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因材施教

2016-12-10乌云塔娜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幼儿教学

乌云塔娜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和兴趣。学生之间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幼儿教学方式来分析,拟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其中,使我国的幼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幼儿;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400-01

幼儿的心理正处在形成和迅速发展的阶段,如同一粒种子处在萌芽期。拥有种子并不希奇,关键是看针对不同种子的生长情况,如何调整栽培管理方式,使他们茁壮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不能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对待生长各异的种子一样,必然会对幼儿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因材施教成为提高幼儿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

1.充分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因材施教需要对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优秀的教学升划和教学方案。教师在了解幼儿间的差异时需要做足很多方面的工作,了解幼儿多方面的情况,如幼儿的脾气、兴趣、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然后根据上述诸多因素将幼儿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地更有计划地了解幼儿的差异情况,教师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QQ聊天、电话咨询、发短信、召开家长会、发放调查问卷以及网上留言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从学生家长口中获得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直接接触,与幼儿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并对其行为、言语、习惯以及动作等进行认真地观察和研究,从中了解到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当教师对幼儿有了细致深入的了解之后便能够采取针对性、目的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幼儿的教育,从而实现提高幼儿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然而教师在了解幼儿差异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感情和爱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幼儿对自己的戒心,拉近幼儿与自己的距离,才能够更好地亲近幼儿、了解幼儿,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情感、心灵上的交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带着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愉倪的心情为幼儿讲课,经常用自己温暖的双手抚摸孩子的头,每天用微笑的脸庞迎接幼儿稚嫩的脸,用温和、亲切的口气与孩子交流,用一颗宽容、理解的态度接纳孩子所犯的错误,并委婉地指出错误及帮助其认真改正。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为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育幼儿提供可靠的保障。

2.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开展因材施教离不开教师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实践技能。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不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教师的实践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很低,比如,很多幼儿园在招收教师的时候全看学历高低、是不是多才多艺,性格脾气如何,而具体说有没有过硬的教学技能这都是次要的。而实际上,学校这种直接或者间接不重视教师实践知识和技能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幼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取向,那就是教师参加工作后也会不重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单纯重视学历和知识面[3]。其结果就是很多幼儿教师抱着高学历但不能很好的履行幼儿教师的职责,教不好课,而在这种情况下更是谈不上什么因材施教。另外,教师在参加工作后,仍然对幼教这个行业形不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模糊。因此,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部门或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对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目标进行调整,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或以具体方法、技能传授为主的培养或培训目标,致力于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幼儿教师的事业心、教育观念、实际教育行为与教育能力的综合提高。而且,我们还要多措并举的提高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专业素养,也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具备因材施教的基础。

3.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完善

在幼儿教学中,有的教师试图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消除幼儿之间的差异,并且认为要求学生经过学习获得共同的进步才证明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有成效的。其实,幼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及提高自己的能力,便是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不错成绩的表现。为了能够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获得满足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并能够根据学生课堂土的表现、具体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经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有些学生的眼神比较茫然、时不时地摸一下自己的脑袋,说明学生并不在意教师课堂讲课的内容,或是不能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有的学生认真地看着黑板,并且还能够时刻注视着教师的动作和眼睛,说明学生正全身心地听教师讲课,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问题,还能够采纳和认可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认真观察、分析以及研究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对学生的眼神、动作、神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听课,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4.因地制宜的调整教学内容

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进入幼儿园学习,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接触社会的开始。因此,做好幼儿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现阶段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必然就会在竞争中失败。而人才资源的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因此,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民族未来的发展。目前,很多地方所采用的教材都是规范化的、模式化的。但是,我国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教育环境也是差异巨大。而这些差异,又将直接反应到幼儿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之中。比如,很多幼儿教材中要有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师资和硬件条件,无法实现这种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有机的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教学条件,因地制宜的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开展幼儿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提高幼儿教学效率。

结语:教师在幼儿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即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以及情感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及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之更适应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方芹。论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与能力一一自身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2]周美英。幼儿园教师教育技能发展的关键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1(08)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幼儿教学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