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群体事件传播的受众认知因素
2016-12-14杨可欣
杨可欣
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复杂性高等特点。在网络传播的情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参与到事件当中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受众的心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以近几年发生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受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并从受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的角度出发,为引导受众正确合理地面对网络群体事件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受众;心理
网络群体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和组织、公开干扰网中网外秩序,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参与网络群体事件的可能性也大幅度提高,正确引导受众对于网络群体事件的认知态度,关系到对于网络环境和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剖析网络群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心理,希望能为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受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知过程
认知指通过个体接触外界信息,经过内在互动形成概念、判断或想象等内容来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根据受众认知过程,可总结出受众认知模式图,大体如下图:
受众在接触到网络群体事件时,首先会注意选择,不论是视觉刺激还是听觉刺激,受众都会选择性注意,选择注意内容都是受自身状况等因素决定的。选择性注意后,头脑会对事件进行加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对过去经验的回忆,结合已有经验对信息加工,经过思维调节控制后形成新的信息加以存储。
认知心理指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2015年7月26日上午,一名女子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搭乘商场电梯时不幸遭遇电梯故障。女子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将其举过头顶,而自己却被电梯吞没,当场身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的关注,不少网友在微博发表关于“如何乘坐电梯”的视频和文章,也有网友开始关注电梯的质量,为的是增强安全感。网民在接触“电梯吃人”事件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电梯事故层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乘坐电梯,因此受众会更关心自身安全,寻找避免危机的方法。
二、受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受众的情绪。受众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受众积极的情绪可表现为快乐、激动的情绪体验,如2015年9月3日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人都会坐在电脑前或者电视前观看阅兵直播,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等平台发表爱国言论,转发国旗图片,阅兵视频也在发布后不久被大量转发。受众在纪念70周年的全程都是无比地激动、快乐的,面对阅兵时军人们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恢弘的气势,很多人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在网络群体事件中,焦虑、恐慌情绪也十分常见。“校园暴力”一直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从校长让学生集体罚站,再到幼师虐待儿童,再到校内男女生打架……这样的新闻一直存在,同类视频在网上也是层出不穷。受众在接触这类热点时除了愤怒,更多的是焦虑和恐慌,特别是对于还在上学的学生们来说,每天都要在小心翼翼中度过,生怕下一个被殴打的对象是自己,学生的家长更会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凌辱。
(二)受众的情感。不同于情绪,受众的情感多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而且相对稳定、持久和深刻。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受众的人道主义情感在极为显著。受众在了解事件经过,特别是观看网络视频时,会对视频中当事人亦或者相关工作人员等进行评价。很多受众在面对视频中有些人的做法时,会发出“如果是我会这么做”,“我不会这么做,会那样做”的想法,从道德层面分析当事人行为。
2016年4月3日,女士弯弯(化名)表示在北京朝阳区和颐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强行拖拽,撕扯头发,弯弯大声求救,一名男服务员一直在旁边劝阻也没用,最后弯弯在一名女士帮助下得救,男子逃走。弯弯随后通过发微博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很多网友为男服务员和救人女士点赞。网友在接触事件后也会进行角色互换,设想自己是弯弯得到了救助会有多感动。但有网友却对男服务员产生了负面情绪,责备男服务员眼看着弯弯被施暴不用行为阻拦。网友不能亲身经历事件,就将自己的正义期待施加在男服务员身上。
其次,在面对网络群体事件时,受众也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是时刻表现而出的,而是一种内隐性情感,受到刺激才会立即表现出来。2015年12月13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8周年,很多网友在纪念日当天发表博文以示对历史惨案的哀恸。关于“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文字大量被转载,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一条题为“今天,一起传递这段历史”的微博被转载约21万次,受众的爱国情感一时间被激发而出。
(三)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感染”。群体的概念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是这样被定义的,“群体是冲动的、易变和急躁的;群体易受按时、轻信;群体情绪夸张、单纯;群体偏执、专横、保守;群体极可能有极低的道德水平,也可以表现出个体达不到的崇高。”之所以称群体为“乌合之众”,是因为当个体融入到一个群体当中,他的个性他的想法等都会趋向所在群体的水平。所以一个再高学历,甚至是一个科学家,一旦步入某个群体中,他的智商会和群体的智商一样,不可能优越于群体,他只会不断压制自己的个性,是自己能融合到群体中。8·12天津爆炸事件带给人们的是焦虑和悲伤,事件发生后,网友们心照不宣地为受难民众祈祷,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很多人为受难地区捐款,这个时候的受众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心理状况都是一样的。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那天,当有人在微博、微信、空间刷起五星红旗的图片时,不少受众也被感染,也跟着刷红旗及爱国言论,都会被爱国情怀所感染。社会心理学家扎伊翁茨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时候,会形成社会唤起。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情感很容易影响彼此,这在网络群体事件的受众反应中也同样如此,一个人的观点、言论很可能会传染给很多人。
(四)来自群体的压力。群体会对成员带来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群体压力是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压迫力量,已达到对其行为的束缚作用。”信息压力是时常存在的,因为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接触网络,受众接触的大部分信息不是来自自身经历便是来自他人,他人告诉自己什么事应该怎么做,无形当中已经成为束缚,信息压力很多情况是不可避免的。群体规范是群体所定的一种行为标准,它的消极作用是最明显的,它会为个体带来惰性,会扼杀个体的创造性。
当群体压力过于强烈,群体意见很有可能趋向于“异化”。网络匿名,再加上“罚不责众”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在网络发表言论时不负责,这样的群体中很容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凯斯.桑斯坦教授认为,如果一个团队在一开始就会有某种偏向,在内部探讨后只会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加深,走向极端。
2015年5月3日,网上疯传一段关于女司机被男司机殴打的视频,在视频中男子将女司机拖出车并多次踢打。段视频点击量在2小时内上升至数十万,网友们众说纷纭。当网友发现女司机别车多次后,就对女司机的别车动机产生怀疑,随后就有网友指责女司机故意开车变道,更有网友将女司机的开房记录公布网上。网友从最初的怀疑女司机人品转变到搜查、公布女司机隐私的心理变化,足以证明群体压力会对受众心理带来“异化”趋向。
三、受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的引导
网络等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表达环境,使受众的“言论自由权利”得到了保证,但并不意味着受众可以滥用权利而不维护社会治安及网络和谐。为了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有下几点:
首先,受众应培养自身责任感与责任意识。网络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连接着整个社会,网络中的受众同样是社会中的公民,公民在社会中要文明行事,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在网络中同样也要维护网络秩序,不能为所欲为。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在网络中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在现实中做“好公民”在网络中也可以是。不侵犯他人隐私,不违法乱纪,理性地面对网络群体事件才是“网民”应该做的。
其次,健全受众“自我调整”机制,避免负面情绪和消极态度。网络信息繁多,受众在面对“超载”的信息时必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能盲从他人思想。网络娱乐信息也非常多,如何避免娱乐化、媚俗化,受众自身一定要及时调节好心理状态,不能沉迷于暴力、欺骗等不良内容中寻求快感。
再次,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中,要在新媒体受众群体中找到具有典范意义的“意见领袖”,有意识地树立其正能量形象,把受众作为潜在“把关人”。利用受众当中的“意见领袖”引导受众,将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通过他们传递给受众,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09).
2.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认知
3.游旭群.普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6.
(作者: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