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途径探究

2016-12-13徐嘉仪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情感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

【摘 要】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很受重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据重要的比重。情感教学既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本文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确当前发展现状,指出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课标;情感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很受重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据重要的比重。情感教学既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类主观个体在接触客观事物的时候对于客观事物是不是符合个体需求的态度的反映,正面的反映可以推动人类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正常情况下情感是伴随着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的深入自然而然出现的,可以激发出主观个体相应的行为和意志。一方面,人类的认知对于自身个体的情感有整理和组织的效用;另一方面,情感也有促进人类主观个体认知客观事物的效用,对人类主观个体的行为也有影响效用,在这两重效用之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行为会发展的愈加深入。赞可夫是俄罗斯的著名教育学家,他非常认可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相关教育理论思想中,他把情感教育摆在最首要的地位,同时极为肯定学习的内在诱因。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现实状况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求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阅读较为简短的文章或片段从而达到相应的阅读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要求小学生们能够感知篇章的情感主题,自发的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进而开拓和纵深学生们的情感世界。但是,在过去这几十年传统教育的发展的进程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于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忽视了语文学科富有的人文性特质,从而使教师轻视了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的情感教育。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新的教育观念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且也获得了一些成绩与肯定。可是,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传统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考试的工具之一。

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一线教师一定要能够把学科的自身特性和学生的具体身心发展特征结合起来,合理的引导学生们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我国的文字与语言,重视书面知识与情感教育的结合,使得学生们自发的在情感接触沟通的过程中自愿的去学习、理解、探究文字与语言。

三、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途径

1、恰当运用语音语调来加强阅读的情感

在语文阅读中,语速、语音和语调是展现文章主题情感的一个关键的途径。恰当语音、语调和语速对准确理解文章的作用极为有效,同样的话语,如果使用不一样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表达,所传递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情感的构建。事实上,学生如果想要较好的朗读文章,首先必须要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会在朗读中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以各种形式来锻炼学生朗读课文,并会明确指出在朗读时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表达,借此来考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借助多媒体激发阅读情感

教师能够借助电脑、电视、投影、音频、动画等各种现代化的科教手段,并把这些手段有机的综合运用起来,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试听结合、信息丰沛,让学生能够直接获取到更为生动的感受与知觉,启发学生对文章情感的认知。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语言手段的使用,因为再好的情境也需要语言的表述来实现。

3、教师展现激情深化阅读情感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小学阶段的基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人,因此教师的阅读习惯、水平和技巧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充分展现自身的情感,并能以个体的真情实感激起群体学生的共鸣。在遇到文章中的特定情境时,教师的眼神、姿态、表情等都会对感染到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有把文章蕴含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在通过恰当的方式外化传递给学生们,学生们接收到情感讯号后,再把这种情感代入与文章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二,教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教学和生活氛围。要想达成上述情感传递的良性循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前提,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会给学生们提供自由的心理空间,对于学生在学习是情感的启发和深入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同时也完全满足了学生们独立、自我、理解和信任等需要。

第三,教师能掌控课堂教学情境的创建。因为不管是欣赏艺术,还是创作艺术,触景生情都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情感活动,这恰好体现了情感的情境性特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适当创建的教学情境对于唤醒和启发学生的情感非常有效,并借此情境还能进一步达到情感的深化。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创建语文阅读的教学情境,除了科技教育手段外,老师还要在授课时注重个人语言的运用,这样才能顺畅的将学生引入到课文中的特定情境。

4、采用联想使阅读情感具体化

阅读对于学生的审美有直接作用,在阅读时学生对于某个字、某个词的使用,不断琢磨,反复思索,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升华语言文字的美感,于此同时,在不断提高对于美的认知时进一步深化为对美的创造,而这恰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而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之中,想要达到强化学生们语文情感的构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能够激起学生们对于情感思想的联想。因为,一旦我们唤醒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下一步就是要对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和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相应的联想和纵深。学生产生联想有可能不是很真实、也会有些夸张,也有可能是真实的。这样的联想是在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之上开展的拓展,既可以使文章的思想感情更为丰沛,也可以让学生对原文作者的写作素材进行一次新的创作,同时把自身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构建有促进效用。

总之,把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既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又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所以,一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体验更丰沛的情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总结、交流,不断的完善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最终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中玲.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 赵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34-35.

[3] 金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4.9.22.

【作者简介】

徐嘉仪(1992.05-)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教师,二级职称,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情感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