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12-15曹惠玲乔桂明

金融经济 2016年20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校企主体

曹惠玲 乔桂明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高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曹惠玲 乔桂明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遭遇了“壁炉现象”,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一头热”,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一头冷”,学生在实习中被“放羊”。那么如何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呢?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开展了研究与实践,以期能够为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开辟新的路径。

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双主体;学分制改革;教学办公室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出现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企业“冠名班”、校中厂等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不吻合、学期安排与人才需求时间不匹配、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分离、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评价手段单一等。为了解决高职校企合作的难题,学者提出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所谓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是指构建一种融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种由学校与企业两个培养主体,专任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两支培养队伍、学校与企业两个培养阵地,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企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之一,需要逐步从功能作用主体走向法律地位主体,将企业资源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的参与度超过50%的工作量,从而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

双主体办学的核心要素是生产性和教育性的融合,是产业链与教育链的融通,要保证校企双主体的办学质量,其基本要求是构建“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这就要求“双主体”在深度合作机制的保障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改革、变革教学模式、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以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作为我国服务外包第一校,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步实践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根据区域产业的需求,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链,与企业共建专业,实现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同步。通过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依据企业用人需求标准和学校培养学生规格要求,由专业建设委员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实训室建设,制定学分要求和毕业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根据校企双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构建了具有服务外包特色的“教学办公室”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该模式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递进式的各类项目实训,建立起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体系,从而规划出由“学生——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该模式是根据服务外包企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定位,通过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商、课程标准共定、专业教材共编、教学过程共参、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融,构建起具有服务外包特色的“教学办公室”人才培养模式。

图1 教学办公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双方应依据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重新规划课程结构和选择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应遵循三个步骤:首先,应对企业需求的就业岗位群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就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要求、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内容;其次,将岗位群的职业标准、职业道德、技术技能要求转化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再次,依据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设置,选择具体课程和课程内容。以上三个步骤需要专业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学校专家、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的全程直接参与、指导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契合度。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对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对照服务外包业务种类设置专业,形成了“2+3”矩阵式课程开发体系(见图2)。“2”即两类公共课程:公共素质课程和公共技能课程,其中包括体现现代服务业所必备的《服务外包概论》、《弟子规》、IT素养等职业素养课程;“3”即三类专业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通过基础项目实训、学期项目实训、企业项目实训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职业视野和综合能力。

图2 “2+3”矩阵式课程开发体系

三、实施学分制改革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应将传统的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合理安排学习、实习和就业时间。大部分企业的用人需求时间很难与学校的学期安排相吻合,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有用人需求时,学校不能及时派出学生。如果实施学分制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修不同的课程,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提前修满学分,缩短毕业时间,提早步入就业阶段。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增强教学活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目前实施了学分制改革。规定总学分为130学分,其中课内总学分为120学分,课外实践学分为10学分。课内学分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不少于52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不少于68学分。课外实践课程包括行为规范、职人计划、学术讲座、企业调研、招生宣传、义务劳动、社团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具体见表1。

表1 学分制课程构成

此外,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实施双证书制度,即学生要达到毕业的条件除了修满130学分,还必须同时获得全国计算机A级考试证书、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水平A级考试证书和至少一项专业技能证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实行学分互换制度,学生可以在公开在线课程平台上自修学分,也可以通过考取相关证书换取一定的学分。

四、变革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步的教学模式,学生既可以在企业真实岗位上学习“工作”内容,又能够在岗位旁边的理论学习区学习“工作原理”。国外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双元制”,该模式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具有企业和学校两个培训主体,受训者具备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双重身份。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有三种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相继进行的叠加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平行进行的一体化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交叉进行的交叉型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实施“教学办公室”的教学模式(见图3),模式以项目为主线,以任务为引领,实行“定岗化教学”:课程设计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一致;“流程化学习”:按照业务流程设计学习过程,“教学做”一体,培养“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境化实践”:在虚拟和真实项目情境中,按照业务流程开展实训,教师向“发包方”的角色转换;“多元化考核”:以项目需求为原则,实行多主体、多方位的联合项目教学与考核,以团队的形式在教学办公室中,开展教学和实训活动。

图3 “教学办公室”的教学模式

五、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顺利开展,校企双方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用于规定教学活动中校企双方教学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约束关系、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与教学常规检查等方面的准则。例如教师在学生职业岗位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学习的相关规定等。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用于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自的权利、职责和义务。此外,在合作企业工作的学生,还需要规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定、环境保护要求,还应包括对教师、学生进行奖励或惩罚方面的相关规定。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目前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学籍管理办法、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程序、实验实训室使用管理制度、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为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六、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评估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开展效果,需要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校企双方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指导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考核,双评价制度。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中心,以重技能、重实训为原则,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不但包括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养进行评价,专业能力的评价应该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素质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率、单元作业,技能训练中的安全操作和 5S 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团队贡献等内容组成。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积极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控制系统。首先由学校和企业共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计划与决策,制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然后各个教学分院具体进行实施,并由各个职能处室提供保障,在期中和期末由教学服务中心组织检查与评估,具体包括学生评教、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调查、企业满意度调查以及麦可思的第三方评价,最后由质量监督和管理办公室进行总结、反馈与改进。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是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激发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近年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办公室”人才培养模式、“2+3”矩阵式课程开发体系、学分制的弹性学制、“教学办公室”的教学模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刘惠坚,刘洁.“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8).

[2] 刘秀艳,范雅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2015(11).

[3] 左崇良,胡刚.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J].职教论坛,2016(16).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及政策保障的研究》(项目编号:B-b/2015/03/03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校企主体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