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份苏俄文学译介专刊

2016-12-12曹辰波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译介文艺作品文艺

曹辰波

[摘 要]

诞生在上海沦陷区的《苏联文艺》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合作的产物,在中苏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主编姜椿芳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大批左翼文艺战士,依靠苏联的掩护,译介大量政治指向性明确的苏联文艺作品。在长达7年的编译活动中,《苏联文艺》的编译人员始终贯彻精诚组织、爱党爱国的方针,坚持注重时效、严谨求实的追求,实行紧跟时局、灵活多变的策略,使该刊在特殊的编译背景下为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苏联文艺》;姜椿芳;苏联卫国战争;编译特色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21-03

《苏联文艺》是中国第一份苏俄文学译介专刊,不论在中国翻译史,还是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大量苏联文艺作品通过该刊首次被译进中国,不仅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打开了解苏联文艺作品的窗口,也为当下相关内容的史料研究提供了依据。其次,该刊先后经历敌伪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和解放后的人民政权时期,在特殊环境下冲破新闻封锁,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之声,为我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6月,随着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苏联被允许在上海租界办报。鉴于租界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指派姜椿芳联系苏联塔斯社,建议与该社共同出版一份中文报纸。经过与塔斯社社长罗果夫商定和筹划,由姜椿芳主持的《时代》周刊于8月中旬面世。

在《时代》杂志社工作期间,姜椿芳了解到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文艺工作者与苏联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写下了一大批饱含反抗侵略精神的文艺作品,为鼓舞苏联人民顽强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文艺作品在宣传抗战中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不像露骨的政论文章易招惹日伪当局的干涉,姜椿芳决定在合适的时机创办一份专门译介这些苏联文艺作品的刊物。

1942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第25周年,《时代》杂志社准备通过创办新的刊物在中国首次纪念苏联这个重要节日。在上级组织的支持下,姜椿芳把这一意愿传达给罗果夫。酷爱文学的罗果夫一拍即合,将刊物定名为《苏联文艺》。[1]“十月革命”纪念日当天,《苏联文艺》顺利出版发行。11月12日,上海的《申报》曾报道:“11月7日为苏联国庆,即十月革命之25周年纪念日。本埠苏侨除举行严肃之纪念式外,其报纸杂志均发行特刊、以资纪念。中文版之《时代》杂志亦特出专号,并刊出《苏联概况》一册附赠读者。此外,并创刊《苏联文艺》,由罗果夫主编,月出一册,将苏联战时文艺介绍与中国读者,创刊号亦于革命节出版发售,全书十万余字,售价四元。”[2]

《苏联文艺》的主编虽然是姜椿芳,但为了避免日伪方面的“麻烦”,却署名罗果夫。创刊号上,罗果夫在发刊词中回顾中俄两国的文学交流史,强调“译介俄国文艺作品,增进中俄民族交流”是该刊的编译宗旨。然而,作为一份由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沦陷区创办的刊物,面对日伪当局的严密控制,这个宗旨仅算得上是该刊编译内容的笼统概括。实际上,《苏联文艺》对文艺作品的编译有着强烈的政治导向。姜椿芳曾形象地说,《苏联文艺》登载部分苏联革命文艺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宣传教育的方式,而该刊的编译人员则是在执行党的任务,为党做工作。

《苏联文艺》采用32开本,每期平均180页,字数一般在17到18万字,最高多达20万字。刊物封面以红色为底色,上方署有“苏联文艺”的中文刊名,正中间为期号,下面附以“Литература и искусство СССР”的俄文标注。

刊物的排版方式更是整饬新颖,许多特点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首创。首先,每篇作品的标题、作者、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均附注俄文;其次,仿照苏联出版物的习惯,目录置于刊末(前两期除外),且附有俄文目录;再次,篇头和篇末的留白常常仿照苏联报刊上常用的图案,如镰刀、斧子和五角星等;还有,该刊非常重视发挥图片的视觉效果,经常刊登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照片、木刻、画像、美术作品。

《苏联文艺》的内容总体上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十月革命前的旧俄文学和卫国战争时期的最新作品。整个刊物设有以下几个栏目:“小说”、“诗歌”、“剧本”、“文录”、“戏剧”、“电影”、“音乐”、“艺术”、“国外通讯”、“评介”、“理论”、“中苏文化交流”、“文献”、“信箱”、“作者论坛”、“儿童文学”、“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史迹”。

“小说”、“诗歌”和“戏剧”是《苏联文艺》最主要的三个栏目,也是常设栏目,每期的这些栏目大约要占用刊物三分之二的版面。这些栏目主要选取苏联卫国战争以来的最新文艺作品,分别译介小说88篇,诗歌158首,剧本6部。

“文录”栏目主要译载革命前的文艺作品和论著,共计125篇。如果遇到苏联文艺巨匠的诞辰或逝世的纪念日,如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该栏都要发表纪念文章,并配发他们的代表作。

“戏剧”、“电影”、“音乐”、“艺术”栏目分别登载51、31、43、23篇译文,主要介绍这些艺术领域的最新情况和一些建设性的论著,如《俄罗斯民歌》、《战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列宁格勒的舞剧》、《用三十三种语言演出的戏剧》、《苏联各民族戏剧史》等。

“评介”和“理论”栏目主要译载苏联的文学评论和文学论著,分别发64、18篇。比如《苏联文学与战争》、《评<人民不死>》、《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文学的培植》、《二十五年来的苏维埃文学》等。

“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史迹”主要介绍俄国历史上的抗敌英雄,如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苏联作家群像”则是概述了柯尔纳楚克、福尔曼诺夫等十余位苏联著名文学家的文学成就。

《苏联文艺》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提到:“中国新闻学的创始者鲁迅是苏联文学苏联文艺热烈的推广者,他在这方面的著作价值是无可限量的。”[4]作为一份苏俄文学译介专刊,该刊打破常规,在总第26期设过一次“中苏文化交流”栏目,登载了西蒙诺夫的《谈谈鲁迅》和罗果夫的《<阿Q正传>俄译本代序》,全面介绍了鲁迅在中苏文化交流上的突出贡献。

(一)精诚组织、爱党爱国的编译方针。《苏联文艺》办刊7年之久(1944年初,遭汪伪警厅干涉停刊1年),一方面得益于国际政治的特殊局面,另一方面靠的则是中共地下组织编译人员精诚组织、爱党爱国的革命信念。在日伪和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统治下,苏联人有自己政府外交上的合法保护,而中方的工作人员则处处面临危险,监视和盯梢是反动势力常用的伎俩,这使得姜椿芳等中共地下党员在编译活动中倍尝艰辛。隐姓埋名是常事。翻开《苏联文艺》,每篇稿件的译者几乎是只署笔名,三五名编译人员有百余个不同的笔名。

1943年冬,日伪当局借以外国人不得在华办报、但对苏联特殊照顾为由,要求《苏联文艺》出版之前须交送警局接受检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段落和页面被删掉,《苏联文艺》就开“天窗”表示抗议、坚持出刊,力争坚守住党在东南沦陷区唯一的舆论阵地。[5]

“用苏联的旗帜做掩护,目的是为了做有利于革命、有利于解放事业的宣传教育工作。不能直接宣传我们党的政策和解放区的情况,但是介绍苏联的情况,出版苏联的革命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一种宣传教育的方式。”[6]秉承这一理念,《苏联文艺》译介了大量战争题材文学作品,以此鼓舞中国人民反侵略的顽强斗志。如反映前线和边缘地区与德军战斗情况的《人民不死》和《青年近卫军》,反映战争初期前线正规军作战和后方游击战的《他们为祖国而战》、《伊凡·苏达廖夫的故事》、《茶玫瑰》和《地雷狂想曲》等,表现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女游击队员》、《不屈的人们》、《莎霞》等,描写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塞瓦斯托波尔城市保卫战的《苏维埃人群像》、《日日夜夜》、《基洛夫和我们同在》等。

同时,《苏联文艺》还选译了一大批战士诗人创作的诗歌和剧作家创作的战争题材的优秀剧本。如介绍战时社会主义苏联人民生活情况的《赴苏使命》,宣扬反法西斯斗争精神的《侵略》和《俄罗斯人》,抨击投降主义的《花园》等。

(二)注重时效、严谨求实的编译追求。追求翻译作品的时效性是《苏联文艺》编译工作中的一个特点。由法捷耶夫创作的《青年近卫军》刚在苏联发表部分章节,译者叶水夫就立刻追踪翻译,并于《苏联文艺》总第11期与中国读者见面,连载的速度几乎和苏联国内刊物同步。此外,高尔基的遗稿《索莫夫及其他》在苏联被发现后,《苏联文艺》立即在总第4期“纪念高尔基诞辰75周年”的专栏上进行译介,并在篇头语中说道:“这剧本还没有收进高氏的任何一个全集……使人特别注意的,这是高尔基描写苏维埃时代事情的唯一巨大文艺作品,剧本中译也是第一次发表。”[7]

讲究直译、尽忠原文、宁信不雅是《苏联文艺》在编译工作中追求的又一重要理念。对于诗歌,《苏联文艺》按照原诗的音节和韵脚进行翻译,坚持将译文句子的长短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这种译法为中国新的格律诗做出初步探索,也为此后翻译工作者试译外国诗歌广泛借鉴。史维特洛夫认为:“比起以前在中国杂志上的译文,这些译文就显见得优秀了,因为它们极力企图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原诗的内容。”[8]

此外,《苏联文艺》十分重视读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对差异文化的认知。在译介时,考虑到完全直译会影响中国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苏联文艺》往往会对部分词句进行改译,并在注释中附之原文、给出解释。例如总第11期,姜椿芳在译介伊里英可夫创作的《花园》中,红军飞行员和孙女在地窖举办婚礼,旁边的爷爷连喊:“接吻!”而该词语的注释说:“原文是‘苦字,俄俗宾客催促新婚夫妇接吻,举杯连呼‘苦啊,苦啊,新婚夫妇接吻后饮酒,大家才说‘甜啊!”[9]

《苏联文艺》这种苛刻的翻译方法,主要原因在于编译人员对苏联文艺作品的膜拜,即希望将一手的苏联文艺作品在中国真实再现而不容歪曲。尽管有些译文中词句不够文雅和成熟,甚至带有硬译的味道,但令我们在研究外国文学作品介入中国后文学、社会发展时,较之掺杂过多主观因素的译文更具有研究意义。

(三)紧跟时局、灵活多变的编译策略。《苏联文艺》的整个内容编排紧跟时局,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分界点,刊物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抗战初期,《苏联文艺》译介的多是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以战争为题材文艺作品,以此激发中国人民的抗敌精神。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局的转变,苏联红军转入反攻阶段,《苏联文艺》则选取以苏联人民收复国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为题材的作品。如希帕乔夫的诗歌《归来》、拉乌德的《克里姆林》、苏尔科夫的《列宁》和华西里耶夫的《她是谁》等。这些作品的素材大多来自工厂和田间地头,生动地描绘出战后人民收拾旧山河的高涨热情。

1945年4月30日,苏军占领柏林,复刊才一个月的《苏联文艺》立即投入到传达苏联捷报的工作中来,马尔夏克的诗《屈服的柏林》和苏尔科夫的《胜利的日子》相继被刊出,《德国无条件投降签字》、《胜利的旗帜飘扬在德国国会大厦的上空》等则是用插图的形式向中国读者传达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喜悦。这些作品给饱受战争苦难、盼望抗战胜利的中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从抗战胜利到终刊,《苏联文艺》除了继续译载旧俄文学和反映苏联人民在战后从事生产斗争的作品外,多是译介一些建设性的论著或是介绍这些艺术领域的最新情况,如《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论苏维埃文学》、《苏联戏剧的任务和批评》。

1949年5月,《苏联文艺》总第36期迎来了上海解放。解放后,全国各地的报刊都能译载苏联文艺作品,无须再利用苏联的名义开展办报活动。于是,《苏联文艺》在当年6月发完第37期后便停刊了。

参考文献

[1]杨哲,宋敏.姜椿芳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本埠苏联侨民,庆祝十月革命[N].申报(上海),1942-11-12.

[3][4]罗果夫.编者的话[J].苏联文艺,1942(1).

[5]姜椿芳.怀念集[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6]姜椿芳.《苏联文艺》的始末[J].苏联文学,1980(4).

[7][苏]高尔基.索莫夫及其他(雪乡译)[J].苏联文艺,1943(4).

[8][苏]史维特洛夫.卫国战争诗篇(原译)[J].苏联文艺,1943(4).

[9][苏]伊里英可夫.花园(林陵译)[J].苏联文艺,1946(19).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猜你喜欢

译介文艺作品文艺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1942,文艺之春
“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发布
传播学视域下《文心雕龙》的译介模式与翻译策略
文艺作品赏析的重要性研究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