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惑

2016-12-15唐丹凤

关键词:高尔夫院校人才

唐丹凤 刘 会

(1.单县孔集小学 山东单县 274300;2.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300)

浅析我国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惑

唐丹凤1刘 会2

(1.单县孔集小学 山东单县 274300;2.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300)

当前我国高尔夫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高尔夫人才的培养却没有跟上,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具体、开设的高尔夫专业不够全面、高尔夫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过论文研究,高尔夫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高尔夫经营管理人才和相关产业人才,清晰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培养计划,适应社会对高尔夫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尔夫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推进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高尔夫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高尔夫运动 人才培养 发展现状

引言

在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下, 高尔夫运动也迅速发展,同时社会对高尔夫球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高尔夫人才的培养却没有跟上,成为制约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是高尔夫教育发展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首要任务。目前,高尔夫俱乐部、相关产业和市场营销的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较低,同时,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草坪维护的人才也很空缺。因此,调查研究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有利于高尔夫人才的培养,研究和创新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实习实训环节,有利于改革高尔夫人才培养课程和管理,能够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快教材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有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快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1]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现状

(1)高尔夫人才培养概况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尔夫人才的主要场所,据统计,国内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在数量上,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院校基本持平,在办学水平上,本科院校在专业选择上更具有先进性,但有部分本科院校的高尔夫人才培养层次属于专科层次。总体上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办学水平相当。在专业设置上,部分高校设置了专业课程,也有归在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专业、林业专业等下面。通过查阅文献可知,有30所院校共开展了44个不同的高尔夫专业方向,其中19个体育类专业,占43%,主要以培养教练员、运动员为目标; 12个管理类专业,占27%,主要是俱乐部管理、草坪管理等; 6个园林类专业,占14%,以球场景观与设计为培养目标;其它专业占16%,包含高尔夫球场建造、球杆制作与维护等。[2]

(2)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

对高尔夫人才培养方式的调查显示,有28位从业人员所在培养单位采用“项目模块”的培养方式,占46.7%,14人选择“订单培养”,占23.3%; 12人选择了“双证书培养”,占20%;6人选择了“导师制”,占10%。由此可知,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方式趋于多元化,但是目前仍以模块化为主,订单式培养方式较少,可能会导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效果较为滞后(见表1)。

表1 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方式

对高尔夫人才培养采取的教学方式调查显示,有26位从业人员所在培养单位采用“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占43.4%,19人选择“课堂教授”,占31.7%; 8人选择了“教授+讨论”,占13.3%;7人选择了“分组讨论”,占11.6%。由此可知,目前的高尔夫人才培养教学方式仍以课堂教授为主,为更好的适应市场人才需求,还需加强专项训练,增加赛事训练。[3]

(3)高尔夫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高尔夫球场从业人员约15万人,平均18洞球场配备280人,主管以上级别约1万人,折合23人/18洞,普通员工162人/18洞,球童95人/18洞。目前高尔夫球场都紧缺市场运作、市场营销、草坪养护、球场服务、高尔夫教练等方面的人才。而且,国内的高尔夫球行业人才流动也存在很多问题,流动过于频繁,人才流失很严重。目前国内约有球童工作者5万多名,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国内大部分球会都要求配备球童入场。在行业白皮书调查访问的客户中,近半数表述“需要球童”,但是素质一定要高,对于专业素质则没太高要求。

2.高尔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由于我国开展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时间较为短暂,缺乏足够的人才培养经验,而且起初的高尔夫人才大多由国外引进,或由其他行业转行,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培养的压力,但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进度和本土人才培养体系的成长

(2) 高尔夫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

尽管中国高尔夫人才培养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每年招生状况良好,但高尔夫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普遍存在,高尔夫人才培养还需进一步探索。

(3) 高尔夫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高尔夫人才培养要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需要同时掌握运动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目前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方式趋于多元化,仍以模块化为主,订单式培养方式较少,教学方式仍以课堂教授为主,导致效果较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高尔夫人才培养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很高,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制约了人才培养发展的“瓶颈”,导致国内高尔夫场地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分布较多。

(3)随着社会发展,高尔夫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市场运作、市场营销、草坪养护、球场服务、高尔夫教练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高层次的综合应用型人才需求更是如此。未来市场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处于“饥饿”状态中。

2.建议

(1)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供进修的机会,增加教学经验来缓解教师经验不足的现象,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2)高尔夫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院高尔夫培养的基础性建设,多元化建设高尔夫练习球场,创新硬件设施配套服务,加快和推进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通过在高尔夫企业的实践和练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练习场地和体验,改善和提高对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硬性要求。(3)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高尔夫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健康的推动我国高尔夫专业的社会化进程。

[1]辜德宏.高尔夫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报刊,2012,6(1):45-46.

[2]李佳,付业勤.高尔夫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J].高教论坛,2012.

[3]姜川,牟利明.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538+593.

猜你喜欢

高尔夫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