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2016-12-15郭文英
郭文英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郭文英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腹部不适症状。结论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时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为特征的小儿异质性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根治困难等特征。夜间及清晨发作最为严重,发作前出现流涕、打喷嚏、胸闷;发作时伴有咳嗽及喘息,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灰、鼻翼扇动、口唇、指甲发绀,甚至冷汗淋漓,面容惊恐不安等危重状态[1-2]。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也呈现着不断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及负担。治疗哮喘,要坚持早治疗、长期治疗、持续规范治疗、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最为安全、也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抗炎药,通过吸入治疗,可以直接作用在气道黏膜上,起局部抗炎的作用。为了探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FVC(L)治疗前 FVC(L)治疗后 FEV1(L)治疗前 FEV1(L)治疗后 PEFR(L/S)治疗前 PEFR(L/S)治疗后观察组 50 1.25±0.41 2.21±0.51 1.13±0.34 1.90±0.42 2.25±1.32 3.24±1.45对照组 50 1.25±0.43 2.00±0.46 1.13±0.42 1.71±0.41 2.22±1.43 3.01±1.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有关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标准。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4±2.8)岁;病程2~7 d,平均病程(3.7±1.2)d。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1±2.1)岁;病程3~6 d,平均病程(3.8±1.4)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采取抗感染、吸氧、镇静酸碱平衡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服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缓解肺部微循环障碍,必要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若患儿病情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3]。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首先,同样要采取抗感染、吸氧、镇静酸碱平衡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服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缓解肺部微循环障碍,必要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选取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用6 L/min的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配合生理盐水吸入治疗,每天1次,每次1~2 mL。布地奈德125~250 μg/次,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可浮动调控用量。若患儿情况比较严重,可采取万托林配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每20 min一次。
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观察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3 d后,效果显著,患者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7 d后,患者咳嗽、喘息气促、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7 d后,临床病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为,对照组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腹部不适症状。
3 讨 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为特征的小儿异质性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发作反复、根治困难等特征。其涉及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这些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会使气道的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水肿。夜间及清晨发作最为严重,发作前出现流涕、打喷嚏、胸闷;发作时伴有咳嗽及喘息,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灰、鼻翼扇动、口唇、指甲发绀,甚至冷汗淋漓,面容惊恐不安等危重状态。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也呈现着不断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及负担。治疗哮喘,要坚持早治疗、长期治疗、持续规范治疗、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目前最为安全、也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抗炎药,通过吸入治疗,可以直接作用在气道黏膜上,起局部抗炎的作用[4-5]。
上述实验用到的布地奈德是一种高效局部抗炎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溶酶体膜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在免疫层次上抑制免疫反应及抗体的合成,降低组胺及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及释放的反应。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6]。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一般是通过细胞受体介导,调控相应的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的。但研究表明,其还具有其他的作用方式。例如可以作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发挥作用。而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较为特殊,采用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对气道的作用较为缓慢。因此,我们采取了雾化吸入治疗,其效果快速稳定。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时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et al.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N Engl J Med,2012,346(2):92-98.
[2]Pfister DG,Johnson DH,Azzoli CG,et al.America Society of C1inical Oncology treatrnent of unresee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guideline:update 2013 [J].J Clin Oncol,2011,22(2):330.
[3]Stinchcombe TE,Socinki MA.Treatment paradigms for advanced stage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era of multiple lines of therapy [J].J Thoracic Oncol,2012,4(2):243-250.
[4]夏维国.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研究[J].药物与临床,2010,12(17):46.
[5]徐金凤.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和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 2010,8(20):66-69.
[6]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86-91.
R562.2+5
B
1671-8194(2016)31-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