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6-12-10赵晔李宝艳
赵晔 李宝艳
沈阳体育学院(沈阳 110102)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赵晔 李宝艳
沈阳体育学院(沈阳 11010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以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学为研究背景,对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经调查统计发现该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过程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工作量较大,没有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大课间和校级比赛内容单一,组织形式过于简单;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为此作者建议开发推广现代体育教学手段的应用,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师培训,丰富课余活动内容,加强对学生参与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拓宽体育器材投入来源。
中学;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体育设施保障
苏家屯区位于沈阳市的南部,毗邻沈阳体育学院,每年都有体院实习生到区内中小学参与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区内中学基本上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齐全。各校都有塑胶运动场地与各种项目的运动器材为体育教学提供物质保障。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基于对区内中学教育现状的基本了解,本文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为学校体育改革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沈阳市46中学、69中学、175中学、176中学、30中学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述5所中学的学校体育现状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书籍和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全面了解目前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向教师发放问卷25份,回收24份,回收率96%,有效24份,有效率96%。向学生发放问卷180份,收回178份,回收率98.89%,有效170份,有效率94.44%。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体育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体育老师都选择了讲解和示范两种方法。有15名教师使用了竞赛法和游戏法。有一半的体育教师使用了演示法、分解法、矫正法。仅仅只有8名教师使用了完整教学方法,可能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运动水平不是很理想,不太适合完整教学方法。
(2)现代体育教学手段使用情况
目前,大多数学校建有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但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很少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主要由于体育课多为室外课程,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条件受限
(3)体育教材选择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多数体育教师选择篮球、田径作为教学内容。因为现在很多中学都建有篮球场,因此开展篮球运动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而田径运动易于实施,对场地没有过多的限制。但由于缺乏专业体育教师或在职教师没有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的原因,选择排球、健美操、体操、武术等教学内容的老师较少。另外升学考试中相关的体育项目也会被任课老师重视。
(4)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都够得到基本的满足,体育教师能够正常地进行教学工作,在有的运动项目上,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滑板、轮滑等这些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得不到很好的开展。
2.2 体育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和分析
(1)体育教师年龄情况
调查表明,该地区青年教师队伍占到70%以上,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对工作有很高的积极性,与学生交流更融洽,没有思想代沟,但是在教学经验上略显不足。
(2)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调查得出:该地区教师学历结构合理,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多数教师希望学校多提供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将更加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
(3)体育教师职称情况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仅有1名体育教师有高级职称,有17名体育教师有中学一级职称,有6名体育教师有中学二级职称。随着职称等级的不断升高,申报的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导致许多体育教师的职称基本上处于中学一级。
(1)体育教师近三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近三年时间里只有3名老师发表3篇以上科研论文占总人数的12.5%,有6名教师发表2篇科研论文占总人数的25%,有7名教师发表1篇科研论文占总人数的29.17%,有8名教师在近三年时间里没有发表过一篇科研论文。体育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教学与科研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课题的研究。因此,体育老师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科研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通过170名学生问卷调查得出:有135名同学喜欢体育活动,也喜欢体育课,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但是有14名同学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有19名同学不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喜欢体育课,甚至还有2名同学既不喜欢体育活动也不喜欢体育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于在体育课上学生必须完成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有的同学不喜欢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导致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活动的内容多样,组织形式灵活,空间领域广阔,学生具有很多的自主选择权,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2)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喜好情况
学生大多喜欢篮球、足球这样的集体项目。而田径项目多以跑、跳、投为主,运动方式单一,教师在田径运动中也没有创新教学方法,让很多学生认为田径就是简单的跑步,导致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总是以各种理由逃避。体操项目危险性较大,如果在动作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及时到位,动作不规范容易导致受伤,因此学生对此产生恐惧心理,使得很多的学生不喜欢体操作为教学内容。
(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的
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以健身和缓解学习压力为体育锻炼的目的。高中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不同之处在于因为初中有体育升学考试,而在高考中没有体育升学考试。所以,高中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高考学习上,学校对体育也不是很重视。还有一部分同学为了交友而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拓宽了他们的社交范围,可以与有共同体育
爱好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畅谈运动的心得体会,这也体育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表1 参加体育锻炼目的调查表(N=170)
2.4 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和分析
(1)大课间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大多数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以广播体操为主,这样的大课间内容比较单一,比较枯燥没有乐趣。大课间的内容决定了组织形式都是以合操为主,个别的学校是先进行其他活动练习,最后做广播体操。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一些便于开展适合学生身体、生理、智力发展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让学校的老师也参与到活动中,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感情,也为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校每年举行全校性比赛情况
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但是,该地区的这4所学校举行全校性比赛的次数都在1-2次,且都是春、秋季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是以短跑、中长距离、跳高、跳远、铅球等运动项目为主。
表2 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调查表(N=170)
从表2上可以看出有68%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周末本是学生可以自己支配的活动时间却都被各种文化课补习班占用了,以至于学生活动的时间少得可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保守、单一,很少创新和尝试新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篮球、田径为主,很少有促进学生协调素质、柔韧素质发展的项目。
(2)该地区中青年教师比例大,但教学经验较少。学历以本科居多,职称为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偏少。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工作量偏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这也是目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3)学校大课间的组织内容单一,组织形式过于简单,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全校性的体育比赛,尽管运动器材和场地基本上满足,但由于项目设置简单等问题,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4)学生比较喜欢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比较积极,以锻炼身体和缓解学习压力为主。但是,学生由于学业压力等原因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偏少。
3.2 建议
(1)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术研究或者接受在职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将学校的大课间纳入教师的工作量,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大课间活动质量评比,开发丰富多彩、有学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
(3)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确保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
(4)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拓宽体育经费和器材的来源,提高学生进行个性化体育学习的硬件条件。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王晓春.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3]赵利.四川省绵阳市城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04.
[4]蒋帅.沈阳市于洪区农村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4,03.
[5]麻昱.沈阳市县(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4,03.
[6]吴剑明.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4,20(2):65-68.
[7]曾伟.四川藏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176-177.
[8]邢碧霞.我国学校体育现状研究述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26(2):63-65.
(责任编辑:林城)
G807
A
1003-3319(2016)04-00102-02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