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研究

2016-12-14李谋涛罗子豪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徽州民俗文化遗产

李谋涛,罗子豪

(1.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黄山新城实验学校,安徽 黄山 245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研究

李谋涛1,罗子豪2

(1.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黄山新城实验学校,安徽 黄山 245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已初步构建起一套科学保护机制与体系。通过分析徽州民俗体育保护困境,借鉴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四种保护策略:引入学校教育,发挥文化传承功能;选准传承人群,加强对传承人的关注与保护;立足基层,培养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构建和谐的传播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俗体育;传承;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公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被纳入保护序列。2003年我国开始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后制定一系列的意见、条例、公约、法规、法律,已初步建立了从国家至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制度和体系,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徽州民俗体育是我国独具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它植根于徽州文化土壤之中,与宗族祭祀、民间游戏、娱乐、养生、竞技等文化融为一体。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徽州民俗体育丧失原有的生存土壤与物质载体,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面临着失传的境地。如何更好地保护徽州民俗体育已迫在眉睫。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着眼,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徽州民俗体育发展相契合,将更加有利于徽州民俗体育传承与保护。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引领了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航向。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在悠久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P14-16)。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方向与责任。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并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3]P?。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截止2014年11月11日,我国已公布了四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徽州地区的祁门傩舞(第二批)与绩溪手龙舞(第四批)已成功纳入其中,为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保护工作指明前进方向。2006年11月文化部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将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至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机构的保护制度。

2 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现状

徽州(现黄山市)自秦代以来,先后设置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设徽州府,历宋、元、明、清,辖歙、黟、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新中国成立后,婺源县划归江西省上饶市,绩溪县划归安徽省宣城市[4](P120-124)。徽州民俗体育指是广泛流传于徽州六县的文化形式,是徽州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1 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困境

徽州地处我国皖南丘陵山地,境内高山环绕、峰峦叠嶂,“其地险狭而不夷,其土騂刚而不化”,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5](P18-24)。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相对封闭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武术、灯会、民舞、嬉舞等四大类别的徽州民俗体育活动,为保持徽州民俗体育传统技艺原真性、稳定性与完整性的传承提供了客观条件。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徽州民俗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受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农村交通不便,造成村落之间缺乏文化交流。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路径主要是依赖于传承主体的亲身示范与口传心授,由于传承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少有人撰写专门的书籍与史料记录下徽州民俗体育的形成原因、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仅有一些村志、县志与府志存有零星记载。其次,徽州民俗体育广泛散落在徽州农村地区,受限于当时历史、社会与经济条件,无法使用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数字化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对其原真形态进行采录与保存,从而缺乏系统、完整与全面的记录。最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徽州地区逐渐摆脱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年轻人越来越钟情于现代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定居。虽然有少数的年轻人留守并生活在农村,价值观念的变迁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徽州民俗体育的经济效益,一旦不能满足经济价值的要求,就不再有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热情。随着老一辈的传承人相继离世,徽州民俗体育必将丧失传承者与保护者。留存书籍与史料的匮乏、采录与保存资料的缺失再加之社会文化的变迁徽州民俗体育的生存发展空间被压缩,并直接导致徽州民俗体育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2.2 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成功保护范式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6](P28-28)。因此,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定义为:是由徽州人民世代相承,根植于徽州文化土壤之中,与宗族祭祀、民间游戏、娱乐、养生、竞技融为一体,是徽州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既是徽州民俗体育典型代表,同时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点,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7]。随着2007年《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许多省市相继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一步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基础。安徽省以此作为契机,将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与江西省婺源共同建立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古徽州“一府六县”地域列为保护范围。建立了徽州区呈坎镇、歙县许村等保护利用示范区,大力保护徽州板凳龙、大刀舞等民俗体育项目。政府在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同时,也力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和谐共处。“十一五”期间,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充分运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各项相关保护优惠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徽州民俗体育活动。通过抢救性保护、传承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等三种方式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见表1),使得该类民俗体育活动在一定区域内得以保存与流传,并构建起一套适合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体系。

表1 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 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启示

3.1 政府支持是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坚实后盾

徽州民俗体育是徽州地区历代先人创造的结果,是徽州人民的文化记忆,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要成功的对其进行抢救与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与财政支持。长期以来,政府对徽州民俗体育仅采用常规性政策保护,缺乏长远性的规划,没有形成完整的保护构架与机制。因缺乏政府的经济支撑,难以保障项目必需的专项保护经费,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与资助无法落到实处,导致许多徽州民俗体育活动得不到及时保护而濒临消亡。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已经充分说明,政府应制定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法规文件,加强政策引导,高度重视徽州民俗体育保护工作,将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科学的政府管理机制,抓住国家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机遇,将部分徽州民俗体育纳入实验区保护范畴中,使之成为实验区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政府作为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后盾,应充分发挥保护的主导作用,建立村落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组织,改善保护经费缺乏、相关人员培训困难等薄弱环节,扩大徽州民俗体育的影响力,形成政府与民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保护合力,从而构建一套自上而下的政府保护体系。

3.2 采用多种方式保护徽州民俗体育

目前,对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采用抢救性保护,传承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三种方式,主要围绕保护其“本真性”展开。以祁门傩舞为例,采用抢救性的保护方式,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演出过程进行录像保存,成立祁门傩舞社班,解决其活动经费与老艺人的生活保障,培养年轻的传承人[5]。徽州民俗体育具有不同的项目特征、生存现状以及传播途径,依据项目的发展状况,徽州民俗体育应采取多种保护方式。以抢救性保护为主的项目,要以记录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途径为主,对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技能与知识进行抢救性收集与记录。以传承性保护为主的项目,建立专门的兴趣班或传习基地,聘请该项目的传承人担任指导老师,进行知识普及与传播,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以整体保护为主的项目,应该保持相对完整的特定区域并制定保护规划,定期进行表演或者竞赛。另外,生产性保护与馆藏性保护也可作为徽州民俗体育保护方式的重要补充。对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生产中加以保护;一些濒临消亡的项目,建立档案与数据库,对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珍贵资料,采用馆藏的方式进行保护。

3.3 挖掘徽州民俗体育的多重价值

徽州民俗体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发展的重要路径,并非是唯一路径。徽州民俗体育应当从项目特征入手,充分发掘其具有的休闲、经济、教育等方面价值,多重构筑徽州民俗体育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平台。挖掘徽州民俗体育的健身价值,突显其休闲特性,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徽州民俗体育经济价值入手,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宗旨,不失时机地把文化与经济联结一起,将徽州民俗体育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丰富黄山市旅游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徽州民俗体育的教育价值,鼓励大中小学生开设适合学校教育的徽州民俗体育相关课程。另外,政府应积极对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的徽州民俗体育进行申遗,准备申遗所需的材料,划拨专项申遗经费,将一些濒临消亡且项目价值较高的徽州民俗体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3.4 科学保护机制是徽州民俗体育得以延续传承的基石

建设一支熟悉徽州民俗体育基本状况、熟知法律法规、掌握保护方法以及通晓保护项目基本内容的专业性队伍,是构建徽州民俗体育科学保护机制的基石。建立科学保护机制要明确管理队伍主体,确定专管部门,保护工作落实到人,对各级管理人员采取责任明确、权限清晰、工作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传承人队伍是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核心环节,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徽州民俗体育,给予学习经费的资助,帮助更多的人树立自觉传承与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意识。科学保护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国家、地方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制定与国家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是延续徽州民俗体育的重要手段,出台相关文件切实为传承与保护事业做实事,定期给传承人发放基本生活津贴,辅以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调动传承人为传承与保护工作更好地推进的积极性。从而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徽州民俗体育保护机制,促进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延续。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策略

4.1 引入学校教育,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人民群众是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者与保护者,重点培养广大的青少年保护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的意识。目前,全国许多高校成立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机构,如徐州工程学院与地方文化系统签订共建协议,形成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开展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系列课程建设,采取1+1互动模式,安排一个专业教师与一位民间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程,让学生充分领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7]。学校教育作为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重要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开展徽州民俗体育传承、保护与发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势在必行。目前,徽州地区有高校设立了徽州文化研究所,为徽州民俗体育的发展与研究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也形成一系列卓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始终未将徽州民俗体育引入学校教学体系中。根据时代发展与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需要,只有将徽州民俗体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让广大学生、青少年了解并认识,在学校的学生与青少年中形成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观念与意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良好氛围。

4.2 选准传承人群,加强对传承人的关注与保护

徽州民俗体育是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演变而来的,在特定的区域流传,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传承人是徽州民俗体育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以口传身授、约定俗成的方式传承与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观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脱离了世世代代生活的环境,徽州人民对徽州民俗体育的认可度逐年降低。因此,选准传承人群对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至关重要。在传承工作中,传承人既要精通徽州民俗体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富有实践经验,不会破坏徽州民俗体育原真性,能使民俗体育更加完整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传承人对徽州民俗体育的宣传更具有说服力,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鼓励与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到传承徽州民俗体育的工作中来,壮大传承队伍,促使徽州民俗体育代代延续。

4.3 立足基层,培养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

徽州民俗体育蕴含着徽州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核、思维方式与文化空间,其保护与发展离不开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工作,应该立足于基层,在充分尊重基层民众文化意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基层民众对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目的与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保护徽州民俗体育的热情。当地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徽州民俗体育保护力度,与地方媒体合作,进行多方位宣传或公开出版徽州民俗体育的有关书籍和影像制品。利用民俗活动节日,举办徽州民俗体育的表演或展览,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充分发动当地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对愿意参与徽州民俗体育的年轻人进行引导与鼓励,这无疑能够激发基层民众参与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意识,对徽州民俗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叶村叠罗汉为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家族传承困难、村民参与兴趣减弱与经费缺乏已致叶村叠罗汉活动难以为继。2008年,在当地各级政府支持下,叶村被确立为黄山市第一个“全国民俗文化村”[8]。同年,叶村叠罗汉成功纳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了叶村叠罗汉传习基地,对叶村叠罗汉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培养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如今叠罗汉已经被打造成为叶村的文化品牌,在全村基本形成尊重传统文化、自觉保护叠罗汉的共识。

4.4 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构建和谐的传播模式

保护徽州民俗体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对外交流是进一步拓展徽州民俗体育保护的新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利用民俗节日与庆典、“文化遗传日”等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精彩文化展览与讲座,充分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徽州民俗体育。二、利用黄山市作为国际性旅游大都市的良好社会环境,举办活态演出与实物展览,为徽州民俗体育的实景展现搭建平台。近年来,黄山市主办了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展示全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活动期间对徽州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行了集中展示,搭建交流普及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保护,对于推动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9]。三、加强国内外高规格、高品位的文化往来,定期举办黄山国际旅游节,开设“民俗体育文化论坛”板块,虚心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的保护经验。将特色与品牌的徽州民俗体育推荐出去,推动徽州民俗体育与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拓宽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播与发展空间。

5 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的建立为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应充分认识徽州民俗体育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开展项目普查工作,对徽州民俗体育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流传区域、生存环境与传承保护现状进行系统调研,在普查基础上依据项目特性对徽州民俗体育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与方式。另外,徽州民俗体育保护也应借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定长远的保护规划,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徽州体育项目,建设徽州民俗体育保护名录体系,将徽州民俗体育纳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范畴,以此实现徽州民俗体育的可持续传承与保护。

[1]墨绍山.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进展、议题及趋势——基于2011年相关面板数据的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13(6):55-6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图典(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5]柯灵权.歙县民间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6]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7]李俊喜.徽州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洪愿.叶村“叠罗汉”的调查与思考[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9]李跃波,晋文婧.第二届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歙县开幕[N].安徽日报,2015-11-11(1).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Folk Sports in Huizhou fro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erspective

LI Moutao1, LUO Zihao2

(1.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2.HuangshanNewTownExperimentalSchool,Huangshan245000,China)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has been initially set up a set of scientific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uizhou Folk Sports protection problems and the Huizhou Folk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is study had been probed into the enlightenment of Huizhou Folk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Huizhou Folk Spor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olk sports in Huizhou protection strategy, namely bringing into school educ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heritage, selecting heritage groups, strengthening the care and protection of heritage; cultivating awaren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local people based on the grassroots level;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 construct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mo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uizhou Folk Sports;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03-06

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82ZD)。 作者简介:李谋涛(1987-),湖南永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

G812.4

A

1009-9735(2016)05-0147-05

猜你喜欢

徽州民俗文化遗产
冬季民俗节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徽州绿荫
民俗节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