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理寻源 探究竟问根
——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归理
2016-12-13唐晓红
文/唐晓红
依文理寻源 探究竟问根
——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归理
文/唐晓红
如何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这一过程,通过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真正实现“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又是一年花开时,又到了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时候了。一天早上,当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读书时,我突发奇想:如果我是一名学生,凭着直觉我会对哪几个地方感兴趣;我会理解、关注哪几个问题。我试着把自己当一名学生,放开所有束缚,重新去读,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抓住作者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我紧紧抓住两个时间点——“四五十年前”“今天”,通过这两个时间点,抓住作者行文思路:先写自己内心感慨—回忆自己在德国时所见情景—今天再到德国的内心感受。沿着作者的行文思路,轻而易举地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第二,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我没有像以往直奔关键点去理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而是紧紧抓住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这句话,我思索:为什么会感到吃惊?因为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丽景色。通过花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深入理解文字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想法:德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做?虽然不是课文教学重点,但是却引起了我的主动思考。
我尝试着把我的思考化作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初读课文,抓两个时间点,理清文章脉络;第二步,深入研读,抓关键句——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理解爱花之真切;第三步,由文字走进作者,抓情感线索,理解“吃惊”;第四步,回归自我,抓住“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谈自己看法。
我又一次带着我的理解重新走进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循着作者的思路达成从文字、情感、自我成长这样的阅读体验。感觉在彼此的交流理解中,有一种东西悄然而生:每一个阅读的个体在阅读体验中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获得的情感体验却是不同的。这样的课堂,其实完成了阅读的几次改变:从文字到作者,从作者到自我。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实效的阅读,因为它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透过文字本身,看到真实的自己。
对比以前 “四步走”教学过程——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好做屋的材料);第二步,直奔重点,抓关键语句“多么奇丽的景象,多么奇特的民族”(屋子的框架已经做好);第三步,抓住句子,分别理解奇丽、奇特(帮着把学生赶进屋子,进入我们设置的“圈套”);第四步,升华主题,理解德国民族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学生在做好的屋子里放声高歌)——在对比中,越发感受我的鞭子是这样高扬着,难怪每一次深入课堂教学,我总会发现无论怎样调动,学生离文字本身、离文字背后的情感总有一定的距离。不管是热烈的讨论,还是静静的思考,距离是那样真切存在。原来正是我们教师自己在制作束缚孩子的屋子。
施茂枝教授曾说,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因此,我认为教学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桃花心木》这类的心理感悟的散文随笔,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挖掘文本的理,找准作者“情”的出发点。
“理”主要是指文理,就是文本自身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本质特征。特别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样大家的散文随笔,不仅具有形象性,其内在的逻辑和思路也十分严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内部,把握和领悟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逻辑,找准作者“情”的出发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流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使教学走向有效与深刻。
第二,关注孩子的期待,找准学生“理”的起点。
记得曹明海先生这样说过,读者解读文本前就存在或具备一种条件,诸如读者的文学修养、生活经验、审美水平、艺术趣味和思想倾向等,这是一种有主观客观等复杂因素综合而成的解读“先结构”。读者在阅读时,解读经验、解读心理以及与问题相关的解读知识都被相应地激活,从而构成一种具有解读指向性的整体心理态势,也就是期待视野。
比起成人,儿童的期待视野更为复杂。教学时,关注并尊重孩子的期待视野,才是真实有效的文本、编者、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也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真沟通。比如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怀念母亲》(人教版 六上),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理解比较生涩,只是把这样一种情感定位到怀念祖国、怀念故乡的模式化概念,这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力就很重要了。
第三,重视学法指导,找准学生“学”的拓展点。
阅读教学最终要归结于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方法:
一是选择重点语句构建整课的教学框架。文本的教学显然不能面面俱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有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既是指适合学生理解的,又是指对文本解读有益的。比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抓住两个时间点,抓住“吃惊”“奇异”“奇特”这几个词语展开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我让学生们了解季羡林老先生。找来《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怀念母亲》等文章,通过语言文字走进季先生的心灵,了解季先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留给我们不朽的精神财富。透过文字,缩短时代差距,拉近孩子与季老的心灵距离。
这次经历,让我在不一样的重复中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的魅力。我由衷感到课堂因尝试而精彩。只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课堂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真正魅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