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非三边对话的前景初探
2016-12-15张丽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非洲的潜力被逐渐挖掘,中国和欧盟作为两个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在非洲有各自的利益,中欧非三边对话可以使中欧在发展对非关系时很好地处理第三方利益,也为非洲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三边对话 多边主义 竞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081-02
一、中欧非三边对话的理论背景——多边主义的发展
冷战以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相互依赖日益增强,这致使各个行为体间的利益共同点增多的同时竞争和分歧也日益凸显。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如何使相互依赖的国际行为体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地处理彼此间的竞争和分歧,成为国际实践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使得任何单个力量都不能只按照自我的意志来安排国际事务,多边主义成为人类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多边主义的概念最早出自基欧汉的论文,认为“多边主义是指三个及以上国家组成集团通过特别安排或制度手段协调各国政策的一种实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还可以是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由此多边主义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新多边主义是指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在多边环境中形成的互动结构,就是为了解决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只应用自身力量无法独自应对或通过互动才能够有效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和争端。正如鲁杰所认为“二战后多边主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多边主义已经在全球政治环境中成为世界政治运作的模式之一。”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在当代国际环境下各个行为体势必要参与直至融入多边主义进程,多边主义不是唯一的现实决择而是必然途径。
多边主义的实践最早出自欧洲大陆,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更被看作多边主义实践的典范,欧盟有着悠久的多边主义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冷战结束后的欧盟将有效多边主义提升到欧盟的战略层次,想运用功能多边主义战略来打造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环境。在中欧关系中,欧盟积极建立中欧伙伴关系。在处理与非洲各国的外交实践中,鼓励非洲联盟的发展并和其进行各领域的交流及合作。欧盟的多边主义外交理念同第三世界国家倡导的在国际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尊重各方自主性和差异性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相通之处,这成为中欧非三边对话的的重要战略基础。
二、中欧非三边对话的进程
(一)中欧非三边对话的动因分析
1.非洲的重要性上升,中欧在非洲展开激烈的竞争。非洲大陆在近现代的国际关系史中经历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之前的几个世纪里都处于被殖民的位置,冷战时期又作为进行意识形态对抗的重要地缘战略地区。冷战后期,即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非洲陷入地区动荡、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到新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这片“被遗忘的大陆”在泛非主义的整合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片世界上仅存的唯一未被开发的土地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力图拯救曾经“失落的非洲”。中国作为新世纪一支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市场和资源,尤其是在面对中东地区动荡致使资源供应不稳、经济危机下全球经济受挫的情况下,非洲大陆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上升。中非友好的历史关系在新世纪里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促进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不仅给非洲复兴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而且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引起欧盟的关切,欧盟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员国的殖民遗产,将非洲视为其战略领导区,对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地缘战略意义。中欧不可避免地在非洲大陆活动的一些领域出现了竞争,具体有:在对非援助方面是“不附加条件”还是以“良治”为标准;在经贸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市场开发的竞争;在发展理念上“中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吸引力问题。欧洲各界开始讨论非洲国家是否会在发展理念方面更倾向于中国模式,而且未来中国很有可能会影响甚至代替欧盟在非洲事务上的主导性。随之欧盟加紧了对非制度机制的调整。发展同非洲的合作,对中、欧双方都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随着非洲大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未来对非合作关系的走势必定是一个利益纠葛与价值冲突交织、多方博弈的复杂过程,如何处理中欧非三边关系,对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和中欧合作乃至一种打破南北关系界线的多边主义世界秩序能否实现都具有重大意义。
2.对非经济贸易的现状是诱发中欧非三边对话的主导因素。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美国家在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更是在欧盟内部持续发酵,致使两年后又发生了“债务危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众多亚非拉新兴经济体一道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球经济出现的新趋势使许多学者预言国际经济增长的重心正“由西转东”,尽管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仍使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放缓趋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成为很多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选择。
在国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非洲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历史的原因致使非洲很多国家一直未能很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在这次全球经济调整中尤其是中国在非洲大陆寻求资源和市場的活动致使世界重新发现了非洲,各国竞相开展与非洲的经济贸易合作,以至于很多非洲学者称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贸易合作是非洲融入全球经济的最后一次机会。虽然中非经贸合作借助中国经济强大的发展动力和中非友好的历史遗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相似的问题,导致欧美国家在管理制度、环境问题及人权问题等方面的攻击。欧盟有与非洲开展经济交往相对丰富的经验,但是过于保守的企业精神、“家长式”作风引发新一代非洲人的反感以及欧盟内部的问题影响着欧非经贸合作的步伐。中欧非三边对话成为中欧与非洲经贸合作中达到优势互补,也可以使非洲更好地利用各方的优势在本身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复兴。
(二)中欧非三边对话的初步实践——中欧双边对话中出现非洲议题
1.2005年,中欧举行了首轮非洲问题战略对话。中欧2005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第一次非洲问题战略对话。中欧期望通过沟通了解彼此的非洲政策,可以使双方在未来的对非援助领域消除误解,彼此合作,以使对非援助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中国和欧盟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中作为两支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力量,在非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欧之间的建立,使得两者的合作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而非洲大陆将是中欧未来合作的一个重要区域。鉴于非洲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重要性的上升,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欧盟和中国急需在对非关系的多个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对非三边对话方面,欧盟早已和其“战略盟友”加拿大、美国举行了“非洲问题战略对话”。非洲在很多领域都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和欧盟以及其他重要的国际力量如果能够协调各自的非洲政策,使对非援助资源效用最大化,非洲就有望早日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和欧盟就非洲问题开展首次非正式战略对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中欧彼此了解各自的非洲政策和利益关切领域。中欧不仅在宏观领域交流了各自的对非政策,还具体到各自的国别政策,在了解了彼此的政策方向后,为今后双方在具体领域开展合作打下基础。
2.2006年,非洲议题纳入中欧领导人会晤制度化。中国和欧盟于2006年9月芬兰举行的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双边建立定期非洲事务高层对话的决议,并探索与非洲伙伴开展务实合作的渠道。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将非洲达尔富尔地区不断恶化的安全和人道主义局势纳入到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中,认为在达区的维和行动上非盟应与联合国加强合作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欧盟提出了其在对非战略中所期望的人权与良政原则的重要性,中国则阐明了外交政策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欧加强了彼此关于援助有效性的沟通和理解。2007年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中欧希望借助各自现有的平台如欧非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地和非洲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合作,双方同意继续进行中欧非洲问题对话,并积极探索在合适领域进行中欧非三方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欧盟邀请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欧盟-非洲首脑会议。
每届中欧领导人会晤都会涉及非洲议题,学术界也掀起了对中欧非三边对话与合作的研究热潮,对中欧非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合作战略、合作前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欧盟出台官方文件《欧盟、非洲和中国:朝着三边对话和合作前进》
2008年10月欧盟发布官方文件《欧盟、非洲和中国:朝着三边对话和合作前进》,标志着欧盟朝着同中国和非盟的合作方向前进了第一步。这对中欧非三边对话来说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文件,欧盟明显向中国提出了在务实和互补基础上的合作问题,表示不同的原则和地缘政治观点不是问题。它由三部分构成:首先主要论述了近年来中欧、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与成效,特别强调了中欧非三方间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欧盟对中欧非三边对话与合作的政策倡议,囊括了三边合作的指导原则,渐进务实的方式、共享的方式、援助的效果。具体目标涵盖了非洲的和平与安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与粮食安全。另外实现以上目标应积极开展的发展政策对话并建立伙伴关系,具体为洲际层面上要鼓励非洲大陆化与地区一体化,并将欧盟代表团首脑作为在欧盟、中国与非洲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磋商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层面上欧盟委员会将在促进非洲大陆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多边国家主导的框架内开展国家和大使层面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观点与信息的交流;在中欧对话层面,双方的战略对话中,非洲将成为欧盟-中国磋商的一个正式议程;最后作为结论,又一次重申了三边合作的深远意义,以及为实现三边合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三、中欧非三边对话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阻碍
中欧非三边对话的可行性:首先,三方存在利益交叉点。在发展对非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开发和合作、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方面中欧存在合作的潜能,欧盟各成员国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中国有高效的行动力,非洲可以更好地借助多方的优势促进千年目标的实现;其次,多种合作平台为三边对话开通了渠道。中非合作论坛、欧非峰会和中欧首脑峰会等多形式的双边对话渠道,都可以渐进地促进三边对话的开展,如欧盟邀请中国作为欧非首脑会议的观察员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中欧非三边对话面临的阻碍:首先,欧盟积极促进中欧非三边对话与合作是一种被动反应,主要是为了應对中国在非洲日益上升的影响,对中欧非三边对话议题带有“引导者”的色彩,而且与非洲的平等伙伴关系在实际中还是无法完全改变原有的观念,所以如果中欧非三边平等的关系不能够确立,三边对话势必会受到限制;中国与欧盟互相之间仍缺少一定的信任,且在非洲问题上存在巨大的观念差异,例如对非援助的条件和作用、关于非洲的发展模式等方面。观念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欧双方形成了不同的对非外交政策,能否克服价值观的差异和相互误解,将会是中欧非三边对话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最后,非洲是否能够作为一个按自己的意愿实现自身目标的国际政治行为体,来妥善发展其多边伙伴关系,而不再是大国政治游戏中争夺的对象。这些挑战将最终决定中欧非三边对话能否最终实现,一种打破南北关系界线的多边主义世界秩序能否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德]白小川.范勇鹏译.欧盟对中国非洲政策的回应——合作谋求可持续发展与共赢.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4)
[2] 门镜,[英]本杰明·巴顿主编.李靖堃译.中国、欧盟在非洲——欧中关系中的非洲因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丁银河,张晓京.冷战后欧盟多边外交的层次分析.国际论坛, 2007(2)
[4] 陈海燕.多边主义理念、实践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0.5
[5] 王新影.欧盟对非洲政策中的中国因素初探.西亚非洲,2010(1).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张丽,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中欧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