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12-10方盛奇胡海云
方盛奇,胡海云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方盛奇,胡海云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基于我国1985—2014年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相互影响的均衡关系,我国金融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格兰杰原因。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及其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原因在于城乡金融投资的不平衡和农村资金外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从发展农村金融、遏制农村资金外流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解决,加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关系;VAR模型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存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扩大。而近几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U”字型的发展路径。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明显提高,居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明显起来,尤其是我国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根据历年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7∶1,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以上,在2007年的时候,这一比值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3.33∶1。从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开始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例为2.92∶1,这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首次回落到“3”倍以下,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这一比值已经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了。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个领域进行过不少探索。在当前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国内外文献中,我们发现国外的学者多数是在理论模型方面展开研究,而国内的学者更多地选择实证研究。关于收入分配这个命题,很多学者都会想到“倒U型”理论(由库兹涅次提出),这一理论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收入差距会扩大;进入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收入差距会略微缩小;而进入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之后,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会开始慢慢变小。Greenwood和Jovanovic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论与“倒U型”理论大致相符[1]。Galor和Zeira、Banerjee和Newman各自对上面提及的Greenwood和Jovanovic的结论实施了拓展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支持库兹涅次的“倒U型”理论,而是金融发展会加剧扩大收入差距[2-3]。
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命题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国内的学者们主要是从实证检验方面来进行研究。叶志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发展金融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孙永强、万玉琳建立了面板协整与误差模型,并基于1978—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得出在长期情况下发展金融明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且东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比全国平均水平更高[5]。魏丽莉、马晶选取了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的典型区域——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探索,其结果为:非均衡发展的城乡金融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二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非均衡的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很明显的加剧作用,但非均衡的城乡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较弱[6]。刘少奎对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类似的研究,用的是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其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确实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但金融效率与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门限效应,即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7]。杨楠、马绰欣在对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研究时也采取了面板门槛模型,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是有门槛效应的,并且不同产业类型的地区存在方向与阶段上的差异。商贸型地区出现完整的“倒U型”特征,工业型地区具有与“倒U型”左半部分形似的特征,即先扩大后放缓,而其他地区则出现线性正相关的特征[8]。
从以上的文献分析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都未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得出一个系统的结论,本文尝试从方法和内容上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借鉴以往的研究经验,本文将基于VAR模型,从金融发展角度出发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我国金融发展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真正原因,然后再从金融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降低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变量,分别是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情况等三个方面的指标,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关系。
(一)金融发展指标(FIR)
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20世纪的50至60年代由戈德史密斯最先提出的,用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各国的金融发展状况;第二种是20世纪70至80年代,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包含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结构指标等相对完善的金融中介发展指标体系;第三种是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模型相继引入内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后形成的更加完善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9]。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将以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本文选取我国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和年末贷款余额来衡量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我国的经济总值。因此,中国金融的发展指标(FIR)就是中国各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中国各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GAP)
这一指标选用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三)第三产业的就业总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SC)
该指标反映的主要是城乡居民在就业、工资薪酬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培刚、周长城在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中提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是强的正相关,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大部分来源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的是第三产业[10]。由此,出于考虑变量的可得性和模型实证结果的精确性,将第三产业的就业总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纳入到模型当中,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力。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数据同样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时间序列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基于单位根的基本思想,本文采用的是ADF检验,在Eview7.2软件中进行检验即可得出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FIR)、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GAP)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SC)这三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以上的ADF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FIR、GAP和SC的原始数据都不具有平稳性,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我们发现这三个变量都是平稳的,即可以判定它们服从的是I(1)的单位根过程。
(二)协整检验分析
协整概念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协整检验方法也是分析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基于协整的基本思想,可以列出回归方程:
利用Eview7.2软件进行检验即可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GAP)、金融发展水平(FIR)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SC)三者之间的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协整检验
根据表2不难看出,在FIR、GAP和SC三者中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其中一个协整关系可以写成:
根据上式我们可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GAP)、金融发展水平(FIR)和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SC)这三者间包含了长期均衡的变动趋势,当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1%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增加0.805%,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每提高1%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增加0.304%,这进一步表明了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三者间确实包含了一种长期均衡的影响关系。
(三)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格兰杰(Granger)双向因果检验目前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大多都是分析变量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自变量X是否能引起因变量Y变动,或者是当前的Y是否能被过去的X解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于滞后期的长度很敏感,也许是受被解释变量的平稳性影响,或者是由样本容量的长度引起,滞后期的不同也可能会使检验结果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对滞后期长度进行多次检验,从而确定适合模型的最优滞后期。在Eview7.2软件中进行检验,可以得出我国金融发展水平(FIR)、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GAP)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SC)三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之间的格兰杰检验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知:金融发展是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说明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单向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发展造成的。
(四)VAR模型
VAR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是以数据的统计性质为基础的检验方法。在VAR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都需要对变量的若干滞后期进行回归,要将系统里的每一个内生变量都作为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仅与某一个因素存在相关关系,也不仅仅与当前的因素有相关关系,由此可知,VAR模型能较全面地分析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1.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由图1所示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中所有的单位根都落在了单位圆的内部,所以判断该模型是平稳的。滞后阶数为p阶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图1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在(2)式中,yt是k维的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的外生变量向量,μt是p维的误差向量(A1,A2,…,AP),B是模型当中的估计参数。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是没有外生变量的VAR模型,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非限制性VAR模型中只有内生变量的滞后项,且这些滞后项与误差向量μt之间渐近不相关,因此可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回归方程,所得的参数也是一致有效的。因此,在E-view7.2软件中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该回归方程中,模型的拟合优度R2=0.9491,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水平(FIR)指标在滞后1期和2期时都对城乡收入差距GAP有正面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是0.099和0.197,说明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在不断地深化。
表4 VAR模型估计结果
2.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从该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形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我们不难看出当给本期金融发展一个正向的冲击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正方向反应,并在第4期达到最高点,之后从第4期到第8期一直呈现负方向的反应,在第8期达到最低点,随后的第8期到第10期,又开始呈现出正方向反应,说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金融的发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而当给本期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一个正向的冲击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一开始呈现的是负方向反应,并在第5期达到最低点,但之后在第5期到第10期,又开始呈现出正方向反应,这说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提高也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图2 log(GAP)对一个标准差log(FIR)的新信息的响应
分析图4的方差分解,从第1期到第10期,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增长速度较缓慢,但增加到10%左右,该贡献率就保持平稳状态。这证明了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持续性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第1期到第6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40%左右,之后也呈现出平稳发展,保持40%的比例水平。这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第三产业中又以金融业为主。基于以上研究可得出结论:金融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图3 log(GAP)对一个标准差log(SC)的新信息的响应
图4 FIR和SC对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率的方差分解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得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以上的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这些变量相互之间是长期均衡的。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关系,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却不是促进金融发展的原因。
第二,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得出,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滞后1期和滞后2期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的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是0.099和0.197,这说明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金融发展的水平。
第三,脉冲函数分析表明,在给本期金融发展一个正向的冲击后,城乡收入差距最初是呈现出正方向的反应,在第4期达到了最高点,在第4期到第8期中又呈现出负方向的反应,继而会在第8期达到最低点,在随后的第8期到第10期中,两者又呈现出了正方向的反应。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可得出,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劳动力总人数中的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40%左右,而第三产业又是以金融业为主。由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展金融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发展金融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吸走了农村大量的资金,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速度必然缓慢;二是金融机构吸收的资金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用于投资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很少,从而造成了城乡的金融投资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研究,文章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以期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继续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提高农村的金融供给,使金融机构吸收的资金平衡地投放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能够平等地获得金融服务,同时,逐渐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这将有助于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国家应从政策的角度出发,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只有在政策上给予农村地区更多优惠,提高我国农民的信贷可得性,增加农民的贷款余额,才能使农村金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抑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第三,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抑制农村资金的外流。我国的农村资金外流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一些国有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普遍存在惜贷的现象,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需求远远大于农民可得到的贷款量。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再将吸收来的资金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从而改善农村资金外流的现状。
[1]GREENWOOD J,JOVANOVIC B.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 th,andthe distribution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1076-1107.
[2]GALOR O,ZEIRA J.Income distribution andmacroeconom ics[J].Review of Econom ic Studies,1993,60 (1):35-52.
[3]BANERJEE A V,NEWMAN AF.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101(2):274-298.
[4]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2):42-56.
[5]孙永强,万玉琳.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1):28-39.
[6]魏丽莉,马晶.双重滞后型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118-126.
[7]刘少奎.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4.
[8]杨楠,马绰欣.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3):478-489.
[9]赵晓云.互联网对我国各省区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8):84-85.
[10]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11):34-46.
责任编辑:吴强
The Em pirical Study of the Im 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FANG Shengqi,HU Haiyun
(Financial School,Anhui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Anhui233030,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1985—2014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VAR model empirical analysis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China.The research shows that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exists in China affect th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of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and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he granger reason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conclusion that to a certain extent,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widens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because of the imbalance of urban and rural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rural capital outflows.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needs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support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ing of rural finance,curbing the rural capital outflow and the policy support.
financial development;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the VARmodel
F832.1
A
1673-8004(2016)06-0137-07
2016-01-23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效应”(项目号:ACYC2015059)的研究成果。
方盛奇(1991— ),男,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胡海云(1991— ),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制度与金融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