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字典》王部字研究

2016-12-15鲁岭梅李小平

文化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物新华字典造字

鲁岭梅 李小平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语言与文化】

《新华字典》王部字研究

鲁岭梅 李小平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了解部首的产生和意义,对了解由该部首构成的字的意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同部首字的意义类型的分析也更有助于对部首的理解。鉴于此,本文从结构类型、造字方法、意义类型、本义变化和传统文化五个方面对《新华字典》王部字进行研究,探求该部首字文字学方面的造字理据和传统文化内涵。

《新华字典》;象形字;形声字;王部

《新华字典》第十版[1]共收录125个王部字和6个玉部字(不含异体字和繁体字),其中“玉”“珏”既属王部也属玉部。将《新华字典》王部字和玉部字与《说文解字》[2](以下简称《说文》)王部字和玉部字对比,《新华字典》所收录的129个王部、玉部字中,属《说文解字》玉部且与玉有关的字共112个,其中玉作义符的111字,玉作声符的1字;属《说文》王部的字有2个,即皇和王;不属玉部也不属王部的15字。

本文以《新华字典》收录的129个王部字和玉部字(不含异体字和繁体字)为研究对象,从结构类型、造字方法、意义类型、本义变化和传统文化五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探求该部首字文字学方面的造字理据和传统文化内涵。

一、结构类型

《新华字典》收录的王部、玉部字主要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义符“王”在左,声符在右。王部字大部分从玉,而玉部字也都从玉(玉部字的形声字主要是上下结构,义符“玉部”在下)。见表1。

表1 《新华字典》王部字、玉部字收录情况

(一)部首变形情况

《新华字典》收王部和部字的部首变形情况大体分四种。1.从玉。王部字大多从玉。如“璜”:“半璧也,从玉黄声。”2.从王。《新华字典》王部字也有两字从王。如“皇”:“大也。从自从王。”3.从珡。王部字中有“琴、瑟、琵、琶”四字从“珡”,都属弦乐器。4.其他。如“斑”:“驳文也。从文,辡声。”

(二)形似的部首

从《说文》来看,王部和玉部、珏部、珡部形近。

1.王部

“王”,《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凡王之属皆从王。”董仲舒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地和人,通天、通地和通人事的人就是王。“王”本象征权利,后引申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之人,即统治者。《新华字典》王部字中属《说文》王部字的有王、皇两字。

2.玉部

“玉”,《说文》:“凡玉之属皆从玉。”玉的本义是“石之美”,即美好的石头。引申为洁白或美丽,再引申为敬辞。《新华字典》王部字中属《说文》玉部字的有111个字,均从“玉”。

3.珏部

4.珡部

二、造字方法

表2 《新华字典》王部、玉部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情况

从造字方法来看,《新华字典》王部字有四种,主要为形声字,共116个,占89.92%。其次是会意和象形,各5个,会意兼形声有2个。见表2。

(一)象形

(二)形声

《说文》[5]:“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形符表义,声符表声。如“琼”,《说文》:“从玉京声。赤玉也。”“玉”是义符,“京”是声符,“琼”意为“红色的玉”。“琛”,《说文》:“从玉,深省声。宝也。”“玉”是义符,“深”是声符,省略了“氵”,“琛”意为“珍宝”。

《新华字典》王部字形声字共114个,占88.4%。由此可见,形声字是造字方法的主要形式。

(三)会意

(四)会意兼形声

会意兼形声字是指造词同时兼顾了会意和形声两种方法。如“珥”,《说文》:“从玉从耳,耳亦声。以玉充耳也。”“瑁”,《说文》:“从玉从冒,冒亦声,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新华字典》王部字收录的会意兼形声有珥、瑁、琥、珑。

三、意义类型

李欢[7]将玉部字分为“玉名、美玉、与质地不纯之玉相关、治玉相关等”12类。李万里[8]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38个王部字与玉的“美玉、玉发出的声音、玉器、雕刻玉石等”7项有关。通过对王部玉部字的分析,将《新华字典》王部字的意义类型分为与玉有关、与王有关和与玉或王无关三大类。

(一)与玉有关的类型

《新华字典》王部字的意义虽然大多与玉有关,但这两部首字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与玉有关的114个王部玉部字的意义类型有“美玉、玉名、玉石、玉璧等”18类。

1.美玉

表示“美玉”的有15字:玙、玫、珺、琳、琦、琰、琬、玻、珲、瑜、瑶、瑾、璇、璐、琪、璠。如“琦”,《说文》:“从玉奇声。本义:美玉。”“瑶”,《说文》:“从玉·声。玉之美者。美玉。”

2.玉名

表示玉名的有9字:玮、玢、珂、琇、珙、瑭、珅、瓘、珲。如“珙”,《说文》:“从玉共声。玉名也。”“琇”,《广韵》:“玉名。”

3.玉石

表示玉石的有15字:玕、琨、玖、珉、琎、琅、玛、珣、瑊、瑰、瑀、璎、璁、璞、瓒。如“瑀”,《说文》:“石之似玉者。从玉禹声。”“琎”,《说文》:“从玉进声。石之似玉者。”

4.玉璧或圭

表示玉璧或圭的有13字:琛、环、玠、珙、瑗、瑷、瑁、琰、瑄、璜、璋、珽、玚。如“瑗”,《说文》:“从玉爰声。大孔璧。”“珽”,《说文》:“从玉廷声。大圭。”

5.玉饰

表示玉制饰品的有10字:珥、珈、珰、珩、珧、琫、瑱、璩、璪、瓖。如“珥”,《说文》:“从玉耳,耳亦声。瑱也。瑱:以玉充耳也。”“璪”,《说文》:“玉饰。如水藻之文。从玉喿声。”

6.玉物

表示像玉的物品的有7字:珀、玡、琉、瑙、珊、瑚、珞。如“玡”,《集韵》:“玡,骨似玉者。”

7.玉声

表示玉相撞发出的声音有9字:玎、瑢、玱、球、玲、琤、琐、璆、瑽。如“玎”,《说文》:“从玉丁声。玉声也。”“琤”,《说文》:“从玉爭声。玉声也。”

8.玉种

表示玉的种类有3字:全、琼、璠。如“全”,《说文》:“完也。从入从工。篆文·从玉,纯玉曰全。”“璠”,《说文》:“从玉番声。鲁地产的宝玉。”“琼”,《说文》:“从玉京声。赤玉也。”

9.玉光

表示玉光的有6字:璀、璟、瑛、璘、璨、现。如“现”在造词之初表示“从玉,见声。本义:出现。”在《集韵》中作名词,表示玉光。“璀”,《说文》:“从玉崔声。璀璨,玉光也。”

10.玉佩

表示玉佩的有4字:琚、玘、玦、珩。如“琚”:从玉居声,佩玉。“玦”,《说文》:“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从玉,行声。”

11.玉纹

表示玉的花纹、裂纹的有4字:璺、玷、瑕、玢。如“瑕”,《说文》:“从玉叚声。玉小赤也。”“璺”,《集韵》解释为“玉破也”,即指器物上的裂痕。

12.玉色

表示玉色的有2字:莹、琰。如“琰”,《说文》:“璧上起美色也。从玉,炎声。”表示玉璧上呈现美丽的色彩。

13.玉量

表示玉的数量有2字:琲、珏。如“琲”,《说文》:“从玉非声。珠五百枚也。”“珏”,《说文》:“二玉相合为一珏。”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说朋》:“余意古制,贝玉皆五枚为一系,合二系为一珏若一朋。”可见,珏是表示玉的数量的量词。

14.玉珠

表示像玉的珠子有5字:玑、玭、玥、璃、珠。如“玑”,《说文》:“从玉几声。珠不圆也。”指不圆的珠子。“玭”:从玉比声,珠也。

15.玉的作用

表示具有某种作用的玉就是瑞玉,即古代用作凭证的东西。这类字有8个:玺、瑞、琥、珑、琮、璧、瓒、玚。如“琥”,《说文》:“发兵的瑞玉,为虎文。”“珑”,《说文》:“祷旱玉。龙文。”

16.珍宝

表示珍宝的有2字:珍、琛。如“珍”:从玉·声,宝也。“琛”:从玉,深省声,宝也。

17.治玉

表示行为动作的有5字:弄、玩、理、琢、班。《新华字典》王部字仅此5字为动词,5字中大多表示治玉。如“弄”,《说文》:“玩也。从廾持玉。”“琢”,《说文》:“从玉豕声。治玉也。”

18.兼类

有些与玉有关的名词存在兼类现象,这些词是玢、琳、瑜、璪、瑰、珂、琳。如“玢”,《玉篇·玉部》:“玢,玉名。”《广韵·真韵》:“玢,文采状也。”《集韵·文韵》:“玢,玉文也。”可见,“玢”既可指玉名,也可指玉的纹理。

(二)与王有关

《新华字典》王部字中与王有关的有2字:王、皇。如“皇”,《说文》:“从自从王。大也。”

(三)与玉或王无关

与玉或王无关的有15字:琴、瑟、琵、琶、琯、主、望、璈、玳、噩、珐、皝、琏、斑。大致分两类:与乐器有关或相关事物各异。《新华字典》王部字收录了5个与乐器有关的字:4个珡部字“琴、瑟、琵、琶”和1个竹部字“琯”。如“琯”,《说文》解释:“从竹官声。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或从属其他部属,相关涉的方面各异。如“斑”:从文,辡声,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四、本义的变化

对比《新华字典》王部字的字典义与《说文》[9]或《集韵》等,意义变化大致分两种:完全变化和基本没变化。

(一)本义完全变化

本意完全变化是指古今意义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较少,主要有球、全、珑、瑞、环、瑷、琼、现。如“球”,古从玉求声,玉声也;今指圆形的立体物或指某些球形的体育用品,或指地球,也泛指星体。“全”,《说文》解释为“纯玉曰全”;今指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或整个,遍,或保全,成全,使不受损伤。“瑞”,从玉耑声,亦玉为信也,表示信物;现在“瑞”表示吉祥,好预兆之意。

(二)本义基本没变

意义基本没变是指古今意义只有表述上存在细微的差别,词的意义仍基本一致。《新华字典》王部字绝大部分的词属于这一类。如“弄”的本义是“玩弄,拿着玩”,引申为“戏耍;做;搅扰;炫耀。”《新华字典》释义为“拿着玩,戏耍;搞,做;搅扰;耍,炫耀”。由此可见,“弄”的意义基本没变。再如“玩”,本义是“持玉玩弄”,后泛指“一切玩弄、戏耍”。《新华字典》释义为:“游戏,做某种游戏;耍弄,使用;可供观赏、把玩的东西;轻视。”可见“玩”的意义也基本没变。

五、王部字里的传统文化

王部字里蕴含的传统文化就是王文化和玉文化。

(一)王文化

“王”字象征王者之权利与权威。本义为天子、君主。引申义有:(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如王法;(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如王侯;(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如蜂王;(4)大,如王父(祖父)。

(二)玉文化

《说文》解释:“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在古代被认为是宝贵的东西,可象征身份,可做信物,可以辟邪,可用作装饰,等等。《新华字典》王部字大多从玉,涉及玉的传统文化相当丰富,可以从玉作为信物、工具和象征等义探究玉文化的蕴意。

1.玉作为信物

“瑞”,《说文》:“以玉为信也。”瑞就是指用玉制成的信物。“班”:“分瑞玉也。从珏从刀。”即将作为信物的瑞玉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可合二为一,以验真假。“琥”,《说文》:“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琥”就是用作发兵凭证的玉器,上刻有老虎的花纹。由此可见,玉是通讯不发达的古代的信物。有时玉还是人们表示某种关系尤其是婚配关系的信物。

2.玉作为工具

玉还可做工具,用以驱魔辟邪或用于向天祈祷。如“珑”,《说文》:“祷旱玉。”是为驱除旱灾向神明祈祷所使用的玉器,上刻有龙的花纹。“玚”,《说文》:“圭。尺二寸,有瓒,以祠宗庙者也。”也就是用来祭祀宗庙的礼器。

3.玉作为象征

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原因有四:其一,人们认为“玉”字和“王”字字型相近,说明玉也是天地的主宰;其二,玉有五德,玉用来比喻有某种美德的人,如“公子如玉”;其三,玉可以作为信物凭证,所以也代表身份地位;其四,玉是珍宝,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贵重物品,于是玉成了身份地位和美德的象征,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都随身携带一些玉佩。

玉还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如果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抵抗邪气侵袭,抵挡鬼祟的祸害,保障人和物的清洁,所以人多携带玉佩之类以驱魔辟邪。“金镶玉”因寓意富贵和吉祥而受到人们的追捧。

玉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玉常常被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玉手、玉体、玉女、亭亭玉立”,就是以玉喻人;“玉膳、玉食、玉泉、玉露琼浆”,以玉喻物;连“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成语也离不开玉。

六、结语

上文以《新华字典》王部字和玉部字为语料,对比《新华字典》和《说文》的释义,从结构类型、造字方法、意义类型、本义变化和传统文化五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王部字的意义类型和涉及的传统文化,得出以下结论:(1)王部字的造字方法多样,主要的造字方法是形声字;(2)王部字主要的结构类型为左右结构,这与其造字方法密切相关;(3)王部字的意义类型丰富,王部字涉及的与玉有关的意义类型有18种,即美玉、玉名、玉石、玉璧、玉饰、玉物、玉声、玉种、玉珠、玉光、玉纹、玉色、玉佩、治玉、珍宝、玉量、玉的作用和兼类,可见王部字蕴含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4)王部字因为原本属玉部,所以玉文化蕴含丰富,主要涉及玉为信物、工具和象征三个方面。

[1]新华字典(第十版检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9-50.

[2][9]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上)[M].长沙:岳麓书院,2014.26-57.26-57.

[3]陈燕.当前汉字部首法关注的主要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1):63-69.

[4][5][6]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M].长沙:岳麓书院,2006.76.78.77.

[7]李欢.《说文》玉部字王权文化内涵[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57-60.

[8]李万里.“王部”汉字探微[J].现代语文,2014,(4):102-103.

【责任编辑:王 崇】

2016-07-10

鲁岭梅(1977-),女,湖南岳阳人,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H122

A

1673-7725(2016)09-0195-05

猜你喜欢

信物新华字典造字
央视《信物百年》张国华书记讲述见证可可托海奇迹的地质报告
新华字典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夜经济”的青岛“信物”
隋文帝造字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修订将加注常用网络流行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
一物定情,一念相思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