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16-12-13何锦标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策略

何锦标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外,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效果更好,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数学素养与健全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我在广东梅州山区支教期间更深刻体会到,山区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在心理和情感方面有一定的失落。教师更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实出发,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引导,有效地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挖掘数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内容

数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与教学环节,还要结合学生特点挖掘出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带着新的思路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在教学《元角分》时,结合小学生乱花零钱的现象,对其进行节约意识和正确理财的教育等;在教学《时分秒》时,根据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学习和生活作息时间的实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克服做事拖拉的心理问题和改正懒惰的不良习惯的教育。

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乐学、好学

数学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相互交融的活动,教师要多发掘学生的优点,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不敢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总感到自己受到忽视而常有孤立之感;在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唯恐失败而百般推辞和躲避。由于他们经常自我否定,心里就形成了“我是差生”“我不行”的自我否定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全面地评价自己,使之培养起“我不差,我也行”等自我肯定的意识。在课堂中多关注学困生,只要我们把问题具体化,小步子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例如在分组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让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分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讨论比较简单的问题,同时让小组成员根据各人的爱好与能力,主动扮演不同的组织角色,如汇报人、记录人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尝试、体验主持的快乐感和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赏识别人,也学会了赏识自己,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爱上数学。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教师在教学导入过程中要通过实物、课件等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完全带入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数学学习情境中,把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进行有效学习。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教是为了不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一种自主的境界。多让学生上台讲解题或上讲台前板演,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发挥团队的精神,请某一小组的组长上台讲解解法,再请其他组员作补充和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后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做到无师自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要敢于让学生想、说、做,敢于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反比例》时,开展“竞赛与合作”的游戏活动,几组学生进行判断比赛,要求同组同学共同判断,看哪个小组判断得又快又准,并说出为什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含义及关系,感悟它的重要性。

四、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形成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策略,即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通常它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发展,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希望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评价。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每取得一点成就,如能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便会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用亲切友善的笑容,常挂在嘴边的评价语言,如“你说得非常好”“你真棒”“很好”“你很聪明”“再想一想”“这么难的题你也做出来啦,你成功啦”等等,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得到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万倍的信心,自觉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使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如果一个学生很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做事就会缺乏自信,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样样不如人,就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以表扬为主,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感,这对后进生尤其重要。如在六年级《圆形的周长》围圈游戏活动中,我特意请后进生来当裁判,让他们在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中感知半径与周长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此外,我还多布置实践性作业,少布置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