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过滤假说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

2016-12-15于瑞瑞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听力学习者

于瑞瑞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情感过滤假说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

于瑞瑞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听说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诸如:动机、自信心、焦虑状况等都对其语言输入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Krashen的 “情感过滤假说”,作为指导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拟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对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一些启示。

情感过滤假说;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

一、引言

众所周知,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语言“输入”都必须经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转变成“吸收”,而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语言教学则是输入与输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就教师而言,一旦听说课教学效果(即语言输入)存在问题,则增大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难度。许多学生即使勉强通过CET4、6,但其所学的英语无异于与当前的《指南》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学生角度而言,可能导致差班学生对英语学习愈发排斥与反感,厌学情绪加剧;对好班学生而言如同鸡肋,完全依赖应试动机,缺乏学习乐趣,进而听说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日渐丧失。对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真正参与到听说课互动的实践中?听说课上何种程度的师生互动可称之为有效互动?如何保障听说课上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受益?如何使得教师在摆脱深陷纯语言教学之泥淖的同时,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Krashen的 “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概述

情感过滤(the affective filt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Dulay和Burt提出的。后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D.Krashen发展并完善了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作为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情感过滤假说强调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Krashen的说法,情感因素就好似一个可以调节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控制着传递给学习者输入的量和转化为吸收的量,同时还对语言输入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1]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状况等。动机越强、自信心越大、焦虑状况越低的学习者,其获得的输入越多,学习也更有效率;反之,动机越弱、自信心越低、焦虑感越高的学习者,其过滤的输入就越多,因而接受和吸收的输入就越少,学习效率就越低。[2]鉴于此,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作为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对其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三、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存在的问题

听说课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之一,较之读写课,听说课授课更为费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互动方面主要表现为:班级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兼顾所有学生,从而很难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所有的学生真正参与其中。2.教学灵活性与针对性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复教学内容较多,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强弱不一,听说课难以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自主性、灵活性不强,进而可能增大现代教育手段(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的普及难度。3.教学计划、设计方面主要表现为:出于为了提高差班学生期末考试通过率的考虑,期末试卷中有大比例的试题为教材中短对话、长对话及段落听力内容的原文重现。然而,跨文化意识导入内容(即听说教程中的亮点部分)却较少被列入主要教学计划。4.教材难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听力教学所选用的材料对个别班学生而言偏难,部分学生对听力课依然较为排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即便听力结束后展开文本,学生依然难以把握音频的主要内容。鉴于此,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文本理解能力,尤其是听力能力值得思考。5.教学理念方面主要表现为:英语教学应注重教学技巧的使用,语言输入、文化导入均应重视,但现有条件下,教师难以摆脱纯语言教学的固定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话题讨论开展情况与听说课程教学实践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情感过滤假说对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一些启示

(一)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被动的、枯燥的任务。而目前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属于教学过程中的非可控因素,因此教师应设法同时强化学生的工具性学习动机和融合性学习动机来加强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愿望。以CET4、6为例,一方面,教师可以与时俱进,调整听力教学内容,改变授课内容与教学重点,并制定一些激励制度对通过CET4、6的同学给予鼓励;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听力资源,再现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如:BBC、VOA、CNN新闻访谈、小故事,美式、英式英语发音模拟训练等),同时强化其工具性动机和融合性动机。

(二) 实施分级教学, 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树立学生自信心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或现阶段英语水平实施分级教学,同时采用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进行班级编排,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针对性差的问题。我部现阶段实施的分级教学,一方面缓解了教学针对性差的问题,同时也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符合他们现阶段英语水平的语言输入材料。其次,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听说课材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方面,防止因选用材料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学生因为选用材料太容易而觉得没有挑战性而不感兴趣。材料应选用接近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而又略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即:Krashen的“i+1”输入)。

(三)创设低情感过滤的课堂大环境,降低学生焦虑感

听说课堂中学生的焦虑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对听力理解的影响越大。因此,教师应多增加让学生真正感到有趣并且受益的教学内容。比如听说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加导入背景文化知识介绍的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听力材料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也极好地响应了《指南》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四)从语音现象入手,强化听说教学

强化听说教学,还可以从语音现象入手,分类并整合教材中所出现的典型与特殊的语音现象。学生口语水平较差,如语音面貌、发音方式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其听力水平的提升。对此,可单独选取教材中个别段落指导学生根据录音模仿朗读。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也可以通过改善其语音习惯,着力培养其语调、连读、爆破、重读、弱读、意群朗读能力等等。

(五)发挥自主学习平台的优势,合理利用多媒体促进教学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只靠有限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输入的机会。[3]比如:我校目前正在试用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雅信达互动语言网络学习环境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听说学习材料。这些图、文、声、像并茂的听说材料就像一个资源共享的巨大数据库,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雅信达互动语言网络学习环境平台上的课件中心收入了大量的英文电影课件,这些电影课件是对英文影片资源进行选取、分类、整合,进而收入的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自主学习平台上的电影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母语者较为地道与习惯性的语言表达;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仿效英语视听说课程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大大增加语言输入量的积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形式辅助教学,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内部共享。具体操作可效仿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模式。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到听说教学中,可建立一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团队,亦可采用教研室集体备课形式制作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五、结语

要实现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听说教学,任重道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唯有通过灵活运用语言学理论理念,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反思教学,创设一个自由、和谐、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领,方能使得英语听说课教学渐入佳境,营造出一种教师教学热情高、学生学习兴趣浓的良好课堂氛围。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240-264.

[2]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79-286.

[3]蒋苏琴.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和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0,(3):140-143.

[责任编辑:姚青群]

H319

A

1008-7346(2016)05-0091-03

2016-08-10

于瑞瑞,女,河南驻马店人,贵阳中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助教。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听力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