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瓦当:瓦上的历史在倾诉

2016-12-12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瓦当题跋书法

吴永强

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文明的典型代表,折射出中国古典时期社会的辉煌。瓦当最早见于西周,盛于战国秦汉,后一直为传统建筑所用,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秦瓦当、燕瓦当、齐瓦当等。

熠熠生辉的齐瓦当,历经数千年而不变质,精美的图案花纹,为我们复原了一座座古典宫殿,展现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广袤图景。这片至今生息不断的土地,因一片片瓦的倾诉而具备了历史的传承与畅想。

齐瓦收藏第一人王也,临淄人,收藏的瓦当达1200余种,其中许多是孤品和珍品,为以往著录所未见。著名书画篆刻家王镛参照王也所藏瓦当拓片,创作的题跋作品,为古老的瓦当及其拓片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

踏破历史烟尘的瓦上之马

一匹马,奔腾于北方的天空下。

城门大开,马主人昂首踏入临淄城。这座直到汉代依然“巨于长安”的中国第一都市,“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富庶空前,独具特色。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首齐国,马是其引以为傲的最强资本,千乘之国的荣光绵延800余年。在那个讲究“马上千秋”的时代,马匹的数量反映了国力的强盛。齐人爱马,最著名者是齐景公,他“好治宫室,聚狗马”,有马“千驷”。

后来,奔跑于齐地的马儿随齐国湮没于历史,直到近两千年后,被时光重新挖掘出来。1964年,东周驯马坑开始考古发掘,600多匹景公之马重见天日,举世闻名。又过了一些年,散落于田间地头的“马儿”遇见了齐瓦当收藏者王也。

这些古典的马儿,静静立于一片片瓦当之上,向我们诉说着千乘之国的荣光。

所谓瓦当,就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俗称瓦头、瓦挡、瓦裳,或者茅头。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和木制飞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齐瓦当是以齐国故都临淄为中心,齐境出土的、年代为周至两汉的瓦当。“齐瓦当以齐文化为基础,自始至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它采用经过筛选的黄土做坯,高温烧制,其质地细密坚硬,色泽均匀,表里一致,呈灰或蓝灰色。”王也介绍,他还下了一个定义:“齐瓦当是最能代表齐国的图腾崇拜和民俗民风的文物遗存。”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马,自然进入齐瓦当的视野。

王也介绍,战国时期的齐瓦当以树木为母体,以对称为主要形式,在树的两侧配以形象生动逼真的飞禽走兽或狩猎场景、骑马的猎人等,真实反映自然美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此为齐瓦当区别于其他瓦当的最大特色。

古语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树木是祭坛的象征,装饰以“双兽双马”,用双兽来守护,马象征富裕。王也说:“图腾代表一个民族的理念和思想,用吉祥的寓意,象征氏族部落长盛不衰。”

到了汉代,开始出现文字瓦当。与花纹瓦当不同,文字瓦当用一些吉祥、祝愿的话语直接反映人们的思想状态与精神追求,如天齎、家富北海、万岁、吉羊宜官、宫宜、圣王长兴、大吉宜子万岁等。

从图腾、图像发展到文字的同时,由于生产力的进步,齐瓦当也经历了从半瓦到全瓦、从手工刻绘到模具生产的转变。数百年后出现的印刷术,似乎和此种模具生产有某种互通性。

无论图腾还是文字,都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祭祀、战争、日常生活,齐人傲立于东方,绵延于从春秋到东汉一千余年间,当亭台楼榭随着人世变迁轰然倒塌,作为建筑装饰的瓦当沉入泥土,成为大地的一部分,静静等待新的主人,以新的形式复活其命运。

王也:复活瓦上的齐国

齐瓦当需要一个齐人来复活其命运,这个人叫王也。1960年出生的他,将自己的一生付诸瓦当收藏中。

11月13日,位于临淄城区的齐鲁文化市场,王也带领记者走进他宽大的办公室,品茗之余,他的思绪回到那些与瓦当有关的岁月。

多少年后,他仍能记起最早邂逅瓦当时的情景:1978年,王也下乡插队,一个农民在地里劳作时刨出了一块双兽半瓦当,虽然有泥土掩盖,但尚能依稀看出上面精美的图案。1980年,他被招工进了临淄新华书店工作。读书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开始疯狂搜索书中关于瓦当的只言片语,却每每陷于失望。

闲来无事,他就去乡下转悠。“当时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从田间地头捡拾,有的农民看到图案挺好,就收到家里去了。”那时还没有升值空间、经济价值的概念,一种纯粹的喜欢让他对瓦当爱不释手。

那些年,王也骑着摩托车不断往乡下跑,几年间骑坏了两辆摩托车,也收藏了大量的精品瓦当。1989年4月,城市体制改革允许停薪留职,他第一个报名。一首词,茫然中透露一种坚毅:“二十九年求索,辜负几百卷书。谁言我才有用?感时泪下扑簌。”他准备全力收藏瓦当,“但没钱,穷的叮当响,只好去做汽车配件。”90年代中期,他投资股票,颇有经商头脑,紧跟时代潮流,为收藏瓦当奠定了物质基础。

1997年,王也做广告生意,听说青州有一个老藏家要转让一部分瓦当,马上就去和他谈。“他要的价格非常高,”王也说,“我发现他儿子对电脑非常喜欢,就想了一个办法,和他说,能不能用我的电脑换16件瓦当,他说可以。”

那台电脑,当时价值3万元,是王也从事广告设计和制作的重要工具。换回16件瓦当,广告业务自然没法继续了。此事传开后,有位朋友对他说:“这笔交易不值,你的损失太大!”类似的观点太多,几乎伴随他收藏瓦当的始终,当他成为著名收藏家的时候,还有人问他,你收藏这些破砖烂瓦有什么用?

如今,齐地最好的瓦当,尽收王也囊中。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王也开始有意识进行学术研究。1999年5月,他在临淄建起了国内首家齐国瓦当艺术馆。2002年,为了填补齐瓦当研究的空白,他以个人收藏的齐瓦当为蓝本,编撰、出版了一套十卷本的《齐瓦当拓本集》,之后又续编了第十一至十二卷。该书由时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作序,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撰写书评。此书的出版,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瓦当收藏界“但知有秦,未闻齐燕”的状况,王也由此被誉为:齐瓦当收藏第一人。

“在这个收藏家比肩而立的时代,王也先生无疑是一个独立特行者,他的笃学与慎思,他的坚韧与执着,他的气度与高格,使这一切的成绩成为必然。”——青岛名家美术馆馆长王宁的评语,无疑是对王也最佳的褒奖。

王镛:用书法赋予瓦当新的使命

出于对艺术的天然嗅觉,著名书画篆刻家王镛,这位中国书法界的扛鼎人物,成为齐瓦当新的“形象大使”。

早在2002年,王镛便为王也出版的《齐瓦当拓本集》题写过书签。2014年末,王也与王镛合作出版了《寸耕堂题跋——天齎楼藏文字瓦当六十品》,第二年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山东齐鲁美术馆和青岛名家美术馆相继展出,一时观众如云,好评不绝。学者蔡程赞扬道:“这部作品不但是王镛老师的杰出大作,也会成为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吴昌硕纪念馆副馆长金翔赋诗曰:“藏瓦逾千业内先,方家题跋锦成篇。二王联袂继风雅,金石长河韵事传。”

“看了王也先生藏的瓦当,我很激动,就想出一本原大瓦当的书。”谈到书的缘起,王镛说,“收藏瓦当三十来年,他没有像一般的收藏家一样,捣来捣去赚点小钱。这说明他对文化对艺术,有一颗纯净的心。”

根据王也提供的齐瓦当拓片,王镛用半年时间书写题跋、考证、究其来去,为瓦当赋予新的文脉气象,也把自己对书法的重新认识,挥洒于瓦当之上,或摇曳或端庄或灵秀,姿态顾盼相望,书法酣畅淋漓,浑厚大气。“我是把题跋当作一件作品来完成的,那就必须讲究章法了,不像古人题跋属于随手记一些内容在上面,虽然也有书法美,但整个章法不用考虑太多。”他将拓片中的瓦当视作作品的一部分,把题跋和完整的书法作品捏合在一起,在书法形式上各种书体彼此融合,交相辉映,书法创作获得了新的空间。

中国书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洪武认为,王镛的题跋“在古与厚之间呈现出浪漫的特质”:“在小小的瓦当中,呈现出一个博大的、精彩的世界。篆书、隶书、篆隶结合、行草结合,大小自然参差,在章法上构成了‘王镛式的独特语言,真的很高妙!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小的尺幅里面表现出沉厚,表现出博大,在古风里面透露出自己的追求。”

多年来,王镛特别注重从民间的砖文、瓦当等中吸收营养,融汇于心,不断创新。

学界曾有一种看法,认为民间的砖文、瓦当是古代的一些工匠制作出来的,不是高级文人的作品,不够雅,王镛认为这是错误的。“许多俗的东西恰恰是一些大人物搞出来的,有文化不一定搞不出俗的艺术品。砖文、瓦当这些东西原来都是主流之外的,往往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或比较下层的人搞的。”王镛指出,古代的工匠,政府控制得非常严格,不能和农民、商人或其他有文化的人沟通甚至通婚,要子继父业,一直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他们这种工匠,技艺上有传承。“那些东西是文人艺术家不敢弄,也弄不出来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示。”其实工匠中朴拙、天然童趣带给书法的新鲜空气,是王镛在当代以身力挺的壮举,也许此举在当代书法史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日益凸显出其革命性的地位。

他谈到瓦当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当时对这些文字的变化、变形的能力,令我们现在都觉得非常惊喜。合理地把它们融化在自己的创作中,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古代房屋宫殿的“眼睛”,瓦当升华了古人的建筑审美;作为当代书法的一双“眼睛”,瓦当为艺术的不断更新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猜你喜欢

瓦当题跋书法
瓦当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款、印、题跋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姜宸英《选诗类钞》题跋续考
傅以礼《华延年室题跋》校补
书法欣赏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