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字中的记号和记号字
2016-12-15成希楠
成希楠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浅析文字中的记号和记号字
成希楠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受许慎六书理论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汉字的类型仅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而往往容易忽略一种特殊的汉字类别:记号字。记号字是汉字类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经常使用的汉字中,记号字(包括半记号字)占了将近1/3。汉字的记号化趋向愈来愈明显。然而学术界对记号字的关注度比较低,缺乏对记号和记号字的系统认识。本文在归纳前人对记号和记号字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了系列探讨。
六书;记号字;半记号字;记号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关于汉字的类型众说纷纭。《周礼·地官·保氏》中最先出现六书一词。《汉书·艺文志》中具体说明了六书概念,即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和假借。东汉许慎在《说文·叙》中给六书下了定义,并举例详细解释。后人多数袭用许慎的六书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将汉字的基本类型划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一直以来,六书理论都备受关注,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归纳汉字的分类。
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两本著作中,唐兰先生都提到了三书说:象形字、象意字和形声字。随后,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指出唐兰先生三书理论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不同于唐兰先生的三书说: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先生在其著作《文字学概要》中提出“新三书”的概念: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而在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字学纲要》中,苏培成先生提出汉字应当被分为六类:会意字、形声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苏培成先生称之为“新六书。”在《汉字学概论》中,张玉金、夏中华提出四书说:表义字、表音字、音义字和记号字。而在《20世纪汉字结构的理论研究》一文中,余延提出五书说,认为汉字应该被划分为记号字、半记号字、意符字、音符字、意音字。力量、解正明在《记号字和引得字及“全八书”》一文中把汉字的类型划分得更加详细,提出全八书的概念,即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转注字、形声字、引得字、记号字和假借字。
从以上分类中不难看出,一种新的汉字类别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记号字。在苏培成先生提出新六书之前,人们一直从造字法的角度分析汉字。而苏培成先生从构字法的角度,将记号字列为汉字的基本类型之一。
二、记号字的相关理论
1.记号、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定义
记号和记号字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裘锡圭认为:“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①记号字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记号组成的汉字。半记号字是指由记号和其他的汉字构成成分组成的汉字。记号是汉字的构成成分,汉字的其他构成成分还有意符、音符等等。而记号字是汉字的类型,汉字类型还包括形声字、象形字等等。记号和记号字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唐兰先生就提到过关于记号文字的理论,他认为“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之间是有关联的,记号文字是极度简化的图画文字。”②王凤阳先生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隶变既是汉字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标志,也是象形文字转变为记号文字的标志。”③苏培成先生解释他提出的新六书中的独体记号字:“独体记号字主要来自古代的象形字。”④他认为,之所以说象形字演变成记号字,是因为象形字经过楷化之后不再象形,也无法从字形中看出读音。
2.记号字的来源和种类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这本书中指出:”文字在形成过程的开始阶段,可能有少量长期沿用的记号吸收到文字里来,古汉字里的数字大概就来自这种记号。”⑤除此之外,用记号造字的情况就很难找到了。但是在汉字发展过程里,由于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却有很多意符和音符失去了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变成记号。从裘锡圭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记号字的两种来源:先天形成和后天演变。先天形成是指从结绳、契刻等古老的记事方式中将长期沿用的记号吸收到文字中形成记号字。而后天演变是指由于历史发展、汉字简化等原因,使其他类型的汉字,如象形字、形声字等演变为记号字或者半记号字。
记号字可以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和半意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是指单独由记号构成的字,如日、月等。合体记号字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记号构成的字,比如听、元等。半意符半记号字指由意符和记号两种类型的字符组成的字,比如年、春等。而半音符半记号字是指由音符和记号两种类型的字符组成的字,比如耻、历等。
三、汉字的记号化
柳建钰和楼兰分别在各自的相关论文《记号字、半记号字及其在现代汉字中基本情况探讨》和《现代3500常用字中的记号字及半记号字调查——兼论现代汉字记号化的成因及影响》中作过统计,在日常使用的汉字当中,记号字或半记号字的数量大约占常用汉字总数的1/3。这个数据说明汉字的记号化趋向愈来愈明显。
汉字记号化趋势为什么会越来越明显?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象形字演变为记号字。如山,月等。
第二,古今读音发生变化。一部分形声字,由于字符读音发生变化,导致字由形声字变成半音符半记号字。
第三,古今意发生变化。一部分形声字中的意符所表示的意义和汉字现在的意义没有任何关联,那么这部分形声字中的意符就失去了表意的作用,变成了记号,而这些形声字也变成了半音符半记号字。
第四,假借字演变成记号字。一部分假借字被借用之后,慢慢地人们忘记了被借字的本义,那么这个假借字就可以看作是记号字。
第五,简化字形,形成记号字或半记号字。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语委经过国务院批准后,公布了一系列简化字方案。许多字的意符或者音符,失去表意或者表音功能,简化为记号字或者半记号字。
四、余论
虽然常用汉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记号字和半记号字。汉字的记号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我们仍然要明确记号字的概念,注意区分记号字和非记号字。汉字中有一些类型的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记号字,对于这些字,我们要仔细区分,不要混淆。
第一,记号字充当汉字的意符和音符时,这些汉字并不是半记号字。比如说,木是一个纯粹的记号字,它的读音和意义跟字符都没有联系。但是它在棵、树、松、槐等一些字当中,并不是作为记号出现的,而是在字中充当意符的,也就是说只取了“木”字的意义而没有取它的读音。而在沐、狇等字中的木也不是作为记号存在的,而是以“木”字的身份充当字中的音符,即只取“木”字之音而不取其义。
指示符号并不是记号,有指示符号的字也就不能称之为记号字。董志刚先生在《汉字记号化研究》一文中说道:“和成字部件相对的是非成字部件,它们在构形时以自身的位置或物象关系参加构意,如:小篆的‘亦’指示腋下的符号,‘牟’表示气息的符号,这种部件本身不具有音和意,我们把这样的非成字构件也看作是记号。”⑥
第二,笔者并不赞同董志刚先生对于指示符号的认识。指事字中的指示符号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单独存在的,而是示意表示主体的字形的相应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意符。比如朱字中间的短横,亦字两侧的撇和点,这些都是为了指示汉字主体的一部分:树木的中心,人的腋下,不是记号而只是指示符号,所以这些字不能叫做记号字或半记号字。
学术界对于记号和记号字的关注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人们对于汉字性质、汉字种类等方面的关注还在持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记号字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系统。
注释: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②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③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9.
④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⑤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⑥董治刚.汉字记号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9.
[7]柳建钰.记号字、半记号字及其在现代汉字中基本情况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2-56
[8]楼兰.现代3500常用字中的记号字及半记号字调查——兼论现代汉字记号化的成因及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68-72.
[9]董治刚.汉字记号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10]苏培成.现代汉字的构字法[J]。语言文字应用,1994,(3):71-75.
On the Symbols and Symbolic Characters in Chinese Characters
CHENG Xi-nan
Because of Xu Shen’s Liu Shu theory,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re are only six Chinese characters types: pictograms, ideograms, ideogrammic compounds, rebus, photo-semantic compounds and transformed cognates.They often ignore a special character type, i.e. symbolic character. Symbolic character is an essential Chinese character type. In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symbolic characters (including half symbolic characters) accounted for nearly 1/3. Signifying tre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However, the academic circle does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symbolic characters, and lacks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signs and signal words.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ymbolic charact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ints of view.
Liu Shu; symbolic character; half symbolic character; symbolization
2016—10—07
成希楠(1993— ),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H124.1
A
1009-5152(2016)04-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