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应立足做成“种子基金”
2016-12-12谭浩俊
◎ 谭浩俊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应立足做成“种子基金”
◎ 谭浩俊
9月25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该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3500亿元,首期募集资金1310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在此前,由国新公司牵头成立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已于8月宣告成立,设计总规模2000亿元。
与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相比,显然,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无论在规模还是在今后应当发挥的作用方面,都要大得多、重要得多。因为它将直接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重点行业国有企业实施行业整合和专业化重组等。因此,如何投资、向哪些方面投资、用什么样的方式投资,都是这项基金在投资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并确保产生明显效益的。
严格地讲,这些年来,在国家层面设立的基金并不少,但是,真正发挥作用并产生明显效果的,并不是很多。多数情况下,都是虎头蛇尾。甚至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损失浪费,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问题。所以,对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成立,既充满期待,也充满担心。
作为牵头企业的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较早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成立之初国资委交给诚通集团的主要是其他央企剥离的企业和资产,普遍质量较差,处理和处置的难度较大。也正是因为从起步起就处于相对困难的状态,反而强化了诚通集团的市场化思维,在很多问题的处理方面,都能依据市场化要求进行、按市场规律办事,而不是僵化的行政思维、行政思路、行政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诚通集团牵头成立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更容易走市场化之路。
据悉,基金成立后,国务院国资委将成立基金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基金开展工作,督促落实国家战略,协调有关事宜。在此基础上,实行市场化运作。作为央企的出资人,国资委对投资基金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也是出资人的职责所在。前提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少干预、多支持,给基金管理者更多的市场自主权。毕竟,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对基金的运作等缺乏经验,如果干预过多,就容易出问题,这也是这些年来,央企为什么投资失误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基金管理者来说,面对如此规模的基金,如何在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的同时,充分考虑决策者设立此项基金的目的,在基金的投资、管理、决策、项目评估等方面,体现基金设立的初衷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此项基金不是一般的私募基金,而是带有目的性的基金,其中,如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是今后投资的重点,也是基金能否实现保值增值的关键。
考虑到基金投资的市场性,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相当重,而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又必须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因此,此项基金作用发挥的好坏,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很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影响更大。
客观地讲,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3500亿的规模,是做不了多少事的,也是很难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明显作用的。因此,要真正发挥结构调整基金的作用,就必须将其当作“种子基金”来对待,使其能够在投资过程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非国有资本进入到结构调整基金的投资项目中来,使结构调整基金能够产生乘数效应。
按照诚通集团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今后,结构调整基金将重点围绕六个方面进行投资。一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重大专项任务;二是中央及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国际化经营、实现创新发展项目;三是中央及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强强联合、产业链整合、专业化整合和并购重组项目;四是发掘中央及地方重点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和清理退出过程中的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五是与中央企业以及境内外优秀资产管理机构共同设立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子基金;六是其他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除第一项在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是否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之外,其他方面都可以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也就是说,3500亿的引领性是非常强的,是能够带动一大批非国有资本进入到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改革、重组、转型升级等中去的,从而大大提升3500亿资金的发酵功能。
更重要的,如果结构调整基金能够有效地吸引其他所有制资本共同参与到国企改革、重组和转型升级中来,还能够大大提升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避免资本再撤离实体经济,并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
结构调整基金成立后,能否与中国民营资本投资基金以及地方设立的类似基金合作,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中民投及其他类似基金也希望参与到国企改革和重组、国企转型升级中来,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载体。如果能够借助结构调整基金这个平台,无疑对更好地发挥中民投等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成立是及时的,也是符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就看如何投、如何管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切听从市场的,按市场化规则办事,有关方面则尽可能地不要过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