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2016-12-14陈璐
陈璐
摘要: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很多。报纸媒体受到来自广播、电视、网络的极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标题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标题做的让读者读起来唇齿留香,让其一见钟情?这就需要古诗词的点化。适当地在标题中引用古诗词,既满足了读者的新闻欲,又能勾起读者的欣赏欲。
关键词:新闻标题;古诗词;创新运用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文眼”。传神而富有魅力的“眼睛”可以在一夕之间,拨动读者心弦,像磁石一样吸引人们爱不释手地去读完全文。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读者看报时间有限,不可能把一张报纸从头看到尾。“快餐文化”已经在我国传媒界蓬勃兴起。据盖洛普一项联合调查,进入“快餐”文化时代的受众往往通过浏览标题来决定是否要阅读这则消息。参与调查的读者们阅读过56%的标题,只读过25%的新闻报道正文。而国内受众看新闻只阅读标题的比例则高达80%,而详细看新闻的比例则不到5%。
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报纸标题中直言其意的实题越来越多,古典诗词的运用日渐减少。这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缺失。其实,我国的诗词流传久远,古诗词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更容易深入读者的灵魂,引起读者的阅读欲。因此,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永远都应该是新闻标题制作中的一面重要的旗帜。
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的应用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完全借用古典诗词原句
2014年5月13日《荆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写荆江牌热水瓶从抢手到没落再到如今准备重新生产的通讯。其标题是单行标题:《荆江牌热水瓶: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是荆江的骄傲》。这个标题是借用宋代晏殊《浣溪沙》中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意是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这里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形容荆江牌热水瓶之前景况的不尽如人意,既有古文的风雅,又形象地表达了对于荆江牌热水瓶没落的的感叹。诗词原句整个拿来,古为今用,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当然有时,直接引用诗词原句,并不等于只能用其本意,我们可以引申、扩展诗词原意,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2013年2月22日《重庆晨报》告知读者近几天天气良好可出外踏青的消息。其标题为两行题:《主题:为君报告春消息 今年花胜去年红 副题:周末天气良好适宜出游,城区四处可看花》。
二、是恰当改造原有诗词
古人为文重字句的锤炼,古诗文名篇中的诸多佳句直到今天读来仍令人感觉余香满口。在新闻标题中应不拘泥于古典诗词原有的句子,可以对原句加以改动,这种形式在制作标题中是较为常见的。
本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尝试过恰当地改造原有诗词,以达到生动传神目的。本人在2013年3月20日《中国平煤神马报》发表一篇写十三矿职工在知恩、感恩中前行的消息,主标题是《送我“一粒粟” 还你“千担粮”》形象地表达了十三矿职工的获得、感恩、奉献。这个标题语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二》。全诗如下: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适当地改动后,反映出的是收与赠的关系。这个标题也被报社评为好标题。
三、是精心创造全新诗句
从古到今,诗词包括楹联备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别之处。诗词不仅语言凝练而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更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诗词语言的凝练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推敲锤炼上。
2013年3月19,本人在《中国平煤神马报》上发表一篇写一矿职工刘栋林在受到矿上资助上完大学后,拒绝一些大企业的邀请,重新回到一矿工作的通讯。通讯标题为《爱在感恩时更浓》。其中,每一个小标题都是根据小标题下面写的一首诗。第一个小标题为:年少已知愁滋味,总有心事上眉头。书中寻觅解忧草,立志做个有用人;第二个小标题为:熬尽灯油勤读书,七年积累始学成。功名利禄不为动,拳拳赤子报恩心;第三个小标题为:多年心愿终达成,勤于实践打基础。情到深时人更美,爱在感恩时更浓。三个小标题既是对故事的概括,也表达了故事主人公各个阶段的想法与感情。这个标题也被我报社评为好标题。
当然,在创造新的诗句时要根据新闻报道的客观内容,全面把握情境,将字、词、句与篇章内容融会贯通,使标题的语音由平板而起伏有致,使语感由平凡而变得灵动,使创造的诗词标题在形式上,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赏心悦目。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