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语言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016-12-15樊瑞科
文/樊瑞科
大众语言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文/樊瑞科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时代使命,从传播学和语言学的交叉视角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而语言作为传播的基本载体,便成为其重要路径。包括红色语言、传统语言、外来语言和流行语言在内的大众语言形式均有助于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语言表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语言
一、利用红色语言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本质
“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从语言中看到的客观世界已非纯粹的客观世界,而是充盈着主体意识的世界。语言本质上不是一种与人的主题相分离的客观形式系统,而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1](P150)红色语言,是指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而形成的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内容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概念范畴和逻辑结构等话语因素,是一套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文化符号和表意系统。传统意义上的红色语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符号和表意形式,其突出的特征是强调抛家舍业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牺牲个人成全集体的集体主义、爱党爱国舍弃自我的牺牲精神、无私奉献不讲私利的奉献精神、突显精神价值贬低物质利益的唯意志至上精神等具体内容。传统红色语言以革命和斗争作为核心范畴,是政治意识形态色彩鲜明的具体概念。在当代中国面临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利益实现日趋多样、思想观念多元多变的复杂背景中,伴随着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世俗化、文化化的时代转型,红色语言也必然需要展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现实内涵。
为此,一是要实现红色语言的时代化,这就要求将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当下民众接受习惯和表述方式的过时陈旧的红色语言剔除,将反映时代发展和人们现实需要的红色语言吸纳进理论话语体系,特别是将过去经常使用并且人们习以为常的红色语言加以时代解
读,淡化红色语言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更多赋予其日常生活的鲜活内容。二是要实现红色语言的通俗化。“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P468)红色语言的通俗化,就是要求在语言形式和表达艺术上尽量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过于理性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通过借助社会大众易懂易记、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语言来叙述和表达,将深奥的理论还原为朴实的道理,实现理论语言的生活化转向。三是要实现红色语言的具象化。所谓具象化是指将红色语言融入各种具体实物之中,赋予其符号意义。例如,将红色语言融入红色旅游之中,借助标语、壁画、雕塑、文娱活动、纪念品等形式将红色语言渗透在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实体中,使人们在参观访问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红色语言的无形熏陶。此外,还可以借助音乐唱片、大众影视、文艺活动等大众文化活动形式实现红色语言的媒介符号传播。
二、借助传统语言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底蕴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认为:“一个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3](P106)作为“中国文化的脊梁”的传统语言是指以汉语为主体的,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进程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经史子集、俗语俚语、传说典故、寓言警句等是其具体展现,而地方方言、民族语言则构成了其重要补充。毛泽东曾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传统语言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杰出代表,他善于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俚语俗语甚至地方语言表达抽象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掌握群众”的理论旨趣。
利用传统语言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路径,一是应借助喜闻乐见的民间语言。大体而言,传统语言可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前者是文化记载和文化传承的正统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P707-708)传统语言作为古代文化的表意符号自然也不例外。毛泽东本人就是利用传统语言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的光辉典范,其中他对“实事求是”的时代改造最具代表性。毛泽东将“实事求是”一词通过科学解读使其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邓小平也是运用语言,而后者则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间语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既然是要将这一先进思想武器从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尽可能使其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掌握,这一目标就决定了不仅应借助书面语实现其系统化、理论化,使其成为精致权威的理论体系,更应该通过借助反映百姓日常生活,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诸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格言警句等民间语言才可能更好彰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亲民本色,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归宿。二是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风格迥异的地方方言是传统语言中的朵朵奇葩,不论是风趣幽默的京片子,还是温婉轻柔的吴侬软语,亦或豪爽率真的东北话,都表现了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们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方言无疑是多元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体。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路径还应该积极探索融入地方方言的有效方式,借此提高不同地域社会群体的理论认同度。三是要借助风情万种的民族语言。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是世界公认的语言资源的富矿。中国语言调查的权威著作《中国的语言》显示,我国56个民族共拥有129种语言。《中国的语言》主编孙宏开教授说,“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有一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母语以外,还使用另外一种或几种语言。”[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优化还应考察借助民族语言,赢得包括少数民族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践行。
三、改造外来语言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风采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优化,还应该积极面向世界,合理借鉴利用国外的优秀语言。“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还要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6](P38)学习借鉴外来语言并积极使其中国化,赋予其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能够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风采。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熟悉并学习外来语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外来语言借鉴观。与科学对待外来文化相同,我们对外来语言的学习借鉴也应该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丰富多彩的世界语言中,学习和借鉴那些能够体现普世价值的各民族国家的不同语言,实现外来语言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言表达。二是要科学应对世界强势语言的冲击挑战。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世界语言生态中具有绝对优势。当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英语视为第一外语教学语言,7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世界上66%的科技论文,1/2的报刊、3/4的邮件、3/5的新闻广播都使用英语。即使在虚拟世界,英国也是强势语言,互联网上80%以上的信息都是用英语发布的。[7]对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包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路径,不断扩大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三是要积极借助外来语言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的语言优化。我们在“引进来”的同时,在尊重海外受众的语言接受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那些体现中国文化特点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当代语言的对外翻译(如对“和谐”“中庸”“大同”等语言的对外翻译),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以及达到赢得意识形态认同的效果,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大范围内的大众化。
四、通过流行语言渲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尚气息
流行语言“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某语言社区内,反映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具有民间性、可复制性、传染性和变异性的新生语言单位。”[8]流行语言作为特定时期社会群体心态的舆论场和时尚潮流的风向标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果仅仅将流行语看成一种单纯的语言应用和舆论传播现象,就会错失其作为典型的社会群体行为和流行文化风潮的标本意义。”[9]以语文刊物《咬文嚼字》发布的2012
年十大流行语为例:“正能量”反映了当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元芳,你怎么看?”折射出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质疑、嘲讽和探寻真相的群体心理,“高富帅”“亚历山大”和“中国式”则反映了转型期民众的焦虑心绪,“接地气”凸显了百姓对党和国家机关深入基层,了解底层社会的渴望之情,等等。总之,流行语言作为社会运行态势的晴雨表,形象地反映了当下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此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渲染其时尚气息,引领社会风尚。
一是应该善于利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新生语言源,以其鲜活、新颖、诙谐的特点迅速为大众接受,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语言之中。当代中国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应该及时跟进网民对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并通过灵活多变的语言形式不断将其转化为能够承载和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形式。例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关注底层社会时,常以“元芳体”与网民互动交流,显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亲民本质。二是应善于借助影视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观看影视剧作品是社会大众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当下,那些反映主旋律,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审美取向的影视剧深受人们欢迎,伴随这些影视剧的流行,其中有些台词成为时下社会的流行语。以《士兵突击》为例,其中的“不抛弃,不放弃”“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等经典台词逐渐随着电视剧的流行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这些语言反映了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和鼓励的具体内涵,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借助影视语言实现社会有效传播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三是应该关注校园流行语。“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人群普遍喜爱使用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词语。”[10]这种对流行语的界定凸显了流行语的创造和使用主体是青少年群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该善于借助流行语实现语言优化,增强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并进而获得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实现大众化的目的。
[1]徐时仪.语言文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 罗常培著,胡双宝注.语言与文化(注释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路艳霞.全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N].北京日报,2008-02-02(9).
[6]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7] 刘彩霞.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大众传媒语言创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8] 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当代修辞学,2012,(2).
[9] 李明洁.作为流行文化的流行语:概念与特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1).
[10] 丁加勇.论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樊瑞科,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 董金荣
A81
10.13784/j.cnki.22-1299/ d.2016.06.006
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众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HB15MK052)研究成果;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SQ 1611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