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变化对我军装备保障机制体制改革的启示

2016-12-14赵健峰金萌曹文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

赵健峰++金萌++曹文

【摘要】本文从战略规划、运行机制、现行体制及力量建设等角度,全面梳理、归纳了当前欧美、亚洲等国家国防及军队装备后勤保障所呈现的新动向、新形势和新特点,并就如何谋划我国国防与军队装备保障改革顶层设计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国防与军队;装备与后勤;体制机制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空前使用,对各国国防及军事武装力量装备保障建设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精准提高保障效能,外军从综合国力支撑装备后勤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装备与后勤保障工作,把军民一体、集约高效作为装备后勤保障改革的核心目标,构建了适应现代化作战需要的装备保障新体制、新机制。

一、外军装备保障机制新形势

当前外军装备保障机制呈现出鲜明的两大特点:一体化管理与统分结合。一体化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由装备主管部门对科研、采购和维修保障一体化管理,二是装备保障与物资储备供应等所有后勤工作由采办主管部门一体化管理;统分结合指在统帅部统一领导下,由三军分散实施。这种大机制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以美、印、日为代表的国防部主抓装备后勤保障政策、计划,由三军承担实施装备保障业务。如印度国防部国防生产与供应局,负责装备保障政策、计划和协调,三军司令部相关部门如陆军军械局、海军物资局和空军维修局负责本军种维修保障的实施。日本防卫厅管理局对自卫队的装备科研、补给与维修保障实施统一管理,合同本部负责维修保障的合同管理,三军在防卫厅统管下设相应的装备保障机构具体实施。

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通用装备保障由国防部统一管理,专用装备保障实行三军分管。俄国防部总装备部负责统管全军装备科研、采购和通用装备保障工作,陆海空军司令部设技术保障部门,分管本军种专用装备的维修保障。

三是以法、德为代表的国防部领导全军装备保障,国防部与三军共同承担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如法国、德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署不仅负责装备保障的统一领导,而且负责海空军装备、战略战术导弹等重大装备的维修保障的实施,同时各军种参谋部负责本军种装备保障实施。

二、外军装备保障运行体制新特点

(一)强调后装保障的统一组织、综合协调。

美、英、德、法、日、印等多个国家各军种部和战区以下参谋部设后勤与装备保障主管,负责统一指挥装备保障与其它后勤工作。如美军“21世纪部队”保障系统由战略层次的“高级后勤(装备及物资)主管”统一负责,战略、战役和战术各层次的后勤主管将整个作战空间保障部队联为一体实施综合保障,从而为美军实施空地一体化作战和体系支撑精兵作战等全新作战样式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强调“军外经营”战略,全面实行军民一体化保障。

现代化作战对保障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装备后勤保障仅依靠军队建制保障力量远远不够。目前,美、英、德、法、日等国家,均将军民通用装备保障工作和服务性、储备性、保养性工作交给地方管理,通过扩大军外维修保障,实现以综合国力保障军队及作战行动。如美军通过“军外经营”战略和“利用民间力量加强军队后勤计划”,将现军事力量中约十九万人的装备保障工作(美军仓库维修保养工作的28%、空军后勤服务的50%、陆海军后勤服务的45%)交给地方经营和完成。同时,美国国防部依托民用部门减少国防部库存,通过“供应商直接交货计划”和“供应商进货计划”,由供货商向国防部用户直接交货,大大节约了库存。因此,国防后勤局的物资库存减少了76%,周转期缩短了93%,管理经费减少了31%。

另外,外军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民用部门力量,建立后勤保障预备役部队和高技术装备保障力量。海湾战争中,美国从高技术部门和1000多家企业中征召装备后勤保障后备役人员10余万人,占美军参战后勤部队总数的70%。如组织2架E-8A新型飞机战场中、小修,格鲁曼公司就派出50多名专家。

(三)强调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内综合保障。

进入21世纪,美军、俄军均按照“区域维修理念”,通过赋予一定的业务自由度和经济自决权,逐步建立了划区保障体制,形成每个区域多个综合保障中心或一个综合保障基地的新格局,实现了“资源集约、综合高效”的保障体系。如海湾战争中,美军欧洲总部建立了一个后方支援基地,并在地中海、印度洋地区和海湾国家设临时基地,在陆上动态部署了2个军级后勤保障部队为战役军团提供伴随保障,在海上部署了庞大的海上机动保障力量,在空中动用了本土和欧洲加油机提供动态保障,从而构成了“多点聚焦,逐点递进”的保障体系。

(四)强调三军联保和布局结构优化。

首先是注重布局结构精简优化。经过十年不断调整精简,美军军内维修厂由100多家压缩到30多家,海军船厂由8家精简为4家,空军仓库从5个削减到3个。同时明确各保障单位任务分工,避免重复交叉:陆军安尼斯顿维修厂统一负责M1“艾布拉姆斯” 坦克及重型车辆的维修保障,科帕斯克里斯蒂维修厂统一负责陆航装备,空军奥格登后勤中心统一负责F-4、F-16飞机和“民兵”、MX导弹的维修保障。

其次是注重军种间联合保障。美国防部设立了国防仓库保养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三军计划,提出“只要能获得经济效益又不影响作业能力,应实现军种间维修保障相互支援”,明确规定军种协作协议的签订、经费的偿付,使代修方获得经济补偿。目前美军相互代修装备和联合保障遍及各军种:陆军为海空军代修战术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海军为空军代修“麻雀”空空导弹,空军为陆海军代修惯性导航系统。

三、对我军装备保障机制体制改革的核心启示

(一)坚决推进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建设。

按照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求,坚决破除军队自成体系,坚决打破军地利益堡垒,把能依托军外力量承担的装备保障工作,特别是部队难以完成或没必要由部队完成的高技术装备、军民通用装备保障,尽可能通过竞争择优方式交给工业部门;军内仅保留少数核心维修工厂,其余逐步转交地方或委托地方管理。同时,从以上地方高技术部门和装备生产维修企业抽调专业力量,组建装备保障预备役旅团、营、连,以适应战时快速动员、迅速组建军外支援保障力量的要求。

(二)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军、地分工分级管理体制。

借助军队全面改革契机,完善集中统一领导与军地分类管理、分级实施相结合的装备保障体制,一次性理顺军地双方及上下、纵横关系;在修订装备及后勤保障《条令》、《条例》时,全面明确、规范军地分工、分类分级管理的层次、关系和责任,以全面改革保障体制机制、优化力量结构布局、提高军地联合保障效能。

(三)强化战区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战区统一的装备与后勤联合指挥机构,由主管装备工作的领导牵头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区域内装备及后勤保障工作;在运行上,加强装备保障与物资器材供运的统一指挥和跨军兵种的联合保障,强化快速、高效的战役装备保障力量及体系建设。

(四)优化区域通装联合保障结构布局。

根据联合作战对装备与后勤保障的要求,按照“划区保障、通装联保”的思路,及早优化各战区军兵种联合保障力量结构和布局。在各战区择优抽调现有维修力量,组建各战役方向通用装备保障中心,直接对区域内各军兵种通用装备实行统一保障,对专用装备开展“联合军种”或“牵头军种”的保障模式,以全面提高装备保障资源利用率和保障效能。

参考文献:

[1栗琳.美军装备维修保障[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2

[2]黄益嘉.信息化战争装备维修保障[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
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几点思考
昆明市五华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沂南县旅游市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临沂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环保监管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牢记职责使命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提升党报集团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