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016-12-13胥惠方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课程体系改革

胥惠方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为理念,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构想,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体系 改革

一、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面临新课程这一大背景下努力调整自身,使之逐步接受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同时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因此,改革《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刻不容缓。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的特征

新课程建设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为理念。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学校应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为主要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改变课程之间融合性差、课程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缺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融入课程体系的每一方面,达到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的目的。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调节课堂氛围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强调学习方式的独立、自主。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

在新课程这一大背景下,一方面,该课程依然遵守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单一的课程讲解。以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另一方面,《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缺少指导性的教学范例,使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不知所措。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不明显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环境下没有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依然运用传统的教育观念育人。在知识结构方面其必备的知识应该包括一般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等,而现状却并非如此。多数教师缺乏教学知识,导致教学能力的下降,无法用有效的办法和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因其接受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综合学习效果有所差异;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枯燥使学生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兴趣。

三、构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

(一)改革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

在内容设置方面,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首先构建主体课程。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内容作为主体课程内容,然后在主体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扩展,提高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然后,开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合作能力的课程,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发挥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作用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应努力调动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中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创新教师授课理念,树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新型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应秉承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明确学生需求的同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度。教师还应具备评价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思想指导与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其性格、意识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对课堂固定模式和课堂上的约束力产生反感、厌学等情绪。因此,对于课程的设置就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强课堂活跃度,减少学生反感及厌学的心理情绪,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理是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缺少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自主探寻问题。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改革构想的形成和推行必然需要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完善和充实课堂内容。虽然现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现今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坚持内容的创新、观念的转变,使课程体系改革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之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改革备忘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改革创新(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