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016-12-12赵岩
赵岩
摘 要:灾害的多发给城市带来的损失和精神创伤长期困扰着人类,应急避难场所的不足与缺陷使受灾人员无法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到达安全场所,导致二次伤害的增多。通过对国内外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现状、自身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以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原则为出发点,解决城市日益紧张的空间与突发灾难所需的紧急避难场所的矛盾,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对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提出的合理性要求。
关键词:应急避难;综合防灾;行为和心理;以人为本
近年来,城市灾难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地震、水灾、暴恐等一系列自然以及人为灾难严重地威胁到城镇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表1.1)。通常灾难发生时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主观意识缺乏以及客观条件不完善都是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的主要因素。主观意识主要体现在受灾人群的避难常识与心理,避难常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避难心理则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及逃生意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拯救自己以及他人;客观条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于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上不够合理,不能够满足大众在突发情况下的基本需求。
表1.1 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突发灾害
一、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是指长期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如公园、操场等)辐射范围之外的区域突发灾害时,为了使受灾人员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突发灾害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安置救援起到重要作用,及时地避难能够避免突发灾害对受灾人员形成次生伤害。
二、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情况
美国在避难场所的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端,各类避难所中除了基本的地震避难所、爆炸避难所、火灾避难所、暴风雨避难所外,还包含飓风避难所、生物和化学灾难避难所、核辐射避难所等特殊和有针对性的避难所。每一种避难场所都是根据避难需求进行设置的,不同的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会启动不同类型的避难场所。[2]美国最大的新奥尔良民防掩蔽工程可容纳10万人,内部寝室、办公室、药品库、粮库、电站、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施配备齐全,还针对地震和战争设置了具有防震和抗冲击波功能的防爆门。
瑞士的民防掩蔽工程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民防掩蔽工程像树的根系一样相互连通并不断发展。其内部功能齐全,设有地下避难空间、指挥所、设备仓、医院等,储备的粮食及饮用水至少能维持受灾人员两周以上的基本生活。
由此可见,美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在民防掩蔽工程上充分考虑各种灾害因素,并加以预防。将其规划到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公共空间,对其合理改造形成室内或室外应急避难系统,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庇护所。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从日本建筑师的作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很重视建筑的抗震能力,重视城市避难的研究,在避难所的建设方面较为成熟。日本也是最先提出建设地震避难所的国家之一。由于经常发生地震灾害,日本各城市大多规划建设了地震避难场所,并设立了针对多种灾难(如避难场所标牌、避难场所道路标示牌、紧急逃生路线图、紧急出口、抢险救援等)的标识系统,多被放置在绿地公园之中,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地找到就近的避难所。[3]
(二)国内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对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视,许多大中城市随之制定了综合防灾规划,部分城市已经或将要建设避难场所,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十个或是数十个功能形态各异的避难所。避难场所的建立解决了一部分应急需求,但仍然存在应急避难场所满足不了广大民众需求和设施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北京是国内最早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应急避难场所共 32所,初步统计大约可以容纳190万受灾群众。其中有两个最大的避难所:一个是位于朝阳区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避难防灾公园;另一个是朝阳公园,面积大约120万平米,有着完善的设备和开阔的场地,能够在灾难发生时为人们提供安全避难所。
城市中现存的应急避难所大都以绿地公园的形式存在,但其真正的使用情况如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三、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上的缺陷
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是一个需要普及的城市基础配置。然而,从全国区域来看,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呈以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分布较多。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分布较少的格局;从城市区域来讲,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分布于城市绿地,绿地面积从市中心至郊外呈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格局,然而人口密集的商圈、车站等公共场所因缺乏绿地而成为形成分布盲点,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因为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在城市规划初期,没有将应急避难场所落实到规划中,导致灾害发生或者认识到灾害的破坏性后盲目加建,对分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未进行可靠考证。
(二)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综合防灾能力弱
目前,我国现有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以抗震为主,很少有海啸、洪水、火灾、暴恐等突发灾害的应急避难场所,当这些灾害发生时人们没有足够的可以应急躲避的空间,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这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恐惧感。这种单灾种设计的短视行为造成了避难场所定位不准确、功能被消弱等问题,虽然促进了单一方面的发展完善,却忽略了更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层次结构不全面
目前,我国应急避难场所从灾前应急到灾后救援简单划分为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这三种形式都是在灾难发生后为人们提供一些躲避、救援的过渡空间。然而,这些灾后的补救措施并不能将灾害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一味地听天由命,只会使人们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更加恐惧。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多数集中在城市绿地,没有将城市其他空间和周边资源合理利用,层次结构未实现多元化。
(四)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存在问题
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国内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形式的单一,导致其设施建设以大型的、长期的、固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尚停留在较低水平。其中大部分设施常年搭建在绿地、广场等城市空间,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4]。
2.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的合理性
(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想要在城市空间紧张的当下建设一些预防灾害的应急避难设施,那就需要赋予这些设施更多新的属性,也就是要考虑功能的平灾转换。如果灾时避难设施在日常能为人们提供休闲、文化、商业以及娱乐等活动,那么它就能更好地被人们认知和使用,也可以达到节约材料和空间的效果。但是,目前落后的设计理念没有将“平灾转换”融入到设计中去,导致其与一般城市公共空间相分离,甚至存在冲突。
(2)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功能不完善
新的设计理念将应急避难设施灾时的应急救援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相结合的做法巧妙地增加了其实际功能性。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不只是灾时的躲避空间,它还具备安抚情绪和营造希望等隐形功能。在设计上除了要考虑受灾人员的生理需求,还应该兼顾灾害初发期灾民的心理需求。正因为对这些需求研究得不够深入,从而无法很好地解决突发灾害避难场所应急救援设施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如何提供这样的功能等问题。
(五)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未考虑人的行为心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避难场所只考虑空间选择,很少将人在避难时的行为及心理因素考虑其中,人在灾难发生时不会像机器一样按照规定好的程序去执行,因为人是会思考和容易产生恐惧的。克服恐惧及将人的思考时间减短是应急避难的第一步,将避难行为及心理研究的相关结果用于指导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构建,将有利于城市灾害防御体系的完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国内对灾害的预防方面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与灾害做抗争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事,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需从自身做起。首先,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谐,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的发生;其次,研究灾害的特性,设计出针对性强、安全系数高的避难场所,为更多人提供安全避难空间;最后,用知识武装自己,多想、多做、多观察,在灾时照顾好自己及周边的人,将受灾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宋小青,陈建伟,张磊,赵秀艳,李欣.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造型设计的特点与启示[J].世界地震工程,2014,(02).
[2]李继东,周长兴,荣博.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以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8,(04).
[3]修济刚,胡平,杨国宾.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4]赵锋,杨豪中,刘晓霞.基于TRIZ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作者单位: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