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2016-12-15翁向新
翁向新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莆田 351111)
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翁向新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莆田 351111)
目的 研究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在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35.47± 10.69)mL、(8.52±2.31)d、5.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存活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比于手术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病变,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长期处于异常高水平的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年龄以50~70岁多见,其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而逐渐增高,据统计,高血压脑出血存活患者遗留有后遗症的比例约为3/4,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上应对高血压脑出血予以重视,对其治疗措施进行积极探讨[1]。当前,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治疗方法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包括患者卧床,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紧急处理血压,应用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等。外科手术治疗有两种方式,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而微创技术的出现有效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安全系数[2]。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进行探讨,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选择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现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头颅CT、CTA或MRⅠ,证实为脑出血,颅内存在血肿,排除因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所致的脑出血,考虑均因高血压而致脑出血。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对研究具有知情同意权,且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80例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51~79岁,平均年龄为(65.17±11.62)岁,患者高血压病史为3~10年,平均(6.73±2.09)年;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51~80岁,平均年龄为(65.79±11.52)岁,患者高血压病史为3~11年,平均(7.02±2.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脑出血部位,于相应头皮作垂直切口,钻孔扩大骨窗,将硬脑膜十字剪开,进入血肿腔,将血肿进行清除,必要时可进行电凝止血处理,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一般在发病6 h后(此时血压相对稳定及颅内血肿再扩大机会小),根据CT图像对血肿进行定位,根据颅内血肿位置采取侧卧体位或仰卧体位,
对穿刺点进行定位标记,进行局部麻醉,对穿刺平面、深度、方向进行精确定位;采用电钻驱动穿刺针对颅骨、硬脑膜进行钻孔穿刺,穿透硬脑膜后,将针芯换为钝圆头塑料针芯,缓慢穿刺前进,抵达血肿表层位置后,将针芯拔除,连接引流管,对血肿表层液态血液进行抽吸;再更换钝圆头塑料针芯,将穿刺针继续推进,抵达血肿中心后,拔除针芯,对血肿进行缓慢抽吸,必要时可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并采用低分子肝素和生理盐水对血肿部位进行清洗;血肿大部分清除后,因部分血肿仍未液化,故常规留置引流管2~3 d,根据CT复查了解颅内血肿情况,必要时再予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促进血肿引流排出,2~3 d后拔除穿刺针,切口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总有效率)、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其中,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佳)[3]。
1.4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根据NⅠHSS评分标准制定,具体为[4]:治愈,即NⅠ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了90%以上;显效,即NⅠ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了46%~90%;好转,即NⅠ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了18%~45%;无效,即NⅠ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了18%以下或增高。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n,%)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5.47±10.69)mL、(8.52±2.31)d,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注:*表示两组比较,P<0.05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 96.85±27.54 11.79±3.05观察组(n=40) 35.47±10.69* 8.52±2.31*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5.00%、0%,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共发生2例,包括1例颅内再出血、1例颅内感染;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20.00%、10.00%,死亡4例,并发症共发生8例,包括3例颅内再出血、5例颅内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更低(P<0.05)。
2.4 两组存活患者手术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存活40例,对照组患者存活36例,观察组存活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比于手术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存活患者手术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表3 两组存活患者手术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注:*表示两组比较,P<0.05
组别 Barthel指数(分)对照组(n=36) 67.31±9.03观察组(n=40) 78.59±10.24*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是最为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长期受到压迫而出现破裂,进而导致血液进入患者脑实质内而引发脑内自发性出血反应,属于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内出血部位分布于脑实质中,容易形成颅内血肿块,对脑内组织产生压迫,进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内血供减少,引发颅内缺血缺氧反应,进一步损伤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损伤后又会加剧脑内出血,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清除颅内血肿为立足点,通过清除颅内血肿,从而中断高血压脑出血的恶性循环,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控制病情的目的[6]。
目前,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操作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从而解除颅内高压状态,减轻神经细胞受损。传统的颅内血肿清除术为开颅手术,这种手术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颅内血肿块,但由于其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大,手术后容易出现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安全性得不到保证[7]。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和手术设备的出现,颅内血肿清除术实现了微创性,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主要是利用CT对血肿进行定位,通过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抽吸,从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点,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无需作大切口,仅需进行钻孔穿刺,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操作较为简便,不仅可以有效清除颅内血肿,还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风险,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观察组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35.47±10.69)mL、(8.52± 2.31)d、5.00%、0%,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充分说明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手术后,观察组存活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比于手术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说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还可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 陆业平,赵文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9-50.
[2] 谢成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6):188-188.
[3] 闫俊杰,曹丽华,崔志堂,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48-49.
[4] 徐萌,万锦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3(20):4567-4568.
[5] 韦庆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0):374-375.
[6] 杨军,聂晓枫.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 20(10):1635-1638.
[7] 繆立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5):599-600.
[8] 高泽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41-242.
[9] 孙永,孙辉,姚凯华,等.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1):2534-2536.
[10] 叶路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73.
R743.3+4
B
1671-8194(2016)32-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