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垦区引种鉴选国内外19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2016-12-14于振东刘香萍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驯鹿干草

于振东,刘香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黑龙江垦区引种鉴选国内外19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于振东,刘香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在黑龙江垦区对19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测定不同苜蓿品种的越冬率、株高、干草产量等常规指标。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苜蓿品种越冬率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龙牧806、龙牧801、肇东、越冬率极强,全部为100%。株高较高的品种分别是龙牧801为100.3cm、龙牧806为99.4cm、驯鹿为97.5cm、肇东为97.2cm。干草产量,其中龙牧806为773.4kg/亩(1亩约为667m2),龙牧801和驯鹿分别为756.9kg/亩和713.4kg/亩,肇东666.9kg/亩。龙牧806、龙牧801、肇东、驯鹿在黑龙江垦区综合生长状况表现最好,适合进一步推广。

黑龙江垦区;苜蓿;评价

苜蓿是当今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具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称[1]。因此,扩大苜蓿种植面积,增加其产量,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又可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和保护生态环境[2]。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多年生豆科牧草,还具有高产、营养价值高、抗性良好、耐刈割、适口性好、能改善羊肉品质和提高乳品品质等优点[3]。我国种植业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粮—经二元生产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草业已经成为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北方地区有大量可利用土地,且正在谋求经济转型,因此在黑龙江垦区种植推广苜蓿,对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垦区19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引种评价,可降低垦区盲目引种带来的损失,对垦区苜蓿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地设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农垦苜蓿引种试验田,该区域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该区地理位置北纬45°46′~46°55′,东经124°19′~125°12′之间,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年日照时数为2726h,年太阳总辐射量491.4kJ/cm2。全市年平均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39.2℃,极端最高气温39.8℃,年降水427mm,具有大陆性强、温差大、季风性明显、降水量少的特点。实验土壤为黑钙土,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和钙化过程。土地结构好,黑土层多在20~40cm,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0%~3.5%,土壤地下水位低,无盐碱积聚,耕性好,但抗旱能力较差,有轻微风蚀和水蚀,盐基饱和度一般在90%以上,并以钙、镁为主,表层呈中性,向下逐渐变为碱性,土壤肥力较高。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自于国外的19个苜蓿品种,参试品种及来源详见表1。

表1 参试苜蓿品种及来源

1.3 试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19个苜蓿品种随机排列,实验地播种时间为2014年7月10日,实验小区面积6m2(2m×3m),3次重复,条播,行距为30cm,每个小区播种10行,播深1.5~2.0cm,播种量2.25g/m2。苗期人工拔除杂草。

1.4 测定项目

1.4.1 越冬率

观察统计出翌年返青时成活基数(每平方米内株数),再用翌年返青时成活基数(每平方米内株数)与秋播的苗木基数(每平方米内株数)进行比值计算,最后计算出每个品种的越冬率。

1.4.2 株高

在初花期刈割前测定,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测定其自然高度,最后取平均值记为该小区的平均株高。

1.4.3 干草产量

首先于当年初花期,对实验样地的各个品种试验区域进行刈割测定,之后将刈割品种在实验室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直至恒重。烘干后的各个品种的苜蓿即为干草产量。

1.5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应用MicrosoftExcel进行整理,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分析。

2 数据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率

越冬率是体现紫花苜蓿抗寒性的一个关键指标。由图1可知,品种越冬率最好的分别是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三者越冬率都为100%,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是敖汉、皇后、驯鹿、苜蓿一号、斯贝德,分别为98.2%、96.9%、96.8%、96.4%、95.5%,五者差异不显著(P>0.05)。而北极星、DS310FY、WL319HQ、WL168HQ、32IQ、巨能-CR与前五者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3.5%、92.1%、91.8%、91.4%、90.5%、90.1%,其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第十五、十六位分别是SK3010、CW200,为93.5%和92.1%。两者者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与北极星、DS310FY、WL319HQ、WL168HQ、32IQ、巨能-CR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WL354HQ、TG4、Secure差异显著(P<0.05),越冬率最差的是Secure,越冬率仅为85.5%,其与后两位TG4和WL354HQ差异不显著(P>0.05),TG4和WL354HQ越冬率同为87.4%,根据参试品种分别比较得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越冬性能表现最好,并且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植株越冬性高的分别是龙牧801、龙牧806、肇东、以及敖汉、皇后和驯鹿。

图1 各苜蓿品种越冬率(P<0.05)

2.2 株高

植株生长高度是描述牧草生长状况,反映其产量高低较为理想的一个特征量。植株高度既是衡量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草地生产能力的生产指标。由图2可知不同苜蓿品种的差异性显著(P<0.05),最高的是龙牧801,达到了100.3cm,其次为龙牧806、驯鹿、肇东、DS310FY、巨能-CR、WL354HQ,分别为99.4cm、97.5cm、97.2cm、95.5cm、94.0cm、93.2cm与参试品种龙牧801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差异亦不显著(P>0.05),第八位、第九位、第十位、第十一位,分别是北极星、SK3010、TG4、皇后,为88.9cm、88.4cm、87.7cm、86.2cm,其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与前七位龙牧801、龙牧806、驯鹿、肇东、DS310FY、巨能-CR、WL354HQ差异不显著(P>0.05)。第十二、十三、十四位分别为Secure、寒苜一号、CW200,其中Secure、寒苜一号同为84.8cm,CW200为84cm,并与32IQ、WL319HQ、WL168HQ差异不显著(P>0.05),32IQ、WL319HQ、WL168HQ株高是82.1cm、80.5cm、78.6cm,倒数后两位分别为敖汉与斯贝德,为78.7cm和74.5cm,其中敖汉与斯贝德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Secure、寒苜一号、CW200、32IQ、WL319HQ、WL168HQ差异不显著(P>0.05),而斯贝德与Secure、寒苜一号、CW200、32IQ、WL319HQ、WL168HQ差异显著(P<0.05),所以,植株高度高的品种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驯鹿、肇东。

图2 各苜蓿品种株高(P<0.05)

2.3 干草产量

产草量是衡量苜蓿品种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草地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苜蓿的产草量是指单位面积上苜蓿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地上部分各种器官的生物量的和。研究不同苜蓿材料的产量特性可以确定不同苜蓿材料的生产性能,对苜蓿的引选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由图3可知,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龙牧806达到了773.4kg/亩,其次是龙牧801和驯鹿分别为756.9kg/亩和713.4kg/亩,且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分别为肇东、SK3010、WL354HQ、巨能-CR、干草产量是666.9kg/亩、655.3kg/亩、639.1kg/亩、638.7kg/亩,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与前三位龙牧806、龙牧801、驯鹿差异显著(P<0.05)。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为DS310FY、北极星、皇后、Secure、TG4干草产量是605.4kg/亩、599.7kg/亩、598.4kg/亩、598.2kg/亩、586.7kg/亩,其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与肇东、SK3010、WL354HQ、巨能-CR、差异显著(P<0.05),最后几位为WL319HQ、CW200、32IQ、寒苜一号、WL168HQ、斯贝德、敖汉,分别为572.1kg/亩、564.5kg/亩、557.6kg/亩、554.7kg/亩、551.7kg/亩、531.7kg/亩、528.7kg/亩,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与DS310FY、北极星、皇后、Secure、TG4差异显著(P<0.05)。因此,干草产量最大的分别是龙牧806、龙牧801、驯鹿、肇东。

图3 各苜蓿品种干草产量(P<0.05)

3 讨论与结论

根据国内文献介绍可以了解龙牧801苜蓿抗逆性较强。龙牧803苜蓿以丰产性较好为其主要特点。且龙牧801苜蓿特点是抗寒,耐碱性较强,而龙牧803是栽培条件较好地区丰产性状好。肇东苜蓿则是北方优质地方品种,高产且抗寒性极强,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引种过,驯鹿苜蓿在相关人员的比较试验中,得出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参试苜蓿品种并且干草产量也较高。本研究表明,在越冬率方面,龙牧801、龙牧806、肇东都是100%。与其他品种有显著差异,抗寒性极高,之后敖汉、皇后、驯鹿分别是98.2%、96.9%、96.8%,并且三者差异不显著;在株高方面,最高的是龙牧801为100.3cm,其次是是龙牧806、驯鹿、肇东,株高分别为为99.4cm、97.5cm、97.2cm,并且四者差异不显著;在干草产量方面最高的是龙牧806、龙牧801、驯鹿、肇东为772.4kg/亩、756.9kg/亩、713.4kg/亩、666.9kg/亩。

龙牧801、龙牧806、肇东、驯鹿为供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优良品种,它们具有越冬性好,植株高大,干草产量高等优良特点,适宜在黑龙江垦区推广种植。

[1] 耿华珠.中国苜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王亚玲,李晓芳,师尚礼.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分析与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5):8-15.

[3] 南丽丽,师尚礼,张建华.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发育能力研究[J].草业学报,2014(4):117-124.

[4] 张立全,张凤英,哈斯阿古拉.紫花苜蓿耐盐性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2(12):296-305.

2016-07-14

于振东(1994-),男,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刘香萍(1979-),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项目(HNK125B-12-06)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0.003

S541

A

2095-9737(2016)10-0006-02

修回日期:2016-07-15

猜你喜欢

黑龙江垦区驯鹿干草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驯鹿人
假如人过驯鹿的生活
Around the Farm
圣诞驯鹿来了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黑龙江垦区闹春耕
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