+0.218ZX2+0.462ZX3+0.473ZX4+ 0.464ZX5+0.308ZX6
F2=-0.254ZX1+0.723ZX+20.210ZX3-0.082ZX4-0.182ZX5+0.574ZX6
3.2.3回归分析
在对变量进行上述主成分分析后,使用SPSS20.0对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ZY、提取的主成分F1、F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ZY=0.955*F1-0.192*F2
模型的R2为0.949,表明上述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即安徽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中有94.9%可以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来解释。F值达到111.293,显著性水平为0.000,即表示上述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模型总体的近似程度较高。
根据主成分回归的原理,将F1、F2变换成原来的解释变量,得到相应的变换方程,即
ZY=0.481ZX1+0.069ZX2+0.401ZX3+0.467ZX4+ 0.478ZX5+0.184ZX6
上述回归结果表明,所选的六个解释变量均与安徽省对外贸易额呈现正相关关系,即都对安徽省的对外贸易有推动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各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对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安徽省人均GDP、外资依存度、城市化水平、汇率、外贸依存度、居民消费指数。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中处于前列,且进口的比较优势要强于出口的比较优势,但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不仅滞后于全国水平,更加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水平;安徽省人均GDP、外资依存度、城市化水平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拉动力度的杠杆性较强。
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的外贸竞争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把握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紧随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方向,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4.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外资依存度的系数为0.478,仅次于人均GDP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促进力度,可见外商投资的知识技术溢出效用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失为安徽省外贸发展的一条“捷径”。2014年重庆的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国第一,这有很大一部分归因于重庆承接了昆山的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IT制造地,2014全年的笔记本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资本是逐利的,为何昆山的产业转移舍弃了距离较近的安徽而选择了距离较远的重庆,这说明资本在重庆看到了更大的升值空间。想要吸引并留住外来资本,就要优化安徽省的投资环境,并将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与各类优惠条件落实到位,放宽条件、简化手续,争取建立长久的合作共赢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4.2积极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467,这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有较强正向促进作用,这与腾宇杰(2014)采用主成分分析推算出1978-2011年的城镇化复合指标值,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中国城镇化水平和进出口贸易显现出相互促进关系的结果相一致[9]。安徽省要不断积极地推进城市化建设,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群,整合资源与人才发展对外经济。但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不仅要注重城市化质量的提高,更要兼顾城市化内涵的深化。
4.3积极灵活应对汇率变化
汇率的回归系数为0.401,表明标准化的汇率每提高1个单位,标准化的安徽省对外贸易总值将上升0.401个单位。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回归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对安徽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对进口的抑制作用,最终将会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面对不断波动的汇率,安徽省应该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来积极应对,以促进对外贸易快速稳定地增长,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汇率波动的接受者。
4.4加强与中部其他省份的合作
由于经济基础,区位因素、基础设施的限制,安徽省仅靠自身的资源与力量,难以实现较快增长。正如李南凯、陈晶晶所指出的,要加强与中部兄弟省份的合作,合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吸引外资,进而带动产业升级,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1]李颖.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 2007(1):60-61.
[2]徐琴,蒋晓岚.“后危机时代”提升安徽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52-55.
[3]张丽琼.安徽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22(1):51-56.
[4]李南凯,陈晶晶.安徽省对外贸易演变及新形势下的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6):23-24.
[5]侯学娟.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7):73-76.
[6]栾海庆,陈芳,丁一凡.安徽省2002-2012年对外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5):26-29.
[7]魏浩.中国地区间对外贸易的差异性[J].当代经济科学, 2008,30(6):28-38.
[8]寇宣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贸,2012(9):189-190.
[9]腾宇杰.中国城镇化与进出口贸易相关性分析[J].中国物价, 2014(2):47-50.
[责任编辑:雷红霞]
10.13420/j.cnki.jczu.2016.05.010
F752
A
1674-1102(2016)05-0045-05
2016-04-06
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2015msgzs137);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019);安徽财经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acjyzd201631)。
万红先(1966-),女,安徽颖上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服务贸易;汪林红(1992-),女,安徽池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